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
2015-07-20王亚军
王亚军
探究式教学法是当今素质教育下比较前沿的教育方法之一。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科学探究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法。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评价一、创设探究情景
创设探究情景是探究式教学法的第一步,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研究和探索,通常会把所学的内容设计成为一个大的问题组合,其中包括很多小的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对这些问题开始进行探索研究,这就是所谓的创设探究情景。
例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学生第一次接触平行四边形,对于这个新事物,我们应该如何让学生有兴趣的去了解他、去认识他呢?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就必须要设计好探究的情景。课堂上,我们首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创立一个较为真实的环境,并不是完全的依靠学生凭空想象,然后,我们开始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去探究,第一个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同学们从这些图片当中是否找到了共同点?”这是一个直接起源于图片形象的问题,学生们不会感到陌生,因为这些图片就在眼前,他们所要做的就是从这些图片中找到共同点,于是,学生的第一步探究就开始了。在学生们将共同点归纳出来之后,我们可以提出“同学们归纳一下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这个问题承接前面的问题,学生在发现了平行四边形有这么多特点之后,自然会将这些特点结合起来,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紧接着,我们提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性质?”这是学生就会感到奇怪,好像是又要把刚才的定义再说一遍,那我们紧接着再问“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性质呢?”学生们又开始思考,“除了对边都平行之外,还有什么性质那?”就这样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完成了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的总结和归纳。
同样,在具体的数学计算、证明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创设探究的情景,我们首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在旁边再画一个与这个平行四边形同底同高的长方形,告诉学生“参考这个长方形,考虑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么变的?”在向学生完成这个提问之后,我们就可以顺势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问题摆在学生的面前。总之,对于整个探究情景的设置我们要一步一步的安排好,使学生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感觉不到有什么太大的跨度、太大的跳跃和艰难的问题,让他们饶有兴趣地完成对知识的探究。
二、开放探究讨论
课堂上讨论在有些教师看来是绝对不允许的,他们特别强调课堂纪律,觉得一旦允许了课堂讨论,整个教室就会变得乱哄哄,影响课堂教学。但是,探究式教学是要求课堂上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的,因为学生面对我们设置的情景问题,总会对那些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把握不准,甚至是想不出答案来,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可以从同伴的想法中获得灵感,帮助自己更深入的思考,不论成绩好坏,学生都可以在交流中得到好处。
比如,在上述例子当中,第一个问题:“同学们从这些图片当中是否找到了共同点?”小组之间的讨论就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当一个小组面对这样的一个情景提问时,他们会各自阐述自己找到的共同点,然后放在一起大家交流,有些同学看到了在老师展示的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图片中,全部具有四个边、四个角;有些同学则会看出两条对边是平行的;有些同学则会看到四边形的对角是相等的,等等,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角度,不同角度的观察就会看到不同的内容,形成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相互交织在一起,就会形成思想的火花。因此,我们要开放课堂教学讨论,使学生们在交流中完成对知识的探究,从而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把握探究方向
把握探究方向,是指我们在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时,要时刻引导学生的探究方向,将他们的探究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避免学生在其他的方面花费较大的精力和时间,以至于影响了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用几种方式对学生探究问题的方向性偏差予以杜绝。
1.事前方法。在学生进入情境问题之前,要为他们的思考方向做一个宏观的引导,告诉他们哪些方面才是最应该思考和探究的,哪些方面是不应该花费时间的。比如,仍然以上面的例子为例,当我们对学生提出“同学们从这些图片当中是否找到了共同点?”这个问题时,我们就应该对学生的思考方向予以规定,我们可以补充“同学们可以着重注意他们的边、他们的角、他们边的关系等等”,这样学生们才会有了正确的思考方向,不然,等我们用了5分钟的时间之后,他们回答“都是在纸上画的”“都是一个平面”等等没有太大价值的答案时,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真的低效了。同理,当我们问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性质”这个问题时,我们就应该提醒他们多注意边、角、对角线的关系。
2.事中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在课堂探究的过程中,当我们发现学生的探究方向开始偏离,要及时的注意提醒学生,将错误掐灭在萌芽状态。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小组谈论的时候,小组谈论要4~6个人,学生们聚在一起,通常会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题,这也是为什么有部分老师不愿意课堂小组讨论的原因。对此,在小组讨论时,我们要一直进行巡视,不时的对小组的讨论进程进行抽查,督促其讨论与探究。
四、评价探究成果
评价探究成果是指我们对学生回答情景问题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首先有一点,既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探究结果,那么我们的评价绝对不能一视同仁,要体现出差别性,对于那些深入思考,并取得较好的思考成果和讨论结果的个人和小组,我们肯定要予以鼓励和表扬,对他们的成果也要予以积极的肯定。但是对于那些深入思考了,因为基础差、理解能力差、发散能力差而没有取得较好的成果的学生,我们也不能只以结果来论好坏,对他们的努力视而不见。毕竟是要求学生们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如果学生们对情景问题回答的全是正确的,所有探究都可以完美的做出来,那这些学生就不用学数学了,正因为只是新东西,所以探究不出来是很正常的。我们作为教师,要看重学生们努力的过程,看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无不妥的地方,及时指出并给予改进的方案,而他们探究的结果相对于探究这个过程来说是次要的,结果对了应该鼓励,即便是错了,我们也要以鼓励为主。只有这样,探究式教学的目标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高。
五、结语
综上,通过探究式教学法的课堂步骤来详细阐述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整个教学过程不仅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艳军.浅谈小学数学中的探究性教学[J].新课程,2011,(04).
[2]刘春秀.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思考[J].新课程,2011,(09).
[3]高萍.如何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09,(09).
[4]朱家平.如何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9,(Z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