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公务员联考申论带来的思考

2015-07-18郭佳硕

文理导航 2015年21期

郭佳硕

【摘 要】2015年4·25公务员联考考试已经在2015年4月25日下午落下帷幕,本次考试的申论试题命题部分进一步加大了考查考生精读能力的力度,通过多领域的话题来对具体的主题进行考查。本文结合本次公务员联考申论的真题情况,深入探讨了2015公务员联考申论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公务员联考;申论;精读能力

1.前言

公务员联考是指由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所开展的公务员“联合考试”,始于2010年4月25日,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6届。公务员联考的应考者数量和参与省份之多都已经创下了历史纪录。这既是规模上最大的公务员考试,又能够综合展示各省的命题实力,体现出了申论命题的精度、深度和广度。2015年4·25公务员联考考试已经在2015年4月25日下午落下帷幕,本次考试的申论试题命题部分进一步加大了考查考生精读能力的力度,通过多领域的话题(如文化、政治、社会、经济等)来对具体的主题进行考查。本文就2015公务员联考申论带来的思考进行探讨。

2. 材料聚焦五大领域——对考生的分类整合能力予以全面考查

从2015公务员联考申论来看,绝大多数的省份都以一个主题、一套试卷为基础来开展统一命题,同时还将各省的试题模块添加于其中,虽然题型组合、申论材料有所不同,但主题完全相同,既体现出了各个省份的特点,又有统一的规范性,展现出了2015公务员联考申论命题的个性特色与灵活。2015公务员联考申论中所给定的材料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民生领域、文化领域、经济领域、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等,各处涉及、样样俱全,实质上是对考生的分类整合能力予以全面考查,考生需要从“环保尴尬”、“生活习惯受到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企业福利归零”、“创客”、“群众路线教育改善民生浪费和公款消费”、“整顿会风”等一系列貌似没有关系的事例中看到本质,然后再将这些材料都共通的东西寻找出来,进而将其整合出一条主线,若考生没有具备相应的精读能力,那么是很难对材料主题予以准确把握。

3.主旨段表意模糊化——“旧习惯需归零”

历年来的公务员联考申论都会在最后一则材料和第一则材料的主旨段中给考生提示一些有关材料主题的提示信息,但是2015公务员联考申论却没有这样,主旨段表意模糊化,这也是2015公务员联考申论考试的一个特点,考生很难按照以外的习惯在最后一则材料和第一则材料的主旨段中获得有关主题的信息,这样一来,也让材料理解的难度得以加大。考生只有抽象概括、分类整合各个材料,才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才能够将材料主题挖掘出来。

4. 主题设置更注重本质——紧跟能力导向的公务员考试潮流

历年来的公务员联考申论都会针对某一领域的具体政策进行命题。例如“让文化‘走出去”、“新时代的工人力量”等,但是2015公务员联考申论则有所区别。以安徽、辽宁、浙江、福建、湖南等省为代表的申论试题从“习惯的辞旧迎新”入手,命题更加贴近人文、考试更加注重本质,无论是基于话题本身的导向性来看,还是基于思路的开拓性来看,都比历年来的公务员联考申论更加有特色。

另外,在总体上实施统一命题的各省中,安徽的试题难度最高,安徽省有一种新考题:概括式命名题型,在之前虽然有过近似题型,比如拟小标题来概括材料内容,用短语来概括某些做法等,但给心态命名,还是一种全新概括形式。安徽省考申论试卷中这种新题型的出现,反映了命题者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进步,证明了申论考试具有生命力,经过这么多年,申论题目出得还是“生机勃勃”的。新题型当然对考生作答能力构成了挑战。但是尽管难,40个字逐次概括材料2-3出现的面对机关福利缩减的心态, 有清晰的答题线索可循,按照可见的线索去梳理,就能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2条材料共出现5种心态,即对于记者表过态的5个人,每人算做一种心态,需要概括的心态要点就是5个;40字平均到每条要点,7个字,扣除标点,可能每种心态只能用5到6个字来形容,题目又规定了要带有“型”字,去掉这个字,能用于命名的实质文字,只有4、5个字。按照汉字的习惯,四个字的词组比较常用,符合机关用语习惯,且比较有力度,试拟答案要点如下:①无所谓型②心怀失望型③明哲保身型,或被动服从型④意见保留型,或不够认同型,心有抵触型⑤阳奉阴违型,或打擦边球型,掩人耳目型,有禁不止型⑥希望改进型,或正面支持型,常抓不懈型,寄予希望型。这样的概括需要有解读题意、逐字逐条理解作答要求的能力,但更主要的还是平时对机关工作有一些了解,具有定性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表达定性的文字能力。

【参考文献】

[1]岳海翔,赵同勤.《申论》试题的演变——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应试辅导之一[J].秘书.2011,17(09):33-40

[2]沈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申论的特点及写作原则[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11,20(03):100-103

[3]张志华.申论写作中的“硬伤”及其矫治——以一次申论写作训练为例[J].秘书.2012,28(10):12-20

[4]程寿煌.公务员录用考试引入申论考试的缘由[J].南方论刊.2012,31(10):144-148

[5]沈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申论的特点及写作原则[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11,27(03):150-155

(作者单位:福建省世纪赢家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