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汽修业转型升级路径
2015-07-18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晓华
文/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晓华
广东汽修业转型升级路径
文/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晓华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晓华
【编者按】
如今人们对汽车的依赖不亚于随身携带的手机。这种形式的上涨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从前端的汽车销售到后市场的汽车维护保养,整个汽车行业前景一片大好。
据相关调查显示,全国有31个城市的汽车数量超过100万辆,其中排名前十的大城市汽车数量均超过200万辆。以广东省为例:据统计,2014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328.44万辆,其中小客车(家用汽车)已经突破1000万辆,约占全国总数的1/10。汽车保有量的井喷式增长,为作为汽车后市场主导产业的维修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为贯彻落实国家十部委的指导意见,以及广东省新出台的《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2015年6月2日,广东省机动车维修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晓华出席会议并强调,未来5年需重点培育扶持维修市场“连锁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和信息化”发展,促进机动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打造“阳光维修、科技维修、放心维修”。
成绩有目共睹,转型仍须努力
近年来,广东省机动车维修业得到了较好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结构不断优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较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汽车维修需求,为汽车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具体体现在:第一,机动车维修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第二,行业管理制度体系日趋完善;第三,维修质量管理和市场监管得到加强;第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第五,行业信息化管理效果明显;第六,汽车维修救援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第七,行业节能环保取得重要进展;第八,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广东省机动车维修业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行业发展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二是行业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行业监管手段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行业人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机动车维修业征税方式及税率设置不合理、维修配件和技术信息垄断等亟待国家层面解决的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广东省机动车维修业的健康发展。
新常态带来转型新机遇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广东省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是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攻坚期,同时也是机动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一是全面深化改革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
2014年9月,交通运输部等国家十部委出台了《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对新形势下机动车维修业的发展改革进行了重要的顶层设计,对破除困扰行业发展多年的汽车维修配件和技术信息垄断等问题做出了重要部署,提出了“汽车电子健康档案”、“同质配件”、“绿色维修”等诸多亮点举措,为今后一个时期机动车维修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将对维修行业下一步的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是消费需求增长和消费结构变化为行业转型升级带来强大动力。
当前,广东省逐步进入高收入的时期,正在有效实施“稳增长、调结构”的宏观经济战略,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汽车更加依赖,汽车消费将持续高速增长。
三是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金融创新将为行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国家正在实施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会对一些传统行业和商业模式产生根本性、颠覆式的影响。一大批新型汽车维修服务企业,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潜力,为配件流通和维修经营模式的创新、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是生产要素、资源环境和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倒逼行业转型升级。
国内个人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新高
“一个定位、三个转变”
当前和今后几年是广东省机动车维修业大转型、大提升、大发展的机遇期,机遇远远大于挑战。为此,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将在省委省政府、交通运输部以及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着力实现行业的“一个定位、三个转变”:“一个定位”就是进一步明确机动车维修业作为民生服务业的总定位。“三个转变”就是促进行业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服务质量从粗放服务型向精准服务型转变,管理方式从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型向现代法治型、服务型政府转变。同时,着力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任务。
(一)着力促进维修业连锁化、专业化经营。
一是科学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各地要按照汽车维修业作为“民生服务业”的总定位,将汽车维修业发展规划纳入当地综合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争取将汽车维修业发展纳入地方政“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为包括汽车维修业在内的汽车后市场规范、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推动汽车维修连锁化经营。维修企业的连锁化、网络化经营有利于聚合市场资源,提升企业效率效益,是维修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从国外经验看,连锁经营是市场发展到较高阶段的重要经营模式,具有维修价格较低、维修质量和服务品质有保障等优势,深受消费者青睐。
三是要推动发展专业化维修。各地要鼓励发展事故汽车、变速器、尾气后处理、钣金、喷漆、轮胎、玻璃维修等各类专项维修,不断提高专业化程度和竞争水平。
(二)着力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下一步将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手段,积极发挥消费者、行业协会、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对行业的监督和评价作用,构建汽车维修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信息采集、信用评价、信用披露、信用惩戒“四位一体’的诚信体系,注重诚信评价信息的披露和诚信评价结果的运用,在全行业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结合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各地要鼓励诚信企业品牌化发展,鼓励企业进行商标注册和品牌保护,积极创造条件,着力扶持、培育一批维修质量高、服务信誉好、群众满意度高的企业成为地方品牌,并逐步向全省、全国范围扩展,不断做大做强。
(三)着力推进发展“绿色维修”。
一是开展“绿色维修”品牌企业创建工作。二是全面建立实施汽车检测与维护制度。三是开展“水性漆”应用和“喷漆房改造”专项行动。四是开展好维修废弃物的处置工作。
(四)着力推进汽车维修救援网络体系建设。
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广东省汽车维修救援网的相关管理制度,按照部的统一部署,简化企业入网流程,建立入网企业的考评、监管和退出机制。
(五)着力加强维修市场监管。
在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大环境下,尤其是商事登记改革“先照后证”推开以后,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责任将更重。为此,各地要联合发改、公安、环保、工商、质监等部门,运用综合措施推进行业治理工作。
一是加强对维修市场的监督检查。要加强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依法查处各类非法经营、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行为,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二是加强汽车维修配件使用监管。广东省作为汽车维修配件追溯试点省份,将按照部的统一部署,继续积极推进该项工作,尽快实现汽车维修配件的可溯源、可追踪。
(六)着力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推动维修业加快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推动行业治理体系现代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各地要坚持监管与服务并举、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作用的原则,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监管等技术手段,构建多层次、各具特色的行业监管和服务平台,积极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将实施全省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工作,推进与公安、质监、环保等部门相关监管信息的对接和共享,建立维修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评价信息管理和发布平台。同时,依托行业协会,整合现有维修行业服务资源,建立具有服务评价、监督投诉、信息公示、技术咨询等功能的行业信息服务平台。各地要鼓励引导维修企业积极探索实施“互联网+汽修”的经营模式,开发应用手机APP等移动终端服务,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使维修服务更加便民利民。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将按照部的工作部署,争取将广东省列为试点省份,开展“汽车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建设应用工作。
(七)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机动车维修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人才兴则行业兴。一是要强化维修关键岗位和工种持证上岗制度。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将会同省发改委进一步明确广东省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考试费用标准,推进全省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工作顺利开展,不断提高持证上岗比例。二是积极推进实施汽车维修紧缺人才培养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引导汽车维修企业、汽车生产厂家、职业院校、本科院校在“产学研用”等方面的深入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落实“三证书”(毕业证、职业资格证、从业资格证)制度。
技师认真检查汽车故障来源
(八)着力发挥维修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行业自律、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参与行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各地要创造条件加大对行业协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府职能转移、购买服务、相应经费支持等方式支持协会发展。对一些技术性、事务性工作可委托行业协会开展,支持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行业调查研究、人员培训、行业信息服务、维修质量纠纷调解、技术装备推广、行业文明建设等工作。在接受维权监督的同时要合理管控社会预期,进一步提升行业形象和社会满意度,为维修业的改革发展、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