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具的装饰
2015-07-18王浩然
文王浩然
坐具的装饰
文王浩然
在今天,中国已然是居家纺织品制造、销售和出口的大国。家纺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出现的时间远远早于家具,特别是中国坐具用家纺,在椅凳出现之前,铺垫物本身就承担了坐具的功能。唐宋开始,垂足坐具的兴起改变了中国人席地而坐的传统,床榻渐渐退化成单一的卧具。随后,坐具家纺也逐渐出现了坐垫、靠背、椅披和迎手等一系列家纺品。在宗教场所及少数民族地区,毡毯、苇席依然保留着坐具的功能。
坐具家纺作为日用纺织品而过于平常,因此常常被忽略。寻常百姓家可用土织布、药斑布做成椅垫、椅衣等,富贵人家可用织锦皮草、精细刺绣做成靠背、迎手、椅披等。可见坐具家纺在传统中国居家陈设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既是对坐具的装饰,同时也可以丰富室内陈设的颜色配比。今天很多年轻人说古典中式家具很沉闷,显得过于稳重,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在居家陈设中缺失了家纺这个点缀元素。
漂亮的席子
根据1974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苇编残片来看,早在公元前5200年至公元前4200年的原始人类就已经有编席的能力,同属于新石器时期的其他地区出土的陶片上也有各种席编纹样的印痕,从编织的方法来看,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到了周代,《周礼·春官·司几筵》中详细规定了不同场合及身份等级的席子用法,席子根据材质也分出了莞草席、蒲藻席、桃枝竹席、蒲草席和皮草席等5种等级。在大席上,再根据特定场所划分或人数多少而铺陈若干小席子,称为重席。使用席子时,以重叠层数的多少来分尊卑,粗席在下,细席在上。席子在早期的功能很多,几乎所有的生活场景都离不开席子,因此出现了大量关于席子的典故,至今依然能看到国人在宴客时使用“筵席”二字。
《礼记》规定,天子之席多达5层,诸侯3层,这样的礼制在清代帝王御真画像和唐卡祖师像中都可以窥见一二,藏传寺庙的经堂法台的铺陈上依然用3层重垫(一层氆氇和两层坐垫)。毡毯织物出现在中国大地上也是比较早的,早在《逸周书》中就提到氍毹一类的以牛羊毛为原材料的毡毯类纺织品。1978年,在新疆哈密地区发现了公元前3000年前铺陈用的羊毛毡和大量动物皮毛,同时还发现了公元前1200年的色线织成的斑罽毛织物。
到了秦汉时期,席子已经成了必备的家居陈设,依然延续原始时期的席坐、躺卧皆可的多重功能,几乎所有的生活活动都在席子上进行。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两条包着边缘的莞草席。由此可见,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的专门压住席子以防其卷曲的席镇,也在两汉时期成为席边风尚,蔚为大观,有以虎、豹、熊以及人物等为题材的,材质多以玉石、金银和青铜为主,工艺上有雕刻、鎏金、错银、嵌贝等。两汉时期,席子在当时的社交仪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形制也逐渐丰富起来,有数人同坐的“连席”、两人对坐用的“合席”、夫妻之间合坐的“合欢席”,还有仅一人独坐,用于彰显此人尊贵或年长的“独席”。当时常因同席者之间诸多悬殊而发生拔剑割席而坐的事情,时称“绝席”。
