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色山河的历史硝烟

2015-07-21

齐鲁周刊 2015年27期
关键词:日军抗战山东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刚刚过去的7月7日,则是抗战全面爆发七十八周年。如果从“9·18”事变的1931年算起,距今已有八十四年;如果从五三惨案的1928年算起,距今已有八十七年;如果从甲午战争爆发的1894年算起,距今已有一百二十一年……

7月7日,全球首个运用3D技术建设的网上抗日战争纪念馆——网上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开馆。当天,《山东抗日战争主题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展,展出历史图片等史料600多件,抗战珍贵文物300多件,其中大量史料为首次亮相。

时间磨灭不了我们的记忆,伴随着时光的流逝,一个民族曾经的灾难和耻辱却愈发清晰。1894-1945,五十一年的山河沦丧,带给我们这个民族的,不仅是耻辱,还有民族意识的自我觉醒,奋发图强的不断抗争,以及争取最后胜利的艰难历程。

我们截取全面抗战的八年,回到旧时的山东,探寻那些躲藏在历史夹缝中的细节,重述一段段被无数次重述的历史,解读未被世人熟知的故事,在历史资料的海洋中,用眼睛和脚步丈量这片灾难深重的土地。

刘公岛:绵延600年的国耻家恨

1398年,为抵御倭寇,刘公岛以及威海卫开始屯兵驻守。

近500年后的1895年,日军踏上刘公岛——明末倭寇扰边之后数百年,他们又一次踏足山东。针对北洋海军,日本间谍长期以来展开了大量的军港情报搜集工作。1894年夏季,日军派间谍宗方小太郎潜入烟台、威海,侦察北洋水师的动向。宗方小太郎化装成农民模样前往威海,在汉奸的帮助下四处搜寻情报,甚至登上了小船,到刘公岛暗地了解水师的布防情况。他还在上报日皇的《中国大势之倾向》中评价当时的中国:“国家乃人民之集合体也,人民即国家之‘分子,‘分子即已腐败,国家岂能独强?”

也是在这一年,由于清政府甲午战败,日本把钓鱼岛占为己有。钓鱼岛,至今仍是中日关系的一个敏感地带。

从1894年到1937年,日本步步紧逼,二十一条—强占青岛—济南惨案—强占东北—华北五省自治……中国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

1927年-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这十年,被国民党政府称为“黄金十年”。即使经历了五三惨案的济南,也在韩复榘的治理下,经济恢复,民族工商业得到大发展。

可是,民族危亡的可怕景象,越来越逼近国人。从1931年到1937年,无数爱国将士为了抵御日军的侵略,浴血奋战。1932年淞沪抗战,1933年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1936年绥远抗战,以及马占山、李杜等东北义勇军。蒋介石每日在日记中写出“雪耻”二字,但也忍不住悲观:“若与日战,5日即可亡国。”

1938年3月,日军再次占领刘公岛,设立华北要港司令部,直到1945年威海解放。

国力大比拼:弱国的历史洗礼

当时,斯大林曾说过:中国没有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她。这种充满沙文主义色彩的评判,听起来相当刺耳,却是中国人不得不承认的残酷现实。

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时,中国军备的全面落伍,在中日直接较量中惊人地展现了出来。

一国的军事实力强弱,归根到底由综合国力,尤其是工业生产能力来决定。且看抗战爆发前中日双方的一系列数据对比:

日本年工业总产值60亿美元,中国13.6亿美元:

日本年产钢铁580万吨,中国4万吨;

日本年产煤5070万吨,中国2800万吨;

日本年产石油169万吨,中国1.31万吨;

日本年产铜8.7万吨,中国700吨;

日本年产飞机1580架,大口径火炮744门,坦克330辆,汽车9500辆,战舰52422吨,而这些现代化武器装备,中国均无自产能力。

也就是说,当日本已紧跟世界潮流大踏步迈入机械化军事时代之际,中国居然不能生产任何一种拿得出手的主战兵器。无论国家的经济形态、技术形态还是军事形态,日益西化的日本都遥遥领先中国整整一代。

抗战前,中国士兵大部分是文盲,截至1936年底,中国训练完毕之高中及同等学校的合格预备兵,仅17490人。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候补军官仅880人。历史学家黄仁宇抗战时当过国军排长,他发现基层军官连花名册都点不了,平日多不研究战术,打仗全凭血气之勇。进攻时以密集队形蜂拥蚁附,失利时又鸟奔兽散。

1937年,打了几十年的军阀、国共,以及浑浑噩噩的国人,终于走到了历史的悬崖边。一场全民族参与的卫国战争自此展开,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自此开始了民族意识的觉醒。经过这场战争,全体国民受到前所未有的洗礼,一个崭新的国度出现在这片东方的土地上。

