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思极恐的个性化阅读

2015-07-18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15年19期
关键词:细思感兴趣个性化

细思极恐的个性化阅读

执行副主编

阅读,作为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随着大数据的逐渐普及,“个性化”这三个字也开始逐步渗透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的阅读领域。大数据,为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合适的温床,以及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时间国内外围绕着个性化阅读的产品层出不穷。从用户订阅,到系统智能排序,个性化阅读也渐渐变得“人性化”起来。但最近遇到的一件事,让我觉得个性化阅读似乎并不那么美好。

出于多年的习惯,我一直都使用某国产浏览器。而在它推出“私人阅读”这一功能之初,我也颇为喜欢。但渐渐的,一切就变得没有那么美好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私人阅读”中推荐的文章种类变得越来越少,到最后甚至只推送科技类新闻、热点评论和移动互联网相关文章。也就是说,“智能”的个性化阅读判断出我喜欢阅读这一类的文章,而逐渐增大了同类文章的推荐量,并减少甚至屏蔽了其他类型的文章。

这就带来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被机器所解读的“个性化”,就是真正的“个性”吗?我喜欢阅读某一类的文章,但这并不代表我就只会阅读这一类文章。也许有人认为,只要拥有足够丰富的资讯来源、足够深度的内容,以及足够精准的用户定位,就能做好“个性化”。但事实并非如此,长此以往带来的弊端就是—用户将面临阅读面越来越窄的问题,并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这是可怕的,可谓细思极恐。

个性化阅读的初衷,是帮助用户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如何找到用户感兴趣的内容?目前看来,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用户主动订阅,其二是根据用户的阅读历史进行挖掘,但这种筛选方式却难以洞察到用户的潜在需求,毕竟维度太过单一。我不喜欢这篇文章,可能是文章的内容太烂,也可能是形式不和我的口味。我现在对某个话题不感兴趣,谁能保证以后依然不感兴趣?个性化阅读真正要解决的,其实是去重。在冗杂的资讯中,为用户去掉重复、冗余和劣质的内容。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可以开眼界。如果按照目前个性化阅读的路子走下去的话,读者会像一只逐渐坠入井底的青蛙,错过这个世界的许多精彩。个性化阅读在讨好我的阅读味蕾之时,请不要帮我染上偏食的毛病。

猜你喜欢

细思感兴趣个性化
“细思恐极”及其变体发展前景
——基于社会反响的实证调查和学术研究
What does ageing mean?
细思找关联,归纳寻模型
更 正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班主任工作的细思善行体会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这样的智能厨房台面,你会感兴趣吗?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