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九载风雨路

2015-07-18乔元亮王孝家孔凡红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社区

乔元亮+王孝家+孔凡红

引子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为了不甘于大地的平庸和沉沦,冲出地平线的拘囿,观望那遥远的世界。于是就开始了对原始的挑战和对永恒的背叛。炽热的欲望,满腔的激情,你拔地而起,鬼斧神工,于是大地就有了青峰独秀怪石嶙峋。山,使你名扬天下,这就是孟子的故乡——山东省邹城。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山峰叠嶂,丘陵逶迤,东引凤凰山诸峰含黛,西瞰微山湖碧波荡漾,更有白马河从境内徐徐流过。山是邹城,邹城是山;山是大自然为邹城打造的一幅美丽画卷,也是一个永恒的呼唤,召唤着人们去探索,去登攀。

在《邹山志》中这样描述:“环鲁之山多矣。论其玲珑秀峙,未有此山之奇。峄山北衍泰山之灵秀,巍巍耸翠素有‘岱南奇观之称。峄山步步皆景,处处见奇,乃乾坤之灵秀毓于山。”

邹城之北有座钢山,它既有泰山之灵,又有峄山之秀,它虽没有泰山、峄山那样的名气,但在当地人们心目中仍占有重要位置。这里的人们借物寄情,寓物于景,把许多美好的希望都演义成美好的传说,流传至今。

相传,八仙之首铁拐李游至钢山,钢山的秀丽景色令他陶醉。山虽不高,但山峰耸翠,树木葳蕤,山坡野花遍地,香飘四方,山涧溪水流碧,草长莺飞,百鸟齐鸣,处处显示着无限生机,此景此情,仙人李玄流连忘返。这人间的仙景正是他向往的地方。于是,他在钢山南面的铁山住了下来,在那里传经讲道。人们为了纪念他,刻下了经文,那就是今天的铁山摩崖石刻。

白马河水从邹城大地上缓缓流过,一直流到南四湖,据传说,南四湖没有白马河流入的水,连船都漂不起来。它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地守望着邹城的大地……

这是一片生长传奇的土地。邹城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三迁择邻的孟母、功不在禹下的孟子、凿壁偷光的经学家匡衡,父子丞相韦贤、韦玄成更是被世人景仰,让人骄傲的医学家王叔和更是代代相传,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更为邹城的文学立下丰碑。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邹城东仰望凤凰山诸峰如黛,西俯视微山湖犹如白练,邹城物产丰富誉满九洲,邹城儿女英姿焕发,续写着历史文化之韵,他们穿越历史走进今天,奔向未来。

邹城是一片希望的土地。时光如棱,星转斗移,转眼之间,人类进入了二十一世纪。邹城不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而且也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市,成为鲁西南的经济高地。邹城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它疑聚着邹城儿女的心血和汗水。在这些建设者中,出现了一大批传奇式的人物,他们金戈铁马,高唱大江东去,尽显英雄本色,在这些人中,孟令泉就是其中的一个。

孟令泉,山东省邹城市钢山街道孟庄社区党委书记,今年60岁,一米七的个头,国字脸,一副白里透红的面孔上,镶着一双明亮的眼睛,说起话来直言不讳掷地有声,他鬓角发白,额头上的皱纹彰显着他岁月的苍桑。他带领群众从贫困中走出,在艰难创业的道路上,舍小家顾大家,倾情公仆心。

谁都知道幸福的可贵,谁都有美好的向往,孟庄人向往了一年又一年,一辈又一辈,是孟令泉和“两委”一班人带领父老乡亲甩掉了贫穷,走上了步步登高节节甜的富裕路……

魅力孟庄

孟庄出名啦!

孟庄出名在邹城似乎不是太早,这话从何说起呢?在邹城,西关居委会是济宁市乃至山东较有名的村居,是济宁市较早的亿元村之一,东关、北关、南关也不逊色,论地利,孟庄位置偏僻;论天时,也似乎不如他们。如今,孟庄步入了山东省文明村的行列。在2001年,孟庄的集体资产达1.3亿元,经济总收入8000万元,人均收入4800元。这组数字,在当时就令人羡慕。变化,让人们知道了孟庄;创业,让人们理解了孟庄;发展,让人们看到了孟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以前说孟庄在钢山脚下,人们先知道钢山,而如今说钢山就一定会说孟庄。孟庄沾了钢山的灵气,也为钢山增添了光彩。