秦汉时期,毛纺织业也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出现了各种织毯工艺。20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在新疆罗布泊地区的汉墓中发现了西汉时期的打结植绒的地毯残片,这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早的植绒地毯实物,距今已有2200多年。丝绸之路的开通,加速了中原与西域之间的商贸流通,西北优良的毛织品和织造技术也传入中原地区,逐渐成为中原的流行,汉画像石砖中就描绘了当时民间室内普遍使用的地毯。
座上置垫
魏晋南北朝时期席子和毡毯的用途没有发生太多变化,但出现了落座时保持舒适及保暖功能的专用纺织品——坐褥(又称坐垫),一般放置在席榻上。当时的坐褥比明清时期的坐垫要宽大得多,边长基本都在一米左右。起初主要是富贵人家使用,外出时常有侍从携带,这与南北朝时期的邓县画像砖和《颜氏家训》中的记载相吻合。
南北朝时期,在宫廷官署或学堂、私宅等各类建筑中,往往都是以床榻为坐卧具,因此床榻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太多活动,也逐步出现了今天我们所能看见的腰枕、靠枕或扶手枕,时称“隐囊”。“隐”与“稳”在古时同义,在南北朝绘画和北魏龙门宾阳洞维摩诘造像中,也大量出现隐囊置于席榻供人倚靠休憩的场景。《南史》中记载常用丝织品制作隐囊,可见隐囊与坐褥一样,是当时贵族所享用的。
隋唐时期胡风盛兴,垂足的椅凳开始在上流社会中流行,高足的床榻也开始风行。由于人体对垂足的高型坐卧具有更加良好的适应性,从而使人们对席子和毡毯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少。隋唐时期是两大类坐具并行的时代,家纺也随着先前坐褥的普及带来了坐垫的发展。这样巨大的生活习俗的变化,最开始只在宫廷和贵族中流行,他们在使用坐垫时,常常会选择锦绫等珍贵的丝织品,采用一些印金、蹙金等精细工艺,纹样也是当时流行的团窠、连珠、棋格等图形。宋人摹绘唐人的《宫乐图》就出现了大量的杌垫形坐具家纺的早期雏形。
隋唐崇尚佛道,此时大量佛道周边家纺品也是丰富至极,使用跪拜垫也是常见之事。1987年在法门寺地宫出土了唐代大红罗地蹙金绣拜垫,从中就可窥见当时这些用具极尽庄严和奢华。隐囊此时还没有发生形态上的变化,但普及性增强,在唐代小说家沈既济的《枕中记》中记载了唐代旅店的床榻上配有隐囊,可见其普及程度。毡毯此时已经从功能上细分为床毯、坐毯、鞍襦和脚踏上的蒙覆毯。在原材料上除了兽皮、羊毛、驼毛、兔毛外,丝毯已经流行于中外。唐诗中大量提到毡毯物,白居易还专门作《红线毯》来描写贵族用毯之奢靡。白居易在《和春深二十首》中还提到“传毡转席”的婚礼风俗——古人用毡毯或席子,数量上或二或三或四,前后传递轮转,从入夫家院门行拜堂礼到入洞房,新娘的行走、坐卧或跪拜皆不可离此席毯,象征传宗接代,前程似锦。今天的江南水乡婚礼上依然保留着这种习俗。
坐具穿衣
两宋时期垂足高椅十分普及,彻底改变了中国人席地而坐的习俗,椅子在室内厅堂已经有了固定的安放位置。从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可以看出,当时椅杌已经关乎礼节法度,多为男子安坐的坐具,女子主要坐绣墩和圆形几凳。宋代垂足高椅多为梁柱框架结构,有直板或圆弧的背板。椅披随之应运而生。椅披又称椅衣、椅背、椅搭、椅袱。两宋时期的椅披非常简单,没有过多装饰,一块素锦绫披覆在椅子上,然后用系带固定,西夏椅披亦是如此。宋人也有用异色宋锦包住边缘。宋代皇后御真上宝座也有精美锦绣的椅披,这种椅披称作绣背或锦背。在椅子前常常放置脚踏,脚踏上也常常系覆着一块与椅披同样的踏垫。
