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遇,在纽约

2015-07-20邢明旭

出版人 2015年7期
关键词:书展书店图书

邢明旭

纽约曼哈顿第七大道,时代广场,永不眠的精灵。无论来自哪里,初到这里的每个人无不被它的魅力所震撼。夜空下,无数闪耀跳动着的巨幅荧幕诉说着过往与未来,音乐环绕,人群潮涌,一切梦想都在这里点燃。

色餐斑斓的霓虹间,偶尔闪耀着熟悉的文字。三年前,新华社广告史无前例地亮相这块“圣地”,轰动一时。如今时光荏苒,中国的国际形象日益强大,科技、文化实力飞速发展,珍贵如时代广场的主广告牌,恐怕也无法再承载其巨大的影响。而就在这个盛夏,在刚刚过去的美国书展期间,来自遥远东方的中国元素如同浩淼夜空中的繁星般,在大苹果城上空尽情地绽放。

八仙过海,各携好书

背靠缓缓流淌的哈德逊河,远离曼哈顿的闹市区,贾维茨会展中心在11大道与34街的交汇处默默伫立。这座年轻的展馆是包括纽约国际车展及纽约动漫展等众多展会的举办地,而美国书展则是其中最有文化气息的一个。

这个夏天,68岁的美国书展迎来了史上最大批的东方客人。来自中国近150家重要出版单位的500余人携超万种图书亮相纽约。刘震云、毕飞宇、冯唐、苏童、曹文轩、刘慈欣、笛安等25位知名作家分两批赴纽约开展了交流活动。

参展出版单位在中国堪称一流。无论是作为“国家队”出征的中国出版集团,还是地方出版集团中颇具实力的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等;无论是以外文出版见长的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还是以主题图书出版著称的人民出版社等;无论是学术出版走出去颇有建树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出版社,还是在少儿出版引进输出方面风生水起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接力出版社等专业社,都带来了适合美国读者阅读的精品图书,并在书展上实现了与美国出版人的密切交流。

伴随着5月27日上午一场热闹十足的开幕式,这场文化盛宴就此“开席”。

作为主宾国代表团的绝对主力之一,中国出版集团在副总裁李岩的率领下,派出了一支由60人组成的代表团,带来近500种、约1000册图书,包括主题类图书《百年潮·中国梦》多语种版本、“中国国际战略”丛书、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老生》《妈阁是座城》、中国传统文化精品“漫画中国历史”系列、当代社科学术精品“中国道路”系列丛书、中华古籍数据库等。

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则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中国主题出版物为核心,精心遴选参展图书865种,其中新版图书475种,除简体中文、繁体中文外,还涉及英文、西班牙文、法文、阿拉伯文、德文、葡萄牙文、日文、俄文、韩文等文种;外文图书817种,占参展图书总量的94%,涵盖当代中国、中国文化、中国文学、汉语教学、中医保健、少儿读物等类别,彰显其对外出版的核心竞争力。

北京出版集团携新版图书200余种参展,特别展出了40余种中英文版图书,包括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徐则臣的《耶路撒冷》以及“中华文明探微”系列丛书、“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北京古建文化”系列丛书、“环喜马拉雅生态观察”丛书等。此外,该集团还为每本书准备了电子腰封信息,参展者通过扫描腰封上的二维码,即可获得图书内容、作者、版权输出意向等英文详细信息,方便版权输出和出版业务的拓展。

中国言实出版社社长王昕朋是第一次参加国际书展。他表示,该社出版的《2014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14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对策》以及《决策参考》系列出版物在此次书展上共签约10万美元,直接输出图书105册。美籍华人读者温先生在先期参观言实社展位之后,第二天再次来到该展位选购了1000多美元的图书。他深有感触地说:“我们长期在海外,特别想了解中国政府的政策,而这些图书是最好的窗口。”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除常规书目外,还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一书亮相书展。该书旨在将东京审判全部证据资料中已被法庭认可采纳的总计3915件证据进行完整再现,集中展示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以及进行南京大屠杀等各种战争罪行的核心证据,是对日本右翼否认侵略罪行的最直接、最有力的驳斥。

外研社也携“中华学术文库”三部中国著名学者在中西文化比较领域的鼎力之作首次与国际读者见面,其中,《全球化与文化自觉》收录了费孝通晚年论述文化问题的相关论文、演讲及对话,尝试回答“不同文明之间该如何相处”这一“全人类都要共同解决的问题”;《论契合——中西文学与翻译》精选王佐良先生在比较文学方面的经典作品,以20世纪中西方文学间的“契合”关系为探讨的中心问题;《儒释道耶与中国文化》是已过世的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汤一介先生关于儒、释、道、基督教中国哲学文化主题的学术论文精选集,为国际学者研究中国哲学文化提供了丰富视角。

论坛汇聚,揭示风向

穿过熙熙攘攘的图书展区,乘扶梯而下,便来到了书展的另一块核心区域。三天的书展上,数十场精彩纷呈的论坛与活动在这里举行,众多围绕出版产业未来发展的思想与观点在这里诞生、汇聚。

