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教学研究*

2015-07-21梁丽李维权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2期
关键词:集装箱码头考核

◆梁丽 李维权

作者:梁丽,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港口经济;李维权,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266404)。

操作系统类课程就是借助于企业真实的操作系统,通过真实的工作任务,完成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这类课程在高职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课程就是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完成系统操作技能的训练,增加学生对集装箱码头信息化水平的认识,掌握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使用,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对接。

1 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教学情况分析

这门课程通常安排在学生实习前教学,这时学生已掌握码头操作程序,并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的特点,从而进一步掌握集装箱码头的进出口业务操作和管理,以适应码头各岗位的工作需要。

在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上,以企业工作过程为指导、学生的认知规律为指引,模拟一艘船从进港到出港的全过程,将过程分解为项目,按照持续发展的观念,上一个项目的结果就是下一个项目的前提,立足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巩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其职业能力。

课程的考核注重过程考核和学期项目考核,通过严格的过程控制来保证学期项目的完成。基于这些要求,日常教学中强调学生操作的独立性,每位学生都有一条不同的船,都有特定的结果,由此保证教学效果的客观性。同时允许学生之间交流和探讨,强调过程的协作性。学生最开心的时刻是,经过课复一课的积累后,得到最后的完船报告。

2 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计单一,无法适应不同生源质量的学生 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掌握基本的作业流程,具备一定的协作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面对不同个性、不同能力、不同基础、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如何控制好课堂节奏,保证教学效果,做到因材施教,人人成才,这些在课程设计中没有很好地体现。

考核方式单一,无法调动当前生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训课程的考核,过分强调过程和结果,容易让学生对课程产生枯燥、厌倦及畏惧的心理,同时不能反映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考核的过程变成提高学生能力和水平的过程,通过形式多样的考核,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借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体现自我价值。

教学方法过分强调操作,忽视岗位认知 实训课程虽然指向工作过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但课程的教学必须贴近岗位群,通过具体任务的实施和分解,帮助学生完成由“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专家”的升级。

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较弱,不能起到很好的示范 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显得越来越迫切。高职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和学问,紧跟技术前进的步伐,更要有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经验和能力,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能够迅速有效地对行业变化做出反应,并有能力转化为科研成果,主动承担企业和社会课题的研究、服务。教师积极参与实践创新的过程,就是很好的教学过程。

3 如何进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课程教学

职业能力是指: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也就是人们从事其职业活动所需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可分解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这三要素的整合结果决定着个体在动态变化的职业生涯中的表现。

当职业环境变化带来岗位变更或工艺变化时,个体能够快速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还是在新工艺、新技术面前束手无策,是个人职业能力的综合体现。而能在变化了的环境里积极调整自己,进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主动应对职业生涯的发展和变革,这种能力称之为职业能力的关键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最高境界。

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要求学习主体在学习中有意识地掌握三个本领:一是独立制订计划;二是独立实施计划;三是独立评估计划。这三种本领相互依存而又有机联系,经过“获取——反思——内化——实践”的反思性实践过程形成。

加强校企合作,改进教学条件 学校借助于青岛港的强大支撑,努力做好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深度融合。不仅实现了校企合作的校本课程开发,而且完成了教学软件的升级和更新,教学环境紧跟现场实景,学校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一定的教学任务,通过他们的教学,学生在实习前就熟悉企业的文化、管理、技术设备和先进工艺,真正实现企业、学校零距离对接。

明确课程定位,丰富教学内容 集装箱运输作为一种高效率、大规模生产的运输方式,其服务水平不仅局限于业务流程、硬件设施上,更重要地体现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上。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的出现,实现了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码头业务流程的整合,作为码头生产管理的核心系统,汇集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数据,并实时记录作业过程中的关键数据,正确记录生产状态,据此做出正确的生产决策和数据分析,有效地提升码头的装卸效率和核心竞争力,是码头运作的关键。

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的课程实施,就是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完成系统操作技能的训练,增加学生对集装箱码头信息化水平的认识,掌握不同生产状态下作业数据的流转,提前熟悉码头的运作管理,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对接。所以,这门课程的学习更是一种过程性、形成性的工作训练,必须通过反复的巩固练习,形成一种职业习惯;通过总结性、反馈性的工作训练,形成一种工作思维,通过预测性、诊断性的工作训练,形成真正的职业能力。

立足学生实际,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新模式

1)设定四个情境,完成任务操作。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必须在特定的情境中设置具体的任务,通过任务驱动,完成基本的系统操作,而对系统操作的巩固练习,则通过四个情境(正常、出错、违规、意外)的设定,将零散的知识点连贯成一个流程,由此来巩固技能。

2)设定任务角色,优化业务流程。在完成基本的操作后,以小组为单位,分解任务角色,将特定任务分解成船公司、客户、计划、调度、现场等不同角色的子任务,按业务先后顺序,完成系统操作并展示各自的工作结果,每个角色总结分析自己的业务如何改进。每个小组都重复同样的过程,采用头脑风暴法探讨解决方案,加强岗位认知,强调流程优化。

3)共享资源,自主学习。虽然每位学生都是不同的船、不同的箱,但工作思路是一致的,当下达工作任务后,学生都可以通过服务器看到其他学生的操作进度,还可以提出自己的操作建议。这个开放平台有助于学生互通有无,通过项目过程的强化训练,让学生具备融入社会的基本职业素质和工作实践动手能力。通过项目操作的连贯性,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展示自我,充满自信。

注重教师能力的提高 任课教师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课程的教学既要符合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又具有鲜明的企业特色。任课教师在基本的教学能力基础上,必须具备一线的实践动手能力、现场教学与实训指导能力,能够分析与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

4 结语

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的课程教学,体现了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观。在教学实践中,课程的内容会变,课程的教学模式也会因人而异,但是以课程为载体,培养人学会工作的能力,这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如何培养一个人持续的职业能力,是应该思考的问题。■

[1]刘爽,陈鹏.计算机类项目实训考核方法探索与实践:以Java项目实训考核为例[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5(1).

[2]张晓梅.工学一体化教学需处理好四组关系[J].职业,2011(10).

猜你喜欢

集装箱码头考核
美军一架C-130J正在投放集装箱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内部考核
虚实之间——集装箱衍生出的空间折叠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我家住在集装箱
前往码头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在码头上钓鱼
一种新型自卸式污泥集装箱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