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夜袭遂溪飞机场

2015-07-18廖华

源流 2015年4期
关键词:突击分队突围

1945年8月日寇投降前后,国民党军队从大后方出来,进攻我人民武装控制的广东南路解放区,企图消灭我人民抗日武装,抢占胜利果实。为粉碎敌人的阴谋,我广东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一团,组织了夜袭遂溪飞机场的战斗。这次战斗,我军以伤亡1名战士的代价,全歼敌100余名,俘飞行、机务人员8名,缴获二十毫米机关炮2门,重机枪3挺,飞机用机枪8挺,步枪130余支,子弹3万余发,其它军用物资一批。

在敌人重重包围、扫荡之下进行的这一奇袭,打乱了敌第四十六军的部署,粉碎了敌人妄图消灭我南路人民抗日武装的阴谋;使敌跟踪追击我突围部队的一个师,不得不由廉江回师遂溪,从而保证了广东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主力第一团顺利突围西进,到达粤桂边十万大山地区。

日寇投降时,我广东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共5个团的兵力,集结于广州湾(今湛江市)周围地区,其第一团在遂溪县中、西区,准备接受日军投降事宜。这时,在抗战中逃跑到广西、贵州大后方的国民党第四十六军和第六十四军等部,已开进我广东南路解放区的边缘,向我解放区发动进攻。我区军民实行化整为零,分散隐蔽,保存力量、待机破敌的方针。敌人在遂溪县的村村寨寨几乎都驻了兵,大村多至一个营,小村少至一个班,把我抗日武装挤到野外的山林树丛里,或到甘蔗地里挖洞藏身,情况十分严重,人民抗日武装有被各个歼灭的危险。

10月上旬,根据南路特委指示,我第一团奉命突围西进十万大山。因情况紧急,部队分散隐蔽各地,团部决定分两批突围。团长黄景文率团部和第一营为第一批首先突围,在遂溪县中区隐蔽的以排、连为单位,边集结边行军,第一夜即突破敌包围圈,到达廉江县新塘区。敌人以一个师及保安第五团追击突围部队。10月11日,在廉江县塘蓬山区,我与敌追击部队激战一整天,敌伤亡50余人,我伤亡3人,乘天黑各自撤离。10月13日,我又在殷塘村一带与敌鏖战终日。10月15日,我部到达预定目的地——粤桂边境的马子嶂山区,隐蔽等待第二批突围部队到达汇合。这时,敌追击部队被我甩在廉江地区。

10月13日,团政委唐才猷同志集结了第一营第二连和第二、三营隐蔽于遂溪县中区和西区一带,准备突围。此时,地方党组织送来了情报及二连侦察证实:国民党军队正在接收遂溪机场和风朗村的武器仓库,该仓库存放着一批武器弹药;机场附近驻有敌军一个师;仓库只有一个连的兵力守备,且有我群众在机场内当炊事员。我袭击敌人的有利条件很多,如果袭击成功,既可夺取武器弹药装备自己,又能调动敌人,打乱敌人“围剿”追击部署,我便能转危为安。据此,下定决心,组织袭击遂溪机场战斗。

10月14日,唐才猷派5名侦察员化装民夫混入机场进行侦察,和民夫们一起搬运武器至风朗村仓库,查明了仓库位置、武器弹药、油料存放情况、敌军住房位置。同时,还派原风朗村女青年党员返回该村,查明了敌人夜间哨兵的位置及周围敌情。

10月15日,于拂晓前周密组织战斗,以团驳壳枪队为基础,和从连队中选抽善于打袭击的班干部、战士,组成25人的突击队;第三营八连,和由地方党组织可靠群众、共约100余人为搬运队,准备接运武器弹药。

编组完毕,于15日上午,突击队化装农民,从山内村一带出发,下午到达机场西南两公里的凤凰村附近潜伏,并与侦察员取得联系。侦察员汇报情况如下:机场及其周围有敌军一个团分驻5个村庄,风朗村为敌军一个连,警卫仓库及飞行员、机务人员;另有已缴械投降的日军400人住在大稔山,距风朗村及飞机跑道700至800米;还有未缴械投降的日军600余人住上沙泥坡,距大稔山约一公里半;风朗村周围夜间有哨兵5名。

