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冲破自己的“魔咒”

2015-07-21陈晓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魔咒

陈晓新

〔关键词〕消极标签;弱小者角色;无助者角色

【活动理念】

本节活动课的主题属于自我认识的范畴。选定消极的自我标签作为切入点,主要是基于以下假设:高中生处于自我意识的整合形成期,他们需要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确认自我同一性。而在这个过程中,消极的自我标签往往使他们陷入僵境而停滞不前。他们或者因此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而失去信心,或者无法克服焦虑、压力而主动退缩,放弃追求。消极标签的种种不良影响最终会导致他们难以发现真实的自我,并造成自我认识的混乱。因此,引导学生对自我的消极标签重新进行深入的批判,并努力做出改变具有深刻的意义。

【活动目标】

1.能够在识别消极标签背后隐藏的潜意识动机的基础上,进一步质疑支撑消极标签的证据,从而打破消极的认识定势。

2.体验由真实面对消极标签所引起的内心冲突和焦虑。

【活动方法】

讲授、讨论、情境体验、游戏

【活动准备】

制作自我消极标签表(包含四个活动)

【活动对象】

高中生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一)情境

马尔茨是美国著名的整容医生,在为病人整容时,有一个问题困惑着他。他说:“改变一个人的外貌似乎能创造一个全新的人。生性害羞、不善交际的人变得大胆而无畏;一位‘笨男孩变成机灵聪慧的少年,后来还成为某知名公司的管理人员……但是他很难解释的是:如果外貌改变了,就能让人重获自信和聪明,那么为什么也有一些人脸部焕然一新却始终死性不改?

思考:你如何解释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

(二)引入术语:自我标签

师:马尔茨发现,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幅用来描绘自己的“心像”。他认为,真正起作用的是每个人的心像。这幅心像即是心理学所指的“自我标签”,即用来描述自己、形容自己,成为自己身上的标志或特征的词句。

(三)呈现主题

心理学研究发现,自我标签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它能控制一个人的行为,使我们变成标签所描绘的那样。尤其是消极的、否定性的标签,不恰当地使用,常常使我们陷入困境,不利于我们成长(ppt展示主题)。

二、不完美的自己——你的消极标签是什么?

师:每个人似乎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认识,总是不那么完美和有缺陷。比如:我不善于表达、我天生就不是学数学的人、我过于谨慎等。甚至有些人还会觉得优秀的自己过于完美、认真的自己过于执着、细心的自己过于谨慎……

(一)活动一

写下你认为你自身的一个最显著的消极标签。

(教师可以先自我表露作为范例。例如:我并不善于对他人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学生分享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人身上都存在着消极标签,让学生积极去搜索自身的消极标签。同时通过教师的自我表露,打消学生可能存在的担忧。

三、谁制造了这道“心灵伤疤”?——消极标签的来源

师:看着自己写出来的消极标签,有没有想过它从何而来?其实它是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并经过你的同意而贴上去的。

(一)个案一

高一学生小艾有一个心病,每次别人肯定他时,他内心总是感觉特别不舒服和焦虑,并会谦逊地回应:不是那样的。尽管在大多数时候,他也能很出色地完成任务,学业成绩也保持在中上水平。但他深信:“我其实并不那么优秀”。

原来,上初中前,小艾一直是家人和老师的骄傲,特别优秀。大家都认为他一定能考上市里的重点中学。结果他严重发挥失常,最后去了一所普通中学。这对他的打击非常大。之后,当面对亲朋好友时,他解读到的只有失望、惋惜和指责。平时跟他要好的同学和关心他的老师也都似乎疏远了他。这让从小到大都被光环围绕的他几乎崩溃。但某天晚上,他似乎想通了:如果我真的优秀,那我肯定不会考砸;大家都只喜欢厉害的人,像我这样差劲的人,肯定不会受到大家的关注。慢慢地,他也认同了自己并不优秀的观念。

思考:

小艾的消极标签是如何贴上去的?(师总结,见表1)

(二)活动二

写出支撑你的消极标签的三个来源。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根据以上所讲的消极标签的三个来源,寻找证据填写。)

(三)学生分享

学生自主分享。

师总结:同学们很努力想从这三个来源中去找到各种证据来告诉别人,你就是消极标签中所描述的那个人。大家似乎对它深信不疑,而实际上,它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程度有多高?我们为什么会执着于自己就像消极标签所说的那样?

