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戚家军军训课,切实进行课程育德
2015-07-18陈迪春
陈迪春
【摘 要】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戚继光的四堂军训课称得上是别具一格。教师带生如带兵,学习戚继光的做法,通过课程育德,起到了“润无细无声”的好效果。
【关键词】军训课;效仿;课程育德
戚继光,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他独创的建军思想和练兵方法,归根结底都在两本书里:《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这两本书具有超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对后世影响很大。在两本书里,戚继光的四堂军训课称得上是别具一格。学校亦是半军事化单位,带生如带兵。我在课程育德工作中,效仿戚继光的做法,收效颇大。
第一堂,号令课。军中最重要的就是号令。班级最重要的就是班规。接手一年级时上第一堂课时,我首先教孩子们大声喊“号令”:“我是城厢小学一年级二班的学生,我爱我班。”“老师,您好”“老师,您辛苦了”,然后教背班规。童声朗朗,鼓舞士气,加深印象,付诸行动。
第二堂,政治课。“练心”是戚继光的创举,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渗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佳蓝本,也是“练心”课、“政治课”。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深远的。例如:我在执教《秋天的雨》第三自然段时,教师出示课件,展现各种各样的水果图片,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在欣赏五颜六色的水果时,相机提问:
师:此时,如果老师带领你们来到果园里,站在果树下,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渗透品德教育)
生1:我好高兴,我想摘下果子吃。
生2:我太激动了,我要爬上树去摘很多果子,带回去给老师和同学们吃。
师:你懂得有东西大家分享。心里时刻装着大家,你在班上一定是个很受欢迎的人。
生3:我要摘下几个红得好的橘子带回家,因为奶奶的牙不好,她只能吃软软的、甜甜的橘子。
师:你真是一个有孝心的好孩子。
生4:农民伯伯种了这么多水果给我们吃,我们要爱惜这些劳动果实。
师:你能体谅农民的辛苦,真的很懂事。
生5:我要用笔把这些水果画下来。
生6:我要好好观察,然后写一篇观察日记。
师:你们可真是爱观察、爱学习、会学习的孩子啊!
这堂课,随着课文的学习,孩子们懂得了“分享、孝敬长辈、关心他人、爱惜劳动成果、爱学习”等道理,入脑、入心,收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达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不仅仅是在这堂课,在教学其他课文中,随时渗透品德教育已成惯例。如教学学《邱少云》一课时,播放电影《邱少云》,让孩子们从感官上领悟邱少云的伟大:被熊熊烈火包围时,为了潜伏部队不被敌人发现,为了黄昏时总攻的胜利,邱少云一动不动,没有呻吟一声,没有挪动一寸地方,壮烈牺牲。这是何等的钢铁意志?孩子们更是对邱少云顽强的意志肃然起敬。形成了自然的德育教育,用真实的情景再现来征用学生的心理,让课程育德更实在。
第三堂,耳目课。在古代,民间的通讯基本靠吼,军中的通讯靠的是旗帜和锣鼓。戚继光的第三堂军训课就是要求“令行禁止”:“凡你们的耳,只听金鼓,眼只看旗帜;若旗帜金鼓不动,就是天神开口说要如何,也不许依从。”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像戚继光将军一样,训练好学生的耳目课:眼老师的嘴巴、盯黑板上的板书;耳听老师讲的内容;脑子想老师提的问题;用嘴质疑、朗读、讨论、回答问题;用手记笔记。这样训练,眼、耳、脑、嘴、手一起动,不受外界干扰,不和同桌随便讲话,收心、静心、安心地读书。现在,即使老师有事未在课堂,孩子们或者在班干部的带领下,大声朗读课文;或者安静地做作业;或者小声地讨论难题……无打闹、随意走动现象。班风之严谨,为同行所称赞。
第四堂,武艺课。打仗是要拔刀见红的,没武艺,都是白搭。戚继光的第四堂军训课就是鼓励士卒苦练武艺。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同样注重语文基本功的 “武艺课”。因为语言文字训练始终是语文教学最基础的东西,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听、说、读、写、思的训练,是我们语文老师永恒的追求。如在执教《秋天的雨》这课时,一上课,就组织学生听写,既锻炼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又培养了孩子们注重复习巩固的良好学习习惯。然后巧妙地抓住文章的重点段、重点句、关键词,品词析句,感受和积累语言,基本功就学得扎实。
在戚继光的四堂军训课里,他没有说一句“为国为民”的大道理,句句都是大实话,这样把士兵的心思揣摩到骨子里的话,连石头听了都会点头。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也应该像戚将军上军训课一样,训练有素,让学生“潜心会文、切己体察、自能读书、活记乐背、自主生成” 。爱父母,爱家人,爱学习,就是爱祖国的具体表现;打扫好每天的卫生,遵守校规、班规,就是爱集体的具体表现;关心他人,体谅他人,包容他人,就是爱人民的具体表现;写工整每一个汉字,说通顺每一句话,写好每一篇作文,就是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要使“关爱、责任、规则、诚信、公正、尊重、包容、合作”等基本道德品质在中小学生中得到传承。要帮助学生规范行为习惯,确立远大志向,那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就会在一篇篇课文学习、一次次班队活动、一周周国旗下讲话等学校生活中逐步得到培养。具有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世界眼光和国际交往能力的新时代青少年,就会在教师的一节节课程育德中培养起来!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渝教基.[2009]3号文件,关于印发《重庆市中小学课程育德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
[2]《语文课程标准》
[3]戚继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作者单位:重庆市巫溪县城厢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