5月27日下午两点,位于展馆南侧的1E11会议室里挤满了人,书展的重头戏——“中美出版产业论坛”在这里进行。来自约翰·威立、亚马逊、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等全球出版巨头代表齐聚于此,为出版业的未来建言献策。

约翰·威立公司代表指出,就科技出版而言,全球出版市场的格局正发生变革,以中国为代表的诸多市场已从曾经的销售地化身为优秀出版物的原产地,而这一趋势也有望在其他领域蔓延。

亚马逊全球副总裁罗素·高指出,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图书的竞争对手已经远非其自身,而是要与游戏、音乐、电影及社交媒体上大批廉价且优质的内容进行“厮杀”,亚马逊希望更好地帮助传统出版商们完成数字化转型,以应对新形势下的多重挑战。

而在几屋之隔的会议室内,以“少儿图书的新趋势与新动力”为主题的中美少儿出版高层论坛现场也是大腕云集,包括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当娜在内的全球各地的童书大咖们就新媒体下童书零售市场的未来及挑战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分享。

企鹅兰登书屋童书总裁芭芭拉指出,在美国,图书馆是了解孩子们阅读需求和喜好的最大帮手,同时还能利用其开展大量面向终端读者的阅读活动;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介绍,中国的童书市场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市场比重不断扩大,中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对少儿阅读的推广并从多方面给予支持。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张秋林指出,中国的图书电商正迅速成熟,而面对网络渠道的高速增长,中国的实体书店也并不是没有任何机会。国家政策扶持加上以二十一世纪社为代表的出版社开展细致的产品培训和指导,实体书店的未来仍值得期待。

几乎在同一时间,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举办的“中美音乐出版高峰论坛:中美大众音乐出版的差异与融合”则将世界著名大众音乐出版专家们集结在了一起。这一活动是中南出版传媒集团继2009法兰克福书展“国际音乐出版高峰论坛”、2012伦敦书展“馆藏类音乐图书出版高峰论坛”后,在国际书展上策划的第三次音乐专业论坛活动,借此契机,该集团旗下湖南文艺出版社再次将音乐出版的触角伸向海外,继续迈出国际化音乐出版的有力步伐。

而在“走出去”方面颇为关键的文学领域,自然也不乏关注的声音。

书展第二天,两场围绕文学作品跨文化传播的主题论坛吸引了众多出版人的目光。其中,中美文学翻译论坛邀请了中美两国出版人、翻译家共同参与,并围绕“中美文学翻译出版的现在与未来”和“如何做好翻译工作:代理商、文学经纪人及相关服务商的作用”两个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论坛围绕文学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中外出版社之间的合作翻译出版等话题展开讨论,以使两国读者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文学作品,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

走廊的另一侧,人民文学出版社与美国亚马逊公司共同举办“新媒体时代文学的跨文化传播”主题论坛则围绕如何突破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的翻译瓶颈,为欧美读者推出喜闻乐见的作品等焦点问题展开了对话。

除此之外,本届书展上包括中美数字出版论坛、中美文学翻译论坛、中美教育论坛、中美阅读推广论坛等一系列重磅活动或聚焦宏观趋势,或研讨实操细节,一场场头脑风暴为书业注入了全新的能量。

并不“悠闲”的作家们

出版社们忙的不亦乐乎,作家们也没闲着。有媒体报道的“门可罗雀”的苏童、毕飞宇的签售“轶事”只是一个侧面,事实上,作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们——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作家还是构成了书展的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出席《跑步穿过中关村》英文版签售会,参加“写作是平的:2+2中美青年实力派作家对话”活动,与冯唐携各自作品做客上西区巴诺书店……2015美国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期间,青年作家徐则臣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徐则臣此次带来的作品《跑步穿过中关村》,由三个相互关联的中篇构成,共同书写了生活奋斗在北京的小人物的生活和命运。据了解,该书的外文版权由英国安德鲁·纳伯格联合国际有限公司代理,目前已有德文、英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日文等版本,其中英文版的销量不错。“在纽约的一家大书店,一进门就能看到《跑步穿过中关村》英文版被码放在显眼位置。”一位在纽约生活的美国朋友来中国时曾告诉徐则臣。

“我已经慢慢习惯并喜欢上了这种方式,如果尝试几次,你会发现的确很有意思。”对于参加这种国际书展或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徐则臣表示,“不能指望一次交流或者一次活动就能给自己或者给文学带来什么巨大变化,最重要的是要有平常心。这是一个缓慢的渗透过程。要有好的效果当然好,没有好的效果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这件事急不得。”

那边厢,由“50后”赵丽宏、“60后”苏童和“70后”冯唐组成的老中青三代作家则在“中国当代文学:三代人的声音”活动上打开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谈及中西文化交流时,赵丽宏用“不对等”一词来形容,“我们一直不遗余力地翻译推介西方文学作品,但西方对中国文学,尤其是当代文学的介绍有限,了解不多。”他期望在今后的岁月里,这种情况慢慢有所改变。“随着时代的改变,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度会越来越高,不过这种交流的基础是了解。”冯唐则讲述了中国作家对中西方文化学习的历程,最初多是学习西方现代小说技巧,后来回归到找寻自己与中国传统之间的关系。