四、我们为什么如此相信?——消极标签的背后

师:心理学研究发现,消极标签有它很难让人觉察的功能,它的背后常常隐藏有不易发现的两个角色。

(一)个案二

高一女生小佳,初中在镇上一所普通学校就读。三年初中,她学习勤奋、出众,中考时成绩出色,考上了自己心仪的重点高中。但是,从新学期一开始,一想到高中课程难度会提高很多,一想到重点学校的同学的学习基础要好得多且努力得多,一想到家长曾经对她寄予了深厚的期望,她就感到危机重重。开学后的第一次月考,她的成绩在班上是倒数,这让初中三年从来没有掉出年级前五名的她痛苦不已。之后,她不断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甚至想到,她的能力水平其实并不能够让她考上这样一所好学校,中考那次纯粹是自己发挥好。接着,二次月考、三次月考……她的成绩似乎一次次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其实我学习并不那么好,我的“好”只是偶然。后来,她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努力,渐渐地习惯了自己是班里的后进生。

思考:

(1)你相信她考上重点高中靠的只是运气吗?

(2)为什么在她一次次遭受打击后,她开始把考上重点学校归因于中考时运气好而己?

(3)当她给自己贴上这个标签后,她有怎样的变化?

(二)消极标签背后隐藏的两个角色

(1)弱小者角色——你在否定什么?

师:对应上述的问题2,解释的方法即是消极标签中的弱小者角色(见表2)。弱小者角色的心理语言是:我一直以来都是这样不好。弱小者角色通过否定自己,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为目的。

(2)无助者角色——你在逃避什么?

师:对应上述的问题3,解释的方法即是消极标签中的无助者角色(见表2)。无助者角色的心理语言是:我既然已经是这样了,那我还能做什么呢?无助者角色通过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寻得自我安慰,以逃避自身的责任为目的。

(师总结:消极标签背后的这两个角色都是通过潜意识层面间接影响着我们。可能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但是实际上它却以弱小者和无助者的角色让一个人变得更加被动和无助。)

五、冲破“魔咒”的控制

师:我们己经发现,消极标签并不那么可靠。虽然它能够在某些时候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但是却以逃避自身的责任为代价。消极标签所掩盖下的弱小和无助不利于一个人的成长,我们需要冲破它“魔咒”般的控制。

(一)识破消极标签背后隐藏的角色

活动三:

识破你的消极标签背后的角色。

规则:从班级里随机挑选两到三位学生的消极标签,然后全班学生自由讨论,一同识破。注意被选择作为识破对象的学生要匿名。

师总结:识破这两个角色可能会让我们自身感到惊讶、焦虑与不安。因为,它会是一个人极力想否认的东西。而只有鼓起勇气去直面它,我们才有可能走出它的控制。

(二)质疑支撑消极标签的证据

活动四:

质疑你的消极标签(从三个来源)。

规则:从班级里随机挑选两到三位学生的消极标签,然后全班学生自由讨论,一起找证据质疑。注意被选择作为质疑对象的学生要匿名。

首先以小佳的消极标签为例子,进行质疑(见表3)。

师总结: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是通过“我”这面镜子在窥视着世界、他人和自己。因此,对自我的认识也会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个体性。从这一点上说,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质疑和反问,认清真实的自己。

(三)接纳改变过程中的困难

师:人往往害怕改变,这就导致消极标签一旦被贴上,我们宁愿选择退缩而不去直视它。因此,除非你能忍受改变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不然你就难以逃出消极标签的“魔咒”。

活动五:

交叉手指实验

1.实验过程

(1)将手掌张开,十指交叉合起来,连做三次。左手的拇指在上还是右手的拇指在上?

(2)请用相反的方式交叉双手,有什么感觉?

(3)再继续游戏,请按照实验第2次的交叉动作,稍用力重复一次,有什么感觉?再不断重复30次,有什么感觉?

2.讨论与分享

在“交叉手指”游戏中,联系本节课的主题,你想到了什么?它给你什么样的启发?

师总结:改变习惯是一个不舒服的过程,但是会在行动中慢慢习惯。同样,要消除消极的自我标签也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较长时间的探索和努力,才能达到目的。

六、结束语

毛毛虫蜕变为美丽的蝴蝶是一个痛苦挣扎的过程。我们的成长也是如此,直视你的消极标签,需要你的勇气和不遗余力的努力!最后送给同学们三句话:1.你就是你自己的“上帝”;2.洞察自己每一个消极标签背后的“故事”;3.从积极的角度去对待自己的每一个不足。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充分考虑高中生认知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以“我的标签是什么—消极标签的来源—识别消极标签背后的潜意识动机—如何冲破消极标签的控制”为主线展开。内容层层递进,通过贯穿其中的五个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自我剖析。整体课堂气氛真实民主,学生能够自由表达并勇敢地去面对自身的问题。本节课整体效果较好,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不足之处在于教学形式略显单一,还有改进的空间。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中山,528400)

编辑/王晶晶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魔咒
发型丑
沉睡魔咒之谜
魔咒魔咒快走开
露肉季到!解除显胖魔咒!
愤怒
去海边吧!
去海边吧!
魔咒
计时大魔咒
蔬菜精灵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