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2015-07-21朱红
朱红
【摘要】《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是一种能力,需要一定的训练,而且需要经常的反复训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不厌其烦地指导学生,使孩子们爱上读书,爱上语文。
【关键词】朗读;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著名教育家孙双金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现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做法。
一、培养兴趣
(一)读书给孩子听
读书给孩子听,激发读书兴趣,一提起读书,多半的学生会皱眉。“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曾说:“我们过去重视孩子们如何阅读,而忘记教他们如何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为了使孩子们“自觉自愿地去阅读”,他还提出了一个十分高明的办法——读书给学生听。
记得上阅读课时,每次去学校图书室借书,尽管我三令五申要求学生要看什么书,要怎样看书,但一到图书室学生们总是乱哄哄的,一节课下来收获不大。可只要我读书给他们听,学生们立即就会安静下来,睁大眼睛听得津津有味。于是我选择了一些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故事读给他们听。《脏话处理器》、《未来的床》、《楼兰古国消失之谜》等等趣味盎然的小故事将学生引领到美妙的情境中,使孩子们慢慢地形成听故事的习惯。当习惯养成我不再给他们读的时候,就激发了学生主动读书的兴趣。
(二)鼓励参与,激发实践欲望
有了读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将读书的激情延续下去,形成习惯。我认为在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不断强化,是形成阅读习惯的有效策略。开学初就宣布一个月后举行“读书比赛”。然后将详细的评比标准发给学生,这样孩子们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积极性都很高。此外还可以举行读书笔记评比,手抄报评比等活动以促进学生的读书热情。
二、教给方法
同学们虽然大量阅读,但只停留在表面,所以我教给他们三层次阅读法。
(一)初读,解疑
读书时免不了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这时我不会将答案立即告诉他们,而是让他们先去查工具书,实在解决不了再予以解答。每学新课之前我都会留预习作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通顺课文后要了解课文大意,知道是件什么事或描写哪一种事物或景象。
(二)抓住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关键性词语揣摩着读
学生有了品词赏句的能力,才会在阅读中举一反三,自主阅读。如:《翠鸟》一课,用了很多描写颜色的词,学生结合上下文很快就体会到翠鸟的颜色十分鲜艳。
(三)抓住精彩语段品味着读
讲授课文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抓住重点段落细细品味。这些段落往往是全文的中心和主旨所在,重点体会这些段落有利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情,发挥想象抓意境描写。有些课文的部分场景与课文联系紧密,容易产生联想。如:《雷雨》一课中,谁都经历过下雷阵雨,于是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读课文边想象,进入一个虚拟的环境产生了共鸣,调动了学生的相同体验,促进了课文的学习。
(四)摘抄优美的词句,学会读写结合
学完一课就请同学们将文中的好词好句抄到“采蜜集”中。积累词语并且鼓励他们应用到写作中。还可以根据典型段落的结构或表达特点,采用仿写、补白或续写的方式促进学生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三、以情促读
(一)感情朗读首先要引导学生对言语产生共鸣
语文学习过程既是知识积累、能力培养的过程,更是学生情感体验、个性张扬的过程。在实验中我认为指导朗读时不是教师告诉学生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去读,而是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产生情感共鸣。我本着这一原则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例如:《棉花姑娘》一文中,棉花姑娘生病了,她到底病成什么样子了?让学生亲眼看课件棉花身上爬满蚜虫的情景,让学生想象她此时此刻的感受。有的学生竟设身处地地把自己当成了棉花姑娘,说出了她痛苦的心情,这时顺势指导“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就水到渠成了。
(二)用好教师的范读
有人说孩子的眼睛就是一部小型摄像机。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孩子有着极强的模仿能力。如果教师有声有色地读文章,学生出于好奇就会主动地模仿。这时老师及时表扬模仿认真。读书有感情的同学,就会对其他同学产生一种激励,随着时间的推移,模仿读就会慢慢地演化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个性化朗读。
那年教师节,恰巧我们要学习《一株紫丁香》,这是一首饱含着师生深情的小诗。我走进教室,微笑地望着全班。同学们一脸疑惑:老师为什么不讲课?我轻轻地走到讲台前说:“同学们,今天是教师节,我要送给我的老师一首小诗。”说完,我入情地读了起来。“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我轻声地说:“这首诗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你能像老师这样满怀深情地读出来吗?”同学们一下子来了兴致,纷纷开始练习。汇报读时,同学们模仿的特别像,听起来很多同学更多地融入了自己的真情。突然有个孩子真诚地说:“老师,我把这首诗送给您。”话音刚落,其他的同学也一齐读起来,那稚嫩的声音就像一股暖流冲进我的身体,令人欣喜若狂。整节课没有讲解却水到渠成,有的全是浓浓的师生情,这多亏了融入真情的范读。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是一种能力,需要一定的训练,而且需要经常的反复训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不厌其烦地指导学生,使孩子们爱上读书,爱上语文。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