宋代杌墩上已经有了奢华的锦绣蒙覆物,彰显了闺阁家纺的独特艺术美感,在南宋绘画《却坐图》中就可以看到缀珠锦绣、璎珞连连的锦墩。宋代隐囊在形式上依然沿袭了隋唐五代时期的特征,加以文人的审美而趋向温润淡雅。高足家具的普及使得床榻的坐具功能逐渐弱化,突出强调了卧躺功能,同样弱化了隐囊倚靠的功能,而强调其卧靠的功能。商业发达的宋代市井,让隐囊从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普及到广大市民生活中。僧众们自用的坐敷具——尼师坛(比丘六物之一,坐卧时敷在地上、床上或卧具上的长形蒙覆布)的尺寸形制和色彩遵照佛陀戒制没有什么特殊的变化,但在工艺上逐渐趋于考究。宋代坐地毯中已有丝毯、毡毯和棉毯。丝毯是贵族享用的奢侈品,在宋画《乞巧图》中可见古代七夕时,在阁楼处铺陈五彩丝毯,丝毯上压着镇毯的金铜小兽。两宋辽金时期,毡毯主要使用在凉寒和游牧民族地区,平常铺陈于室内用于坐卧,也可室外使用,还可作为鞍褥铺设在骆驼、马匹的背鞯上。
元朝沿袭了两宋、辽金的生活方式,汉地富庶人家中考究的座椅使用锦绣华美的椅披和锦茵温润的绣墩,乡野农家使用普通的粗布椅披和蒲花编制的蒲团垫褥。元朝统治者是少数民族,宫内沿袭了北方游牧生活的习惯,多采用四方坐褥,蒙古语称“朵儿别真”,还有专门用金锦制成的“金锦方垫”。元代也普遍使用隐囊,元初画家刘贯道的《消夏图》中床榻上的隐囊非常明显,而且形制也极为讲究。元代毡毯业非常发达,在西北游牧民族毡毯制作技术传入中原腹地最为频繁的时期,出现了各种毡毯工艺,从元《制作毛毡图》就可看出其盛。蒙藏地区佛教昌盛,佛教坐具在材质上也多使用毡毯类的铺垫。铺陈在寺庙讲坛法台上的蒙覆物被称作“打敷”,一般采用百衲拼布工艺,还可以施加精美大气的刺绣,彰显佛家庄严。
日趋多样
明清时期,桌椅等高足家具已经成为家居陈设中的绝对主流,从明清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坐具使用纺织品的经典范例。明清的椅披工艺非常丰富,有缂丝、刺绣、锦缎、漳绒、堆绫、印花和弹墨等,现存的明橘红地缂丝龙凤八吉祥纹椅披就是展示当年椅披风采的最有力实物。明清椅披也出现在戏曲舞台上,常常与其他杂散道具统称为“砌末”。明清的坐垫也是称呼繁多,有“椅甸”、“椅褥”等。除了少数毛毡制品,坐垫多用刺绣、锦缎作套,内充棉花、芦絮或禾草,更加奢靡的宫廷用具则是配妆花、缂丝的坐垫套。
明清的座榻和炕床上为了方便人倚靠,出现了靠背这样的坐具家纺,在清代宫廷随处可见的宝座上也有这样的靠垫。靠垫两侧经常各放置一个扶手枕,或放置隐囊,靠垫正下方有时还会添置一个等宽的长方体腰枕。明清家具中杌墩类家具的形制已经非常成熟,相应的蒙覆纺织物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绣墩帕套、方杌罩、绣墩垫等极大地丰富了坐具家纺的造型艺术。隐囊发展到明清,多为中间粗两端细小的鼓墩形,高约一尺左右,织物作套,内充棉絮。还出现了正方形和瓜棱形的。隐囊在明清常被称作引枕、倚枕、迎手等。
毡毯到了明清多为地毯,少有席地坐毯了,出现了“凡地必毯”的盛况。只有在炕榻上才会铺设用于坐卧的毡毯,席子亦是如此。明清寺院、道观的打敷方垫也是极为常见的坐具家纺,但多使用百衲拼接工艺。
退居边缘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洋纱、洋布冲击了传统的手工织机面料。民国时期已经出现了沙发,相对应的沙发套也就随之出现。随着沙发进入中国的还有西方软垫坐具,软垫坐具出现以后,大大冲击了椅披的发展,中国人也慢慢开始接受西方的椅罩、椅垫。西方的椅罩基本是将椅子全部覆盖住,最多露出4个椅足。椅垫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工艺,如贴花、蕾丝等,这些工艺也运用在靠垫上,丰富了椅子的风尚。到了现代,传统意义上的中式家纺已经退居市场的最边缘,坐具家纺也无法逃避这样一场流行变革。
坐具家纺是容易被世人遗忘的,但其背后所隐含的古人对生活的期许和今人的情感是一样的。坐具家纺体现的是物主对居家文化的某种愿景,在古典行乐苑囿绘画中是贵族生活的静雅小品,在古典戏曲砌末道具中是生旦情谊流连的风色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