在邹城,提起孟庄,那真是华西村的感觉。孟庄人,更是明星般的自豪。

走进孟庄看一看,果然名不虚传,让人赞叹不已。

漫步于孟庄社区,给人一种心旷神怡、耳目一新的感觉,昔日低矮的草房已成为历史,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水成片的小街小巷,早已无踪无影。社区周围高楼大厦林立,座座别墅点缀其间,街巷整洁,水泥路面宽阔平直,一盏盏路灯婷婷玉立、姿态万千。道路两旁树木郁郁葱葱、袅娜多姿。儒教文化一条街两旁的孟子名言、孟子警句在时时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使人们在这浓郁的儒家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和默化;法制一条街,向人们传播着法律知识;二十四孝的故事,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久而久之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得到提升;党建一条街,拉近了群众和党员的距离,权为民所用,在为民服务中做群众的贴心人。我们在和孟庄人的交谈中,孟庄人的文化修养和待人接物令人敬佩,社区居民在街上行走时都自觉的捡起一片落叶或收拾起路边的垃圾,处处都显示出这里的民风淳朴,村风文明。

夜晚的孟庄灯火辉煌,闪烁的霓虹灯显示着如城市一样的喧闹和繁华。大街小巷灯火通明,既有休闲聊天的人们,也有匆匆行走的路人,他们互相问候着又匆匆走过,那目光充满了对现实的自豪和对未来的自信。热闹的城市,沸腾的村庄,这里是人们向往的地方,这就是孟庄,邹城市的明星村居,济宁市的经济百强村居。

孟庄的经济腾飞,通过数字就可以看到孟庄人走上了小康之路,2014年,孟庄社区的社会总收入5.8亿元,人均收入28000元。在孟庄社区的会议室里,我们看到了他们工作的一个侧面,孟庄社区先后荣获了山东省“文明社区”、“安全文明社区”、“平安建设先进单位”、“计划生育示范社区”,“档案管理先进单位”;济宁市“文明社区”、“学习型社区党组织”、“卫生先进单位”、“民营经济先进社区”、“计划生育和谐发展社区”;邹城市“文明社区”、“平安建设先进基层单位”、“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等一系列的荣誉称号。群雁高飞头雁领,再看他们的带头人孟庄社区党委书记孟令泉同志吧,他优秀的工作成绩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和奖励。他被钢山街道办事处聘为主任助理,并获得济宁市“劳动模范”、“济宁市功勋企业家”,邹城市“优秀党支部书记”、“人民公仆”、“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他还是邹城市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届人大代表。面对这些荣誉,孟令泉谦虚的说:“这些荣誉只是上级党委和政府对我们过去工作的一个肯定,更是对我们今后工作的鞭策和激励,保持住过去的荣誉就要以百倍的干劲做好今后的工作。”

心中,时刻装着群众

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诚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孟令泉是一个有着三十多年党龄的党员,担任社区书记已有29个年头,他常说:“作为一个农村带头人,必须身正行直,持法守纪,言必诚信,行必忠正,时刻用党员干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常对家人说:党员干部搞一次特殊,就会失去一份威信;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会丢失一份民心。户枢不蠧,流水不腐,防微杜渐,警钟时刻在他心中常鸣。他从上任那天起,就把自己交给了党,交给了孟庄的父老乡亲,和他们一起忧,和他们一起乐。

2014年4月的一天,作者在孟庄社区采访时,正巧遇到了孟令泉的妻子韩崇英,我随口问道:“在你心目中孟令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韩崇英说:“他不是一个好男人,更不是一个好父亲,他心中只有公家的事,俺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他从来都不管不问。”

