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北宋《白氏文集》准印牒文看宋代文集出版的审查制度

2015-07-20王兆鹏

江汉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白居易

王兆鹏

摘要:北宋仁宗景秸四年(1037)杭州刻本《白氏文集》所附当时杭州详定所颁发的《白氏文集》准印牒文,是《全宋文》未收的佚文。此文有助于我们了解北宋文集出版审查的运作流程和审查内容。其中“敕命指挥毁弃淫侈浮浅俚曲秽辞”一款,对了解北宋词传播的文化生态尤具意义。此文不仅为文学传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传播学信息,也为文体学研究北宋详定所文集出版的牒文,提供了一个现存最早的出版详定牒文的实例。

关键词:《白氏文集》;白居易;《全宋文》佚文;宋代文学传播;图书审查制度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5)05-0082-03

宋代的图书审查制度,祝尚书先生十多年前发表的《试论宋代的图书审查制度》已有详实的考察,颇多发明之功。然北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杭州刻本《白氏文集》所附当时杭州详定所颁发的准印牒文(为叙述方便,姑将此文题为《白氏文集准印牒文》),祝先生未曾留意,《全宋文》亦未收录。此文可略补祝文之未备,对细化了解北宋文集出版的审查制度颇有助益。兹先将《白氏文集准印牒文》录之于下,然后再作解读:

详定所

准景祜四年正月十六日

转运司牒准

礼部贡院牒准

敕命指挥毁弃淫侈浮浅俚曲秽辞并

近年及第进士一时程试文字不可行用

者除已追取印板当官毁弃外有白氏文

集一部七十二卷可以印行今于元印板

后录略

详定条制照会施行者

详定官将仕郎宋抗州司法参军李臧

详定官朝奉郎试秘书省校书郎权杭州观察

推官毕京

重详定官朝奉郎太常博士通判杭州军州事

兼劝农同盟市舶司事林冀

这则佚文,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特殊的文献价值和历史意义。

一、北宋文集出版审查制度的运行机制

北宋文集出版印行的审查制度(“详定条制”),始于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这年正月庚午,就下达过《诫约属辞浮艳令欲雕印文集转运使选文士看详诏》:“仍闻别集众制,镂板已多,倘许攻乎异端,则亦误于后学。式资诲诱,宜有甄明。今后属文之士,有辞涉浮华,玷于名教者,必加朝典,庶复素风。其古今文集可以垂范,欲雕印者,委本路转运使选部内文士看详,可者即印本以闻。”

此诏令的背景,原是针对杨亿等酬唱《宣曲》诗而发。《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1载:“御史中丞王嗣宗言:‘翰林学士杨亿、知制诰钱惟演、秘阁校理刘筠,唱和《宣曲》诗,述前代掖庭事,词涉浮靡。上日:‘词臣,学者宗师也,安可不戒其流宕!乃下诏风励学者:‘自今有属词浮靡,不遵典式者,当加严谴。其雕印文集,令转运使择部内官看详,以可者录奏。”

祥符二年正月己巳,御史中丞王嗣宗奏杨亿、钱惟演、刘筠唱和的《宣曲》诗,“词涉浮靡”,故次日(庚午)真宗下诏告诫学者,将严谴属词浮靡者,同时下令今后“雕印文集”,须由转运使委派部内官员“看详”,审查通过后方可印行。这是文献记载可查的北宋最早的一份文集雕印审查诏令。

仁宗天圣五年(1027),也曾下诏民间印行文集须经有司看详:“诏民间摹印文字,并上有司,候委官看详,方定镂板。初,上封者言契丹通和,河北缘边榷场商人往来,多以本朝臣僚文集传鬻境外,其间载朝廷得失,或经制边事,深为未便。故禁止之。”“五年二月二日,中书门下言:‘北戎和好已来,岁遣人使不绝,及雄州榷场商旅往来,因兹将带皇朝臣僚著撰文集印本传布往彼,其中多有论说朝廷防遏边鄙机宜事件,深不便稳。诏:‘今后如合有雕印文集,仰于逐处投纳,附递闻奏,候差官看详,别无妨碍,许令开板,方得雕印。如敢违犯,必行朝典。仍候断遣讫,收索印板,随处当官毁弃。”

