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地理课堂合作学习的几点探索与反思

2015-07-20王艳敏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动脑美的学习者

王艳敏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当前很受研究者重视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对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习惯于听老师讲,不愿或不会动手、动脑学习状况有很大作用。作者通过自身的探索、实施和反思,体会到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高水平的思维和学习活动,适应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增强平等意识,促进相互理解,改善同学关系;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新课改高中地理合作学习探索反思一、引言

高中地理的新课改课堂教学反映出学生在作为学习主体时的一大难题:即学生对新课程改革不适应。长期形成的传统学习方式难以改变,只习惯听老师讲,机械学习,不会或不愿意自己动口回答、动脑思考。另外,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课上主要是教师向学生的单向知识的传递和信息的交流,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活动。这样,同一堂课上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成为课堂的主角,而其他人则成为听众。

鉴于此,我开始思考如何将合作学习更好地引入课堂。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当前很受研究者重视的一种学习形式,它有各种不同的形式,但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让学生在小组或小团队中展开学习,互相帮助,来学习某些学科性材料。它提出的理论背景之一是教育家们越来越认识到未来信息社会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的,而不仅仅是竞争。合作学习常被研究者看作是解决教育问题的一剂良药,从认知理论来看,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促进学生的高水平的思维和学习活动;而行为主义的观点则认为,对小组的成功给予奖励是与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小组相依关系的概念相一致的;社会认知观则认为,学生看到同伴们的成功,会提高他们自身的自我效能感。合作学习还能使教学适应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增强平等意识,促进相互理解,改善同学关系;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等等。

二、探索与反思

为了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把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

探索一:

打破原有座位,根据班级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本着“一优二中一差”的原则,形成帮教合作小组,进行课堂研讨,就所讨论的问题选出本组代表做出答案。

反思:此模式初期效果不错,学生积极性很高。但实行一段时间后,弊端开始显露:每组中主要工作者变成了三个甚至一个,最亟待提升成绩的那个成了一个摆设,讨论不积极,发言不参与,与预期的帮教计划有了差池。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那么,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讲,什么能让他们感觉到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我调查了三个班的学生,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具体的美的快乐和满足他们说不太清楚,但当他们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心情是满足的。什么是他们喜欢的呢,回答有很多:篮球、足球、乒乓球……综合来看,就是“玩”,这一点在高一学生更为明显。那我们就对症下药,将“玩”搬进课堂,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合作,在合作中求学。

探索二:

将全班分成几组,准备一些气球,请每组推荐一名肺活量大的同学上台比赛吹气球,最先吹爆的一组可以最先选择题目,通过本组所有成员讨论、归纳,确定本组所选题目的答案,由教师或其它组任意一名学生以抽签的方式从该组抽取一名同学公布其答案并作理由阐述,其他组学生也可以就自己的疑问向该生提问。正确率高的小组可以在平常的学习量化评比中获得相应的奖励,如按比例加入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中,帮其获得学分或者得到一些物质奖励等。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涨。

反思:这种做法,从一开始便从学生喜欢的“玩”入手,并以比赛的形式更加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享受到了美的快乐和满足,教育的力量在不知不觉中也有了增长,所讨论问题答案的准确率提高了一倍。每位学生为了自己和本组的荣誉,努力去参与讨论,提高了求知欲;而别的学生为了找到其他组的漏洞,也在认真听讲、积极思索。这样从总体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效率。

我们还可以充分创设各种情境和质疑情节,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探究、去发现、去归纳,让学生不只是动口,还学会动手、动脑,在自我探究、实践的过程中去应用、掌握知识。

探索三:

在讲地球自转基本概况时,我要求学生课下自己预习、归纳,然后分小组研讨,最后把这块课堂教给学生。经过课下充分的准备,课堂上的小老师们个个信心十足,绘声绘色地进行着讲解。对于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同学们就举出了不同的例子,有的用一长一短两根绳拴住一个小球,抡动小球作圆周运动,要求两小球转一周用时相同,大家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两者速度的不同;有的利用军训中的队列转弯法,四个人排成一排作圆形跑动,对比内侧与外侧同学的速度差异。

反思:我认为这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一个更进一步的体现。鼓励学生在理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自己动脑,集大家之智慧,在生活中去发现、去举一反三,使得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对知识的应用,并能对该知识记忆持久、理解深刻。

三、结论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言:“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教给学生学。”

叶圣陶先生也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说过:“上课是什么东西呢?在学生是报告研讨,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在这样的场合里,教师犹如一个讨论会的主席……”

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讨论也就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开展分组合作,易于引导学生形成一种互助学习的氛围,并让学生将自己思维活动的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合作学习中,在学习者的交流过程中,他们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都被明确化和外显化了,学习者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监控;在学习者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交流中,他们要达成对问题的共同的理解,建立更完整的表征,而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当然,组建合作小组,对于合作学习最后能否取得成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合作小组的组合方式采取自找对象的组合方式,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品性来优化搭配。另外,合作探讨的内容也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才能取得它应有的效果;合作的方式也应不断创新,避免学生审美疲劳。

参考文献:

[1]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

[2]高帆.名师营造课堂氛围的经典细节.

[3]合作学习读本(张掖市青西中学校本课程).

猜你喜欢

动脑美的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好美的雾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肯动脑就会成功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
动手动脑多快乐
动脑填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