10月15日20时30分,团政委唐才猷率第八连到达,了解情况后,即具体组织战斗。突击队分为4个分队:第一分队,以团驳壳枪队为主,12人组成,洪田任队长,负责突击敌警备驻地;第二分队,4人组成,赖二为队长,负责突击飞行、机务人员驻地;第三分队,5人组成,负责突击敌仓库;第四分队,4人组成,负责消灭西门哨兵,迎接搬运队进入仓库,并指挥搬运武器弹药。由左成同志率领第二连,位于遂城到风朗村公路距营门500米处,负责阻击遂城方向来援之敌。搬运队于风朗西门铁丝网外待机,等到消灭哨兵、打开大门后按信号进入仓库,搬运武器弹药。现场指挥由二连指导员沈杰负责。由唐才猷、陈炳松同志组成的团指挥部位置于风朗村西门外河边处。规定战斗打响后一小时内撤离战场。

10月15日23时,突击队出发。24时通过小河,登上彼岸,到达敌机场外围铁丝网跟前,剪网进入机场内,然后由大稔山、风朗村之间,插到遂城至风朗村的公路上。这样从遂城方向来突击敌东门,能出敌意外;同时有利于迅速突击敌警备连的住处。

16日零时30分,摸掉了路口的哨兵,突击队继续沿公路摸进。约1时左右到东门20米处,1名敌人托枪向前走来,我第一战斗分队潜伏于路侧,准备当敌兵走近捕捉之,但敌兵进至距我5米处即折回,我只好跟踪将其击毙,随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冲击,突进营门,各战斗分队按分工突击各个目标。第一分队直逼警备连住处,把房门、窗户都封锁住了并向屋内投手榴弹,激战10余分钟,敌3次企图冲出营房,均被消灭于门口。同时,第二分队突击了机务人员宿舍,俘敌8名。第三、四分队打开了武器库、油料库和西门,迎接搬运队进入搬运武器。这时,警备连残敌仍坚守住房,1名突击员从油料库搬来一桶汽油,倒在破布棉絮上,点燃了敌住房,房内的手榴弹、子弹连续爆炸,敌人全部被消灭。16日凌晨2时战斗结束。16日2时10分,团政委唐才猷下达了撤离的命令。暂时用不上的笨重武器,沉于风朗村西河潭深水处。部队分两路撤回,先后向南走约5公里,然后再向红家山、塘村、洋口仔村前进,当天快亮时即迅速隐蔽于山林中。同时,派出侦察员,化装成商人至遂城方向了解敌情。黄昏时,兵又分两路:驳壳枪队,向遂溪东南地区活动,佯作主力返回,引诱廉江追击我突围之敌第四十六军的一个师转回遂溪,以便于我突围部队顺利到达马子嶂地区汇合;团政委率主力向遂溪西区洋青方向,联系第二、三营的其余部队,组织第二批突围,经廉江向广西马子嶂山区进发,与第一批突围部队汇合。果然不出所料,我之行动调动了敌人,敌四十六军的一个师从廉江赶忙调回遂溪。我第二批突围部队顺利地到达马子嶂山区。

我军能以小的代价换取这次大的胜利,主要原因有四。一是抓住敌人弱点,利用了矛盾。战后查明,当时敌误认为是尚未缴械的日军抢占机场,故未敢贸然行动;日军则认为是国民党军向其发动进攻,而固守村内阵地,不敢出动。二是,我军长期在这一带活动,情况熟悉,战前我侦察员和地下党员对敌情况又进行了详细的侦察,做到情况明,决心大,又有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掩护。三是发扬了我军的优势,发挥了夜战、近战的优势,动作勇猛、突然,攻其不备,战而胜之。四是突击方向选得准确。敌人的西门防守较严,我则选择从东门突入,出敌意外,因此能一举歼灭敌人。

(本文根据1981年6月洪田、沈杰、陈炳崧、唐才猷共同回忆,廖华整理。摘自中共湛江党史办1999年出版的铁旅征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突击分队突围
抗疫当中,国企这样“多线突击”
蛟龙突击
伤情驱动在卫生分队演训中的初步探索
空降突击兵
坦克兵突击
新编制下陆军信息通信分队保障能力评估模型
堵车“突围”记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陆军分队战术决策问题研究
“稀有气体”刘成城的少年突围
在上饶集中营女生分队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