仁宗至和二年(1055)欧阳修又上《论雕印文字札子》,再次请求严格执行印书详定制度:“臣伏见朝廷累有指挥禁止雕印文字,非不严切,而近日雕板尤多,盖为不曾条约书铺贩卖之人。臣窃见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论议时政之言。其首篇是富弼往年让官表,其间陈北虏事宜甚多,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人虏中,大于朝廷不便。乃更有其余文字,非后学所须,或不足为人师法者,并在编集,有误学徒。臣今欲乞明降指挥下开封府,访求板本焚毁,及止绝书铺,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定,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许书铺及诸色人陈告,支与赏钱贰百贯文,以犯事人家财充。其雕板及货卖之人并行严断,所贵可以止绝者。取进止。”可见,真、仁之世,朝廷和朝官曾多次重申文集出版的详定制度。但当时文集的详定,具体如何运作、如何施行,上述诏令并未明言。

《白氏文集准印牒文》则为我们了解北宋文集出版看详的运作流程,提供了完整的历史信息:州设图书详定所,详定所委派州宫中文士二人为详定官、一人为重详定官。详定官初审后再请重详定官详定,然后牒请转运司呈礼部贡院,最终由礼部贡院审定后下达“敕命指挥”,经转运司传至详定所,详定所再行文给印书业者“照会施行”。详定条制须于原书印板后照录,以立此存照。

二、北宋文集出版审查的内容

北宋文集出版的审查,主要看详哪些内容呢?仁宗天圣五年的诏令和至和二年欧阳修的奏章,都是强调民间印行的文集不得涉及边机时政,审查的内容,主要是与朝政、军机相关的文字,看是否危及和不利于国家安全。真宗祥符二年所下诏令,是文风审查,旨在禁止“辞涉浮华,玷于名教”。而景祐四年《白氏文集准印牒文》则透露出当时的文集出版审查已扩大了范围,增加了新的审查内容。

牒文中最堪注意的是“敕命指挥毁弃淫侈浮浅俚曲秽辞”一款。这表明,当时朝廷已禁止出版淫秽浮浅的俚曲艳词,对已出版的淫词艳曲,必须“追取印板,当官毁弃”。北宋时期很少有词别集印行,除了受制于诗尊词卑的文体观念之外,是否与朝廷的明令禁止有关?过于我们很少从法律制度层面去考量,这篇牒文为我们重新审视北宋词集刊行甚少的原因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向和文献依据。

柳永因写淫冶艳曲而遭到宋仁宗的黜落,是词史上人们熟知的故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16日:

仁宗留意儒雅,务本理道,深斥浮艳虚薄之文。初,进士柳三变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尝有《鹤冲天》云: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及临轩发榜,特落之。曰: “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景祐元年方及第,后改名永,方得磨勘转官。

因为这则轶事的主角是柳永,因此我们的关注点是放在柳永身上,对于“仁宗留意儒雅,务本理道,深斥浮艳虚薄之文”,以为只是停留在其思想意识层面,没想到的是,仁宗已经把他“深斥浮艳虚薄之文”落实到了制度法令层面,通过对文集出版的详定制度,来推行实施其文化理念。他临轩放榜时黜落柳永,并非偶然的冲动,也不仅仅是表达对柳永个人的不满,而是他既定的文化政策使然。将《能改斋漫录》与《白氏文集准印牒文》对读,我们对仁宗的文化政策和当时词集出版传播的语境会有新的认识。