负责此次作家行程安排的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的莫莹对于作家活动现场气氛印象深刻,“作家演讲一结束,读者就围上去继续交流的场景在每场活动后都会出现。”莫莹说,作家和读者的互动也非常多,读者很热情,尤其是在作家之夜活动中,中美文学经纪人、代理人、出版商济济一堂,有的还特地坐了几个小时飞机赶来,现场气氛很热烈。

无处不在的中国风

其实除了书展现场的亮眼表现,这个夏天纽约的中国味儿着实还有很多。

书展前夕,与曼哈顿一河之隔的东侧,第一束焰火在皇后区的法拉盛腾空燃起。

借主宾国之机,“2015美国书展中国主宾国之北美华文书店中国图书联展活动”将诸多高品质、有影响的优秀出版物推送到了美国当地市场和主流渠道,并得到了法拉盛“唐人街”众多当地住户和市民的响应和关注,掀起了一场“阅读中国”、“关注中国”的热潮。数百名华人及当地读者在开幕式那天参观了书展现场,阅读并挑选图书。

而在伊斯特河西岸,曼哈顿上西区的百老汇大道上,全美最大书店之一——巴诺(Barnes&Noble)也“投身”到这场声势浩大的文化活动中来。据书店经理保罗·特里尼丹德介绍,此次为配合2015美国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巴诺书店不仅在橱窗位置集中展示中国精品图书,还在进门醒目位置开设了专柜,摆放中国主宾国活动宣传海报,吸引了不少当地读者驻足观看和翻阅。

“这次展览挑选的图书都是较受美国读者欢迎的中国优秀作品。”保罗·特里尼丹德说。记者看到,这其中既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解读中国经济》等介绍中国当代社会政治、经济类的图书,中国优秀人文社科的图书,也有《蛙》《三体》《跑步穿过中关村》等一批知名作家的畅销代表作。除了展示图书外,美国书展期间,巴诺书店还相继举办了西川诗作分享、麦家谈《解密》、冯唐对话徐则臣等三场中国作家交流活动,并在网上书店对英文版中国图书开展了推广销售。而除巴诺外,Books of Wonder儿童独立书店、Book Culture独立书店等美国一批有影响的独立书店也在书展前后相继设立了中国图书专区,销售推广英文版中国图书。

据说,位于第一大道45街的联合国总部大厦之所以能有如此优越的办公地点,要感谢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家族将这块地皮慷慨地售出,并且只收了一美元。站在大厦四层的观景平台上,恰好望得到落日余晖映照下的布鲁克林大桥和哈德逊河。

书展前夜蒙蒙的细雨中,“美丽中国”图片展在那里开幕,中国与国外同行合作出版的大型视觉艺术画册《美丽中国》中精选的极具代表性的多幅作品首次公开亮相,这些摄影作品出自中国最优秀的摄影名家之手,画作中奔腾的黄河、火红的秋林、肥沃的黑土、洁白的雪山、葱郁的草原,无不展示了神奇而壮美的中华大地之魅,也让外国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并认识了中国。

除了书之韵,中国电影的魅力也在这场文化盛宴中得到充分展示,《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我的影子在奔跑》、《被偷走的那5年》、《山楂树之恋》、《推拿》、《温故1942》……一系列由当代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优秀中国影片亮相“中国当代电影展”。书展期间,无论你徘徊在曼哈顿帕克大道,还是在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闲逛,又或者在皇后区漫步,或许都能在不经意间与中国电影文化来一场不期而遇的邂逅。

在众多中国元素中,最有范儿的一定是大都会博物馆正上演的“镜花水月”中国SHOW。坐落在曼哈顿上东区,紧邻中央公园,大都会博物馆因其对于世界历史的深刻记载而闻名全球。最近,“时尚女魔头”——Vogue杂志主编Anna Wintour为中国私人订制的“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展览更在博物馆内掀起了一场令人迷醉的中国风。

从5月初世界顶级明星纷纷身着中国元素礼服的BIG SHOW,到如今定格在大都会,整整三层的中国服饰特别展恐怕只能用“惊鸿一瞥”来形容。每一个主题区都以一部中国味儿十足的电影为背景,展示某个特定时代的华服特色。《阳光灿烂的日子》演绎下的深蓝和军绿;穿梭在《末代皇帝》时光长廊里的帝王的黄与黑;从《花样年华》里走出来的曼妙与性感;苏州园林掩映下的水乡味道……一切的一切都堪称美妙绝伦。

除此之外,“纽约-北京-纽约”当代中国建筑展、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展、中国邮票展等多方面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的活动在纽约各地举行,在纽约全城掀起了一股浓浓的中国文化风。

随着此次主宾国活动的圆满落幕,独具魅力与特色的中国文化一定能赢得来自不同国家及不同文化的人们的集体点赞与喝彩。

猜你喜欢

书展书店图书
“空场”书展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最美书店
在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