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适切性初探

2015-07-18初乐香

文理导航 2015年21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初乐香

【摘 要】现今高中教学中,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成为摆在高中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本文以物理知识的分类和教学方法的实际使用为理论基础,通过采用课堂实践、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高中物理不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适切性做了初步探究和实践。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方法;适切

所谓的适切性是指:适合贴切的程度。教学方法的适切性则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自身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适宜切合程度。判断教学方法是否恰当,主要看这种教学方法是把是适合教学内容、学生。基于心理学知识的分类方法,可将高中物理知识分成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个类别。由于不同知识的建构过程不同,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采用适切的教学方法。

一、物理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适切性

1.1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的分类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容易被人意识到,而且明确的用词汇或者其他符号将其系统表述出来,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而程序性知识体现在实际活动中,个体到底有没有程序性知识不是通过他的回忆而是通过他的活动才能判断。

1.2物理教学方法的分类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根据教学内容要素在教学方法中所占的比重,我们把教学方法分为三类:一是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等。二是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第三是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练习法、实验法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也不断涌出,例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

1.3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适切性

依据以上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和教学方法的分类,结合高中生具有逻辑思维和辩证能力增强的特点,在学习陈述性知识时,采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会更适切;有一些课程内容既有陈述性知识的成分,又有程序性知识的成分,结合高中生能从一般的理论、原则出发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以直观感为主,结合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会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对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针对高中生较高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地深入思考的特点,在教学时采用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会更适切。

二、基于物理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适切性的实践

2.1实践过程

“弹力”这类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逻辑思维和辩证能力增强”这一特点,我采用读书指导法为主,讲授法为辅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弹力”第一课时的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了解形变、弹性形变、弹力的概念,及弹力的产生条件,并能正确判断弹力的有无和方向,正确画出物体受到的弹力。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内容,找出形变等概念,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来加以说明,学生很快的就能说出皮球触地后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属于弹性形变等,这说明学生通过阅读已经掌握了这些概念,我顺势引导学生说:“同学们已经知道弹力是什么了,那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产生弹力呢?”让学生再次阅读弹力的概念,反复读了几遍后,学生归纳出产生条件是:两个物体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最后引导学生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来判断弹力的有无并画出弹力的方向,一节课的内容很轻松的就完成了。

“平抛运动”这类知识既有陈述性知识,又有程序性知识,依据学生“能从一般的理论、原则出发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小组合作探究结合练习法进行教学。例如:在“平抛运动”的教学时,运动规律的得出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给学生分成6个小组,然后引导学生用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方法明确概念后,探究三个问题:一是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是由哪两个运动合成的,二是每个运动的规律分别是什么,三是两个独立运动合成后的运动规律是什么,各小组交流探究的结论,难点问题很高效的就突破了。

“动能定理的应用”这类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属于重点和难点知识,依据学生“较高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地深入思考”的特点,在教学中我综合运用演示法、练习法、小组汇报等多种方法。例如:在 “动能定理的应用”一节课的学习中,我首先通过教师示例演示法,给学生演示动能定理的应用过程,归纳出解题步骤。然后用练习法指导学生应用,最后通过小组汇报的方式检验学习效果。从学生的汇报情况看,这节课的教学非常成功。

2.2现状调查反馈及结论

经过实践研究,我于2014年6月对所教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上看,学生对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持肯定态度的。我在2014年5~6月份,利用课余时间,对所教的1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根据老师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否能够形成相应的学习方法,访谈结果显示,学生对老师的所采取的教学方法表示满意,能够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通过课上的学习,学生在课下也能够根据老师的教学方法,针对陈述性知识运用读书学习法进行学习,对于程序性知识,主动探究其中的规律。

2.3反思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的属性,科学合理的采用适切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科学自然的建构知识体系,对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效率,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潜移默化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会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而且会使教学效果更加理想,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林森,刘洁.教师资格考试指导纲要·心理学[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1,212

[2]林森,刘洁.教师资格考试指导纲要·教学法[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1,110

[3]林森,刘洁.教师资格考试指导纲要·教育学[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1,154

(作者单位:吉林省汪清县汪清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高中物理解题中推理法的应用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