孟令泉是一个先大家后小家的人,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他处处想到的是集体利益,从来不利用手中的权力沾集体的便宜。2000年,韩崇英从市搪瓷厂下岗回到了家,本来日子过得就够紧巴,这一来,生活就更加拮据,要强的韩崇英向社区申请租下了还未开发好的昌平市场的垃圾场,建一个花草树木场地经营想贴补一下家里的生活开销,仅清理垃圾就拉了37“解放”车,又求亲告友借钱买了10万块砖搞建设,5个经营小亭子,一个花卉大棚,一片大叶女贞树林已初具规模。2003年,孟庄社区改建昌平市场,拆除别人几平方米的小棚子,集体还补助两千元。可韩崇英辛辛苦苦经营的5个小亭子,院墙大门、门面房、1200多株大叶女贞树,清理后分文未补,为此,她和丈夫孟令泉冷战了好长时间,孩子疑惑地问母亲:“妈妈,俺爸怎么这个样子?”韩崇英两眼噙着泪哽咽着说:“您爸就这么个脾气,人家行,咱不行。宁可咱家吃亏,也不让别人吃亏。”孩子默然点头。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土”,人有三宝“精、气、神,”为官三宝,那就是“勤、正、廉”,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人民利益是他们的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民主政务公开、廉洁奉公、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就是孟令泉和他们领导班子的无悔追求,他们倾心奉献。

孟令泉经常对班子成员强调:“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树立党员干部的正派形象,只有心底无私,表里如一,襟怀宽广,帮人、容人、守住清贫,抵住诱惑,顶住压力,敢于担当,才能有一种凝聚力,才能有干事创业、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

近几年,孟庄社区有不少项目工程,有的建筑商攀亲戚、套近乎,请客送礼揽活干,都被他严词拒绝,他告诉笔者:“咱不缺吃、不缺喝,可不能图这。俗话说: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软,如果走了歪门邪道,你就没有勇气严把工程质量关,工程若出了问题,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就是自己挖坑埋自己。”

孟令泉对同事对群众有一颗忠诚心。“说真话,言行一致,做到表里如一,人民群众才能相信你,才敢于和你交流。这也是发扬民主的基础和前提,更是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孟令泉说。充分发扬民主,不搞一言堂,这是孟庄社区多年不改的规矩。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严格的财务制度是廉政建设的重要屏障,社区的开支都是社区党委一班人集体研究确定。计划生育、救济物资发放,都是由书记、主任、报账员、理财小组审批,一万元以上的开支都必须由“两委”和群众代表共同研究通过。在财务发票上,除写清用途外,还必须有证明人、经办人、审批人签字后方可报账。

强化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的社区党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三会一课”是孟庄社区长年坚守的制度,每月的15日他们定为党员学习日,组织党员收看远程教育的内容。党委的各项工作,及时通报给党员,让他们评价党委的工作,广泛征求党员意见。通过学习,既提高了党员素质和修养,又增强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和为民服务的激情,强化了党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孟庄社区党委下设8个党支部,114名党员,他们制作了包保卫生、治安、调解、计划生育、普法教育等内容的牌子,钉挂到每个街道墙壁上,给每个无职党员的肩上都压了担子,按街道段落划分,明确区域任务,让群众监督,收到良好效果。

四川汶川地震后,社区党员干部深切关心灾区的灾情,及时向灾区捐款、捐物,献上他们的爱心,仅一天时间,党员干部就捐款1.517万元,孟令泉一次就交纳特别党费1000元。

“听党的话跟党走”,这是孟令泉常说的一句话。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个党员干部,自觉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而他自己的事从来都不放在心上。1996年的一天晚上,劳累了一天的孟令泉回到家里洗刷完准备睡觉,妻子韩崇英情真意切地对他说:“令泉,咱小利上学毕业闲在家里没事干,您熟人多、路子广,给孩子找个工作干吧!”孟令泉漫不经心地回答:“知道了.”不一会儿,他就打起了呼噜。妻子看着他熟睡的样子,无奈的摇了摇头。

半年一晃过去了,儿子小利依然在家闲着。

一天中午,天阴沉沉的,孟令泉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家里准备吃饭,他掀开锅盖一看,锅里干干净净,随口问坐在沙发上的妻子:“怎么还没做饭,我下午还要开会。”这下引起了妻子的话茬儿,韩崇英板着面孔,气冲冲地大声反问:“小利只是我自己的孩子吗?我叫你给他找个工作,为什么还没动静?你吃饭该上哪吃去就上哪吃去,我这里不是你的旅馆饭店。”

孟令泉自知理亏,也不让步,“孩子大了,自己的事自己去做,我哪有功夫问他的事。”说完,自己倒了碗开水,拿出煎饼就吃了起来。

最终,小利自己在自来水公司找了份工作,一直干到现在。

采访中,居民刘兴国、刘玉金告诉笔者:“别看孟书记自家的事不放在心上,可居民谁家有事他都头上绑着铲子——抢着去,谁家的孩子上学了、参军了、参加工作了,他都积极的联系。俺的书记经常说,自己的事是小事,群众的事才是大事。”

