APP下载

日本“草民”如何被卷入“总力战”

2015-07-21猪濑直树

齐鲁周刊 2015年27期
关键词:松冈草民昭和

猪濑直树

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献礼作品,日本官方眼中的太平洋战争,日本首次检讨战败之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美战争开始前的那个夏天,日本参谋部门已经预测出一旦开战日本必败的结局。令人惊异的是,日后发生的一切与预测几乎如出一辙!

本书以独家的史料和生动的历史细节向我们揭露,日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战争的深渊的。

举行入所仪式的第二天,也就是4月2日,当吉冈早晨来到总力战研究所的时候,他看了一下手表,才8点10分。虽然他有心最早来到研究所,可是一踏进研究所,他就发现一个穿着军装的结实身影沿着楼梯上了二楼。那是饭村所长,他比任何人都来得早,每天7点55分肯定会出现在研究所。

8点30分,在二楼的讲堂里,饭村所长开始训示。所长的训示很长,中途还给大家留出上厕所的小憩时间,然后一直讲到11点。

饭村所长从“何谓总力战”开始讲起:

“……当我国与其他诸国发生战争之时,或者预计会发生战争的时候,为了使对手屈服或者迫其放弃敌对而采取的行动,就是总力战。换言之,以国防为目的而采取的国家活动,便是国家总力战……当开战的意图已经明确,并已确定发动武力的时间之后,要暂时佯装平静,或者在外交上显示出屈从的姿态,以迷惑敌人,然后突然奋起,对敌人的重要部位进行奇袭。在国内对策上,要暂时压制主战论调。”

在各个自习室里,研究生都拼命地想从饭村所长的训示中,推断出总力战研究所所处的地位。

秋叶不愧是新闻工作者,他以天生优异的直觉和知识,立刻从头脑中检索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司令官鲁登道夫的著作——《总力战》①[《总力战》,汉语一般译作《总体战》]。

其中的一节这样写道:“只靠军队进行战争的时代已经结束,现代战争在进行武力战的同时,也包括集结国民全部力量的经济战、外交战,还有安抚、扰乱敌方的思想战。”

宫泽是这样理解的:“想必这个研究所就是陆军为了给战争做准备而设立的吧。所以需要打破各个省之间的领地意识,需要破除官民之间的对立,为此,需要建立一个把军、官、民的中坚干部召集起来进行洗脑、再教育的机关。”

这一天课程如此轻松地结束了,而且时间尚早,这让吉冈有些不适应。刚过晌午,路上行人不多,吉冈走着走着忽然抬头看见了新闻影片的招牌。招牌上贴着松冈洋右外相的照片,这勾起了吉冈的兴趣,他买了票便一头扎进了电影院。

松冈外相出访德国、意大利,是3月12日出发的,就在日美谈判开始前不久。松冈外相在柏林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希特勒对松冈放出豪言:“如果日本与美国开启战端的话,德国会立刻采取必要的措施支持日本。”

从德国回国途中,松冈于4月6日顺路去了莫斯科,与斯大林举行会晤,并签订了为期五年的《日苏中立条约》。该条约的第三条规定:“在本条约到期的一年之前,如果两国都没有发出废止本条约的通告,则本条约自动延长五年。”

该条约在克里姆林宫签署,在签字仪式后的晚宴上,松冈借着伏特加的酒劲儿,对斯大林说了如下一番话:“我会忠于我所说的话。如果我对您说谎的话,我将把自己的首级献上。反之,如果您对我说谎的话,我可要来取您的首级哟。”

斯大林微笑着用手敲了敲自己的头,然后回答道:“我的头对苏联人民来说非常重要,而您的头对日本人民来说也很贵重,所以我们不应该拿头来当赌注。”

这段对话收录在《松冈洋右和那个时代》一书中。联想到后来苏联对日宣战,这段话可谓意味深长。

希特勒对松冈说:“如果日本与美国开启战端的话……”仿佛日本对英美开战已经是既定的计划。

而在《日苏中立条约》缔结半年前的昭和十五年(1940)9月27日,日本、德国、意大利已经缔结《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美国势必是假想敌之一。

佐佐木从德军空袭下的伦敦回到日本的时候,永井荷风在昭和十五年(1940)10月26日的《断肠亭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今日日本桥边街头的光景还是一片沉寂,看不出半点儿活力,而半年前的景象仿佛只是梦中幻象。6点前后,还是有很多人聚集于此,混杂依然,但男女的服装已经比以前朴素了很多,女人不化妆,疏于打扮便出得门来,而且态度也有失优雅。天色渐暗,在昏暗的灯火中,匆匆赶路回家的男女以及争抢着登上电车的人群,让人感觉像是一群逃难的灾民。恐怕,被法令之狂风吹得东倒西斜的“草民”,就是这个样子吧。字里行间充满了不祥的预感。

从昭和十五年(1940)4月22日起,大米、酱油、砂糖、火柴等生活必需品,实行凭票购买制度。同年7月7日,实行奢侈品制造、销售限制制度,戒指、项链、象牙制品等从市场上消失了。

11月1日起,所有舞厅都将被关闭。所以,10月31日晚上,不管哪里的舞厅都爆满,最后的曲目是华尔兹《荧之光》。曲终之后,客人们还是久久不愿离去。

“草民”一步一步被卷入“总力战”,但是,“总力战到底是什么”,普通国民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日本将后方不参战的国民叫作“枪后”,就像这个词所表示的那样,军人是枪,国民在后。而如今,战争已经不单单是军人的专业,国民也开始逐渐看清这一点了。

在日清战争③[即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军事力量和作战能力左右着战争的结果。一年之后,在“对美国以及英国宣战的诏书”(昭和十六年12月8日)中有这样一段话:“朕之海陆官兵全力以赴为战事而努力;朕之百僚有司励精图治、克己奉公;朕之百姓各尽其善。期望兆亿一心、举国家之总力以达成征战之目的。”

而进行日清战争、日俄战争时,诏书的用语分别为:“朕之百僚有司宜体朕意,从陆地、海上对清国发动战事,以实现国家之目的”“朕之百僚有司恪尽职守、各尽其职,为实现国家之目的而努力”。

由此可见,到了现在这个阶段,不仅“百僚有司”,连“百姓”也被拉了进来,希望“兆亿一心”“举国家之总力”。

战争的概念已经改变了。“总力战研究所”成立的目的,就是要研究过去的战争与现代新型战争之间的差别。也可以说,这就是总力战研究所的宿命。

猜你喜欢

松冈草民昭和
草民
草民
锲而不舍
昭和电工扩大超微细二氧化钛产能
挖茧草
昭和电工高纯三氯化硼产能提高1.5倍
昭和电工扩增中国高纯氨能力
图解“躯体标记假说”——松冈正刚对达马西奥The Feeling of What Happens的解读
贵是一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