有意思的是,柳永因“好为淫冶讴歌之曲”而临轩放榜时遭仁宗黜落,是在景祐元年之前,而《白氏文集准印牒文》是颁发于景祐四年。这两件事情发生的时间正好接近。《白氏文集准印牒文》虽是景祐四年行下,但可以肯定的是,“毁弃淫侈浮浅俚曲秽辞”的“敕命”,在这之前的若干年就已制定实施,《白氏文集准印牒文》是依令而行。即是说,景祐元年柳永中进士之前,仁宗“深斥浮艳虚薄之文”的文化理念和“毁弃淫侈浮浅俚曲秽辞”的文集详定制度早就推行实施。明乎此,我们就可以了解宋仁宗对待柳永的态度决非偶然,进而也可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态。北宋时期,歌曲形态(口头传播)的宋词十分流行,而作为别集出版(书面传播)的宋词却相当少见,是否与仁宗朝制定的这种文集出版政策有着深层的联系?是否为唱词有自由、印词有纪律的文化生态下的必然产物?答案或许是肯定的。

三、北宋文集印行详定牒文的文体样式

前引真宗、仁宗的看详诏令,都说雕印文集须经官员看详认可后方能付印。然则北宋有司详定后的牒文如何行文,至今也不得其详。南宋文集印行的详定批文,我们从绍兴十七年(1147)黄州刻本《小畜集》书末所附牒文可知其梗概:

黄州契勘诸路军州间有印书籍去处。窃见王黄州《小畜集》文章典雅,有益后学,所在未曾开板,今得旧本计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四十八字。检准绍兴令:诸私雕印文书,先纳所属申转运司选官详定,有益学者,听印行。除依上条申明施行,今具雕造《小畜集》一部共八册,计四百五十二板,合用纸墨工价等项:甲书纸并副板四百四十八张。表褙碧青纸一十一张。大纸八张,共钱二百六文足。赁板棱墨钱五百文足。装印工食钱四百三十文足。除印书纸外,共计钱一贯一百三十六文足。见成出卖,每部价钱五贯文省。

右具如前。

绍兴十七年七月日。

校正:承节郎、光黄州巡辖马递铺周郁

校正:左从政郎、司理参军李俨

校正:右从政郎、录事参军李彬

校正:左从政郎、州学教授梅守卓

监雕造:右文林郎、军事推官宗亚昌

监雕造:右文林郎、军事判官王杰

右朝奉郎、通判军州事胡兟

左朝散大夫、权知军州事沈虞卿

这其实不是详定所的批复牒文,而是印书者获准印行后向上司提供的回复报告。“检准绍兴令”云云,显然是出版前依照绍兴年间颁布的相关文集出版诏令送呈转运司详定,详定官看详后批复“有益学者,听印行”,于是黄州知州沈虞卿等校正付梓。文集印成后,沈虞卿等就文集的出版依据、印制成本、出售价额等开列报告上呈备案。这对我们了解南宋官刻图书的审批机制、图书价格和出版成本非常有意义。

南宋《小畜集》所附牒文是出版后印书者的缴送报告,北宋《白氏文集准印牒文》则是出版前详定官看详后的批文,故二者的行文格式大不相同,署名者也大相径庭。《小畜集》牒文署名的是校正者、监造者和负责印造者(知州沈虞卿),而《白氏文集准印牒文》署名的则是详定官和重详定官。

对比南北宋的两篇牒文,还可以看出一些潜在的差异。北宋《白氏文集》可能是由个人或书坊出版,故报送本州(杭州)的详定所看详,详定官由本州官员(司法参军、通判等)担任,他们看详后报送转运司并上呈礼部贡院牒准。而南宋《小畜集》是由州官负责出版,本州的知州、通判和其他官员都是文集出版的相关责任人,他们不能再自我看详审查,于是上呈本路转运司,由转运司委派官员详定。这是否意味着即使是官刻本,也需呈送上一级有司详定,本州官员需回避?还需要另觅文献进一步证实。

猜你喜欢

白居易
池上
白居易咏花
白居易每天打坐调神
消暑诗
白居易写诗
WATING FOR THE SUNSET
夜雪
白居易无言成巧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