党是一种凝聚力,更是一种向心力,人民群众爱党相信党。群众工作和群众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做好群众工作是党的根本任务,巩固党员形象是根本要求,孟庄社区在党员中积极开展“我是共产党员,有事请找我联系”活动,并在全社区每个党员户的大门上都挂上了写有这些字样的牌子。“有事找党员联系”——在孟庄是一种时尚,活动的展开,凸显了共产党员的形象,群众的利益无小事,保障群众的利益,倾听民声民意,关爱民生,为民解忧,把社区的工作置于阳光之下,此举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2014年3月7日邹城市委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确定在全市两个社区搞试点,孟庄社区就是其中之一。让居民过上幸福日子,这是人心所盼,也是孟庄社区党委一班人的孜孜追求。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一些人遇到了天灾人祸,使他们又返贫困。这些人,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关心和救助。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让他们不感到孤独无助,孟庄社区党委每次都为他们及时送去温暖和关爱,社区居民刘玉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四十多岁的刘玉涛,正是干事创业的好年华,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他满怀信心的向着好日子迈进的时候,灾难向他袭来,他不幸患上了血液病,这对他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为了治病,使他家徒四壁,那情景让人看了心酸,妻子体弱瘦小,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一对双胞胎儿子年幼待哺,对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现实让他失望,有时甚至是绝望。针对他的现实情况,孟令泉和党委一班人专门召开党员干部会议,除社区为他家里发放生活补助外,他们又发动党员捐款,孟令泉派人把捐款送到刘玉涛家中,他感动不已,谢不绝口。目前,刘玉涛的病情已趋于稳定,他们的生活已有保障。在孟庄社区得到救助的不仅是刘玉涛一家,除此之外,还有孟令启、孟祥平、孙爱轴、孟令法……

人民公仆的生命价值在于——在勤政中延长,其形象在廉政中升华,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私利。孟令泉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他的内心感情也非常丰富,亲朋好友有时求他帮忙办事,每次都被他都婉言谢绝,久而久之,亲朋好友也就习以为常,从过去的怨恨变为现在的理解。孟令泉常扪心自问:我这样做是不是不近人情?可是,为了孟庄的父老乡亲,我就一个字“值”,只有问心无悔,才对得起孟庄的父老乡亲。

廉洁人自威。在孟令泉的影响下,孟庄社区的党员干部,他们个个人心思上,团结实干,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心中时刻装着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建立了深厚的鱼水关系。

发展,沿着崎岖的小路走

1986年,这是孟令泉人生转折的一年。

这一年,孟令泉32岁,这个由部队复员的老兵,他在家过着舒心的日子,在外有份不错的工作,这日子,虽说不上多么富有,可也算衣食无忧,总而言之,开心、舒心。

村里的老支书刘振亭由于年龄大退休了,孟庄的群众、孟庄的全体党员把这副沉重的担子放到了孟令泉的肩上,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凭着在部队多年养成的刚毅、果敢、雷厉风行的军人性格,大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孟令泉也知道党员、群众相信他,这里有人们对自己胆略才识的考验,更有对他的热切期待,他象考生走进考场一样,心里惴惴不安。可开弓没有回头箭,这路要怎样走,这是艰难的一步。

说实在的,孟庄的现实还真是一只“老虎”。孟庄位于城乡结合部,面积0.36平方公里,地处风景秀丽的钢山脚下,这里的人们依然过着“出门望见山,薄粥三餐度饥寒”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三间瓦房小门楼,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他们的向往。他们没有太多的奢望,没有太多的追求,在这片土地上耕作,繁衍生息,一年又一年,一辈又一辈。随着邹城市区的发展扩大和矿区大规模的建设,孟庄的大部分土地几乎都被占去,人们赖依生存的土地没有了,人们的生活保障在哪里?上级政府是不可能把这些人全部安排就业,这闲下的人将何去何从?这些人都是青壮劳力,个个身强体壮,他们成了散兵游勇。失去土地的人们去干什么?现实,让孟令泉心急如焚!这可怎么办?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柴、这米将从何处来?这个当家人苦苦地思索着。每逢夜深人静的时候,老支书刘振亭的话又回荡在他的耳边——