两个山东人的最后时刻:为了不被忘却的纪念

时间拉回到1928年,济南因五三惨案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此时,一个远在日本的济南人愤怒了。

时年22岁的方叔洪,正在日本最著名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日军在他的家乡制造五三惨案后,他与在校的中国留学生一起集会,甩掉军帽,撕去领章,高唱岳飞的《满江红》,抗议日寇暴行。

回国后,方叔洪几乎参与了所有对日重大作战。1938年初,于学忠任鲁苏战区总司令,方叔洪因战功卓著,指挥出色,作战勇猛顽强而且军事素质高,被委任为51军114师参谋处长,后又晋升旅长,副师长、中将师长。

1939年6月初,日军以三个师团的兵力扫荡鲁南。方叔洪指挥114师分拒莱芜、蒙阴、鲁村三面之敌,大小战斗十余次。6月下旬,日军组织兵力大举进犯114师阵地,多次战斗之后,方叔洪头部、腰部中弹多处,最终,他用自佩的六轮手枪,向已负重伤的头部补射一枪,壮烈殉国,时年仅31岁。

战斗结束后,日军一个大队长率领日军清扫战场,发现了方师长的尸体,恰巧这个大队长与方师长是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他搞到一口棺材,把方师长的尸体装殓埋葬,并竖了一块木牌作为纪念。

1943年,7月7日,南岳衡山忠烈祠举行落成大典,主持者薛岳宣读祭文:“抗战以来,各忠烈将士,即日入祠,岁时奉祠。”在首批入祠的殉国将军中,方叔洪是年龄最小的一个,他同样是抗战初期牺牲的最年轻的将官。

再说一个名字:董少白。他属于共产党序列,同样牺牲在1939年日军的“扫荡”中,距离方叔洪牺牲地不远。

临沂人董少白,年长方叔洪12岁,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1937 年10 月,董少白回到家乡临沂开展工作。1938 年11 月,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十二支队建立后,任政治部主任。十二支队改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二支队之后,董少白任参谋长。上任不久,便带领部队在费县探沂伏击日军五十余人,毙敌十余人。

1939 年6 月的反“扫荡”战斗中,董少白身先士卒,率领战士顽强抵抗敌人的进攻,掩护部队安全转移,于费滕地区的梁邱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43 岁。

方叔洪和董少白,长眠在了鲁南大地上,他们的成长经历,是那个时代知识青年寻求救国真理的不同展现:一个远赴日本,投笔从戎;一个南下上海,接受马克思主义。殊途同归,他们的牺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财富。

无数仁人志士的付出,最终落脚在了今天的社会现实中,这里既有坚韧、友爱、坦诚和宽厚,也有人格底线的不断沦丧。历史是一面镜子,照出了阳光底下的光明和温情,也照出了阴影处的罪恶。

延伸阅读

数字抗战

日军占领期间,山东区域形成了鲁中、鲁南、渤海、胶东、滨海五大根据地,加上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山东的40个县,人口达3500万,占全国解放区人口的三分之一。八年抗战期间,山东军民共歼敌60余万,6名在职的日军将级军官葬身山东战场。军民共缴获各种枪支21万余支,炮900多门及大量军用物资。

牵制日伪军数量

1938年上半年的徐州会战,牵制、抗击日军30余万,占进攻华北、华中日军的90%以上;1945年上半年,山东战场抗击日军总兵力达10万人,占华北日军总兵力的50%。

解放区发展情况

截止到1945年底,山东解放区面积达15.3万平方公里,占山东全境的92%以上;人口3500万,占共产党领导全国的解放区人口的三分之一;人民军队发展到33万余人,占全国人民军队的四分之一;党员发展到30多万,占全国党员人数的四分之一。

抗战期间,仅沂蒙山区百姓就救助伤员1.9万人,掩护革命战士和抗日志士9.4万人。在八年抗战中,山东共有30万青壮年参军卫国,仅胶东区就有9.5万名青年参军。

国民党地方部队

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经过频繁移动,于1939年初移驻鲁南东里店。1938年11月下旬,国民政府设立苏鲁战区,于学忠任总司令,对日军实施近百场战斗。1939年6月,第一一四师师长方叔洪壮烈殉国。然而,1941年到1943年,侵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更加野蛮残酷的“扫荡”。国民党军队为求自保,纷纷投靠日军,成为伪军。国民党军队由1940年的16.6万人,减为1943年的5万人。

猜你喜欢

日军抗战山东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侵华战争中的日军“三羽乌”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日军“特攻战之父”大西泷治郎
对日军编制和军衔称谓的商榷
日军密码四次落入美军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