“令泉,现在的形势和以前不一样啦,我那时,咱村里有地,有生产队,一吹哨子就出门上工、好管。可如今,你比我难,土地没啦,你的工作难度大啦,希望你要干好……”他一遍又一遍地回味着老支书的话,心里默默地发下誓言:决不辜负老支书的希冀,一定让孟庄人民富起来。

让孟庄富起来,这话好说,事可不好做。怎样让孟庄人富起来,这不仅需要一颗火热的心和全身心的投入,而且更要落实在行动上,那就是不怕跑腿,不怕受人的白眼和嘲讽。外出求人,什么气都得受。白天孟令泉去联系项目,找门路,夜晚回家就筛选分析,他的身体日渐消瘦,妻子心疼地责怪他:“你这是何苦呢,放着好日子不过净找罪受,咱不缺吃,不缺喝,哪一样比别人差?”面对妻子的话,他意味深长地说:“咱是比别人过得好,孟庄的其他人都能过得好吗?现在的孟庄是穷,可父老乡亲对我信任,把这副担子交给我,我得挑下去,让全村人都要走向致富路。我是党员,要对得起党员这个称号”。他的一席话,打消了妻子劝他放弃的念头,孟令泉负重上路走了下去。

这条路,是一条曲折的路,是一条坎坷的路,有风、有雨。他总是在不停地走,现在才知道,路,没有尽头。他一直在不停的寻找,现在才明白什么是追求。

借势,孟庄崛起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庄在邹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在辖区内,有济二矿、济三矿、新陆公司、海陆公司、地质公司、兖矿二中、邹城八中等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社会人员众多,这些人的衣、食、住、行给孟庄带来了无限商机,如今的孟庄接天时,得地利,享人和,此情此景,善于思考的孟令泉萌生了一种以市场建设为龙头、工业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想法,他把自己的想法向支部一班人和盘托出,马上得到了大家的支持。项目决定后,报请邹城市政府批准,1992年5月,投资300万元,兴建昌平市场,市场建成后,不仅方便了附近的居民购物,而且还方便了社区居民的就业,仅昌平市场就可安排300人就业。他对原来的村办企业进行整合后,又新组建了微型电机厂、白灰厂、水泥预制件厂、工业搪瓷厂等项目,这些项目,既增加了社区的积累,也为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壮大了集体经济。

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孟庄的集体收入和居民收入逐年提高,到2001年,孟庄社区的集体总资产1.3亿元,经济总收入8000万元,实现了集体经济和居民收入的第一次腾飞,从此,孟庄步入了邹城市经济强村的行列,犹如一颗耀眼的新星,越来越引人注目。

孟庄的经济腾飞,孟令泉并没满足,富民强居才是他不懈的追求。根据市场的需求,他又做出了令人欢欣鼓舞的举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地处矿区、城区边缘的优势,孟令泉经过调查分析,决定扩大市场规模,对原有的市场进行升级改造。2006年,昌平市场开始改建,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投资300万元增建营业房200间,建筑面积达12000平方米。他们不仅对市场扩容,更注重购物环境的硬件建设,硬化市场内的道路2000平方米,铺设下水管道2000米,安装路灯80盏,扩建后的市场可安排下岗人员300多人。由于市场的设施好、环境美、管理有序,公平合理,其中的花鸟虫市场,古玩市场,吸引了曲阜、兖州、滕州、泗水等附近县市的客商,昌平市场先后被济宁市、山东省命名为“规范化文明市场”。

龙山北路盛旺市场,人们普遍反映这里市场摊位少,购物拥挤,原有的规模已不适应如今的购物需求,于是,孟庄社区又投入资金150万元,新增摊位100多个,营业房60余间,扩大了经营规模,改变了人们的购物环境。

2009年,孟庄社区投资900万元在昌平市场新建一处面积5000平方米的全封闭购物场所,每年可为社区增加经济收入70万元,工程开工后,当进展到一半时,由于资金不足,工程缓慢,承建方无法按时交付使用。资金的断链,让孟令泉心急如火,怎样才能从银行贷款?经过一番思考后,“用自己的房产证抵押贷款,”他把这一想法告诉社区主任孙登启、党委委员刘兴国等。话一出口,马上得到他们的支持,他们利用自己的房产证抵押贷款300万元,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工程按期交付使用。2012年,他们又投资300万元,建成了2200平方米的百意超市。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新项目新行业逐渐增多,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哪些项目需要加大投资?哪些行业需要扩张?钱该怎样花?怎样花的更合理更有效?为了使企业有规可循,他们成立了山东昌平集团公司,对所属各企业进行独立核算、人财物统一管理,防止了乱投资乱花钱的现象,把混乱扼杀在萌芽之中。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是孟令泉和领导成员们的追求,集体经济象滚雪球一样愈来愈大,居民已进入小康社会,圆了致富梦。1986年,孟庄社区社会总收入600万元,居民人均收入400元,而2013年,孟庄社区社会总收入5.18亿元,居民人均收入21000元,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再次飞跃。

孟庄,由当初的一棵幼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呵护她,关爱她的正是孟令泉和他们领导班子一班人。

民生,情注众乡亲

“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这是孟令泉和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作准则。“群众反映那方面的问题,这就说明我们那方面的工作没做好。集体富裕就是为群众谋福利。”孟令泉如是说。他们先从基础设施开始,逐步升级,为居民打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早在1992年,他们就投资90万元,在社区内铺设了煤气管道,人们告别了烟熏火烤的厨房,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这在济宁市同类村居中尚属第一家。

关注民生,他又是那样地细心,群众想到的他已经做到了,群众想不到的他已经想到了。有一次,他发现社区内照明线路有的老化,犹如蜘蛛网一样,低垂零乱,这是不安全因素。于是,他们先后投资30多万元,对辖区内的线路进行升级改造,然后交市供电公司管理。改造后的线路,不仅提高了安全性能,而且电价也随之降了下来。

关心群众文化生活,兴办群众文化事业,他又是那样细致认真,精神文明建设他别出心裁独具匠心。1989年,他先后召开支部会、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争得大家同意,投资20多万元为居民群众安装了有线电视,成立了“孟庄电视台”自办新闻节目,宣传村里的好人好事。为力求完美,选派年轻漂亮的姑娘韩西华专门到省城济南学播音主持,在当时,全济宁市是唯一村办“电视台”,《济宁日报》、市电视台曾做专门报道。

1989年夏季的一天晚上,皓月当空、繁星闪烁、凉风习习,忙碌一天的人们三五成群的在街上纳凉闲叙。孟令泉准备从办公室回家,突然,一阵悠扬的歌声传入他的耳际,他循声走去,见是村里几名退休的老人在月光下吹拉弹唱,他突发奇想:“组织这些爱好文娱活动的老人,成立一个“庄户剧团”,既发挥他们的余热、又活跃了社区的文化生活,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第二天早晨开例会时,他向村两委干部们谈了自己的这一想法,当即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孟庄“庄户剧团”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孟庄“庄户剧团”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青年,吹拉弹唱热火朝天,他们自编、自导、自演,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宣传法律知识,宣传村里的好人好事,宣传村里的“好媳妇”“好婆婆”,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喜闻乐见,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陶冶了人们的情操。2012年他们又投资3万多元,为“庄户剧团”的20多名演职人员统一购买了服装,群众文化生活更加活跃。

2012年,为了改变社区内环境,进一步提高社区基础设施水平,他们对社区的大街小巷进行综合升级改造。全面改造,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资金不足,怎么办?孟令泉找上级有关单位协商,他苦口婆心,一遍遍地解释,即使人家闭门不见,他也不在乎,一次、二次、三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他的努力,终于凑足了资金,工程全面开工。

时值六月,烈日炎炎,灼热的太阳把人烤得身上火辣辣的,站在施工现场,酷似烤笼。为保证工程质量,孟令泉在现场指挥,寸步不离,几天下来,他晒黑了,嗓子嘶哑了。每天收工后回到家里,坐下再也不想起来。他实在太累了,但那也是他最惬意、最舒心的时刻,为了村民的利益和方便,他心中仍是一个字——“值”!

要做好一件事,都不会一帆风顺的,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在街道硬化的施工中,工程停了下来,原因是有人不让干,理由是需要刨掉一居民院外的树。这是一位孟姓居民,他气势汹汹地向施工人员讲:“修路硬化是好事,可修路是大家的,树是我自家栽的,我栽树不犯法吧,路也不是给我一个人修的。”施工单位向孟令泉反映情况,工程只好暂停,孟令泉并没简单地制止这位居民的做法,他和社区主任孙登启商量后,然后去做这位孟姓居民的工作,孙登启和刘兴国两人多次去和这位居民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得这位居民口服心服,自己主动砍了门前的树,这位居民自己由拦路虎变成守护者,主动看护养护修好路面。经过四个多月的拚搏,换来的是工程顺利验收。他们铺设水泥路面45000平方米,铺设下水管道11000米,更换自来水管网888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05盏,社区实现了亮灯工程和“七通”。家家户户水通路平,气顺灯亮。70多岁的村民郑凤鸣感概万分,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村干部这样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为俺们服务,把村里治理的这样好,俺做梦都没想到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多亏俺村这班子好干部”。

有句常挂在人们口头的话,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支持和发展教育是社区领导责无旁贷的责任。孟令泉兴办教育更是舍得花钱,1996年孟庄社区投资兴建了孟庄小学教学楼,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目前的孟庄小学是济宁市规范化学校,省级规范化幼儿园,孟令泉也被评为“尊师重教先进个人”。培养人才,不搞短期行为,把教育放在第一位,从谋生者到现代人的转变,孟令泉办教育功不可没。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照顾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难题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上级给予老年人的优待政策他认真落实。仅有这些是不够的,他们把敬老爱老的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除了上级的优待之外,社区还规定,每年为没有收入的60岁以上老人发放360元生活补助费,重阳节每人发15斤鸡蛋,此外,他们每年还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体检。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乐有场所,这是孟庄社区的亮点。敬老是这里的淳朴民风,他们投资30多万元建立了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大院,象棋、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场所齐全,丰富了孟庄人的文化生活。

文明孟庄,平安孟庄,创建文明社区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责无旁贷。社区治安稳定,使居民有了一个安全祥和的生活环境。他们除了人防外,还使用物防、技防,不断提高联防水平。1994年,他们首先投资30多万元,建立了6个封闭式仿古大门并安装了电子眼进行监视社区内的动态。2006年,他们投资12万元安装了11个摄像头,实行了24小时监控。截止目前,他们已更换了4次电子监控设备。社区十几年来,从未发生过治安案件,居民的安全感大大增强。2012年,孟庄社区又投资20多万元,对辖区内的监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在市公安局,钢山办事处,岗山派出所的帮助下,于2013年8月完成了“六进”社区的设备配备,完善了规章制度,结合“五五”普法活动,他们与居民签订了《平安建设责任书》,增强了人们尊法守法的意识,居民纠纷调解率为100%。

“富裕、文明、平安、和谐”,这些字眼向人们展示着孟庄社区的繁荣和富强。他们不仅有了城市人的素质,孟庄也变成了都市的模样。

尾声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在孟令泉的心中,居民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居民的事,他都处理得迅速及时,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他是勇挑重担、赶走贫困、造福大众的共产党人。

他是一个不善于表白自己的人,内心深沉而又充满智慧,在他的心中,时刻要求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励精图治,拚博奉献;他是一个勤政务实的人,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任劳任怨,勇于担当,群众的事情无小事,件件事情他做的又是那样细致认真;他虽没有做出什么伟业,但群众又是那样信赖他、支持他,在社区党委书记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不知疲倦、无怨无悔地一干就是29年。在他的影响下,社区每个党员的形象在居民中提高,居民的素质修养在提升,正是这样,才有了文明富裕、民风淳朴的孟庄社区。

发展是硬道理。孟令泉无时不在思考着孟庄的发展,在他身上,肩负着孟庄人的重托和希望、梦想和未来。2015年春节刚刚过去,孟令泉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到:努力常态化,事业靠大家;机遇处处有,巧抓是能手;困难无所惧,只要肯担当;羊年事业强,孟庄更吉祥!

二十九载风雨路,一片丹心为民众——这就是孟令泉。他迎着朝霞走来,洒下一路晨晖;他向夕阳招手,呼唤漫天火红;他挺拔的身躯,坚定的脚步,闪烁在孟子故里这方热土上;他将心血和汗水凝聚的火花,奉献给孟庄的父老乡亲。

行文至此,我们不禁想起,即将跨入的就是那火红的五月,火红的石榴花是那样的鲜红,如火如荼。我想,孟庄人的日子也会象这五月的石榴花一样,越过越红火……

责任编辑/廖全国

猜你喜欢

社区
Battle for Bohemia
影像社区
社区团购大战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镇江万科社区获“全国社区侨务工作明星社区”荣誉称号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