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讨

2015-07-18潘黎阳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12期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高职高专教学改革

潘黎阳

摘要:针对高职高专的学生,以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为目的,高职高专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必须做出应有的改革,其改革效果如下:学生能够有条理地构思程序设计的步骤;学生能够很好地编写程序语言;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很好地应用编程技术。

关键词:高职高专;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2-0141-02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 Language Program and Design

PAN Li-yang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 Foshan Professional Technical College, Foshan 528000,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characteristics,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s, in order to be cultivated to have strong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actical ability, The teaching of C language program and desig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must make the proper reform, the reform effect is as follows: students can have clear idea of program design steps;Students can write well programming language;Students can well use programming technology into practic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C language program and design; teaching and reform

C语言程序设计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里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深入理解与研究计算机的前提之一,它又是很多理工专业编程技术的基础课。然而作为以培养实践运用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高专院校,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学后多数能读懂C语言程序的表达,而只有少数能自行编写C语言程序。这样学生是无法很好地掌握该课程的专业知识,更无法很好地运用在实践中,是达不到教学的要求。但是基于对象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不可能实行像本科那样的教学要求,也不可能要他们编写具有综合复杂性的程序,而只是让学生会编写一般的程序,会运用到实践中,这一点还是可以通过改革来实现。因此,如何让高职高专的学生学好《C语言程序设计》这一门课,是值得探讨。

1 学生必须理解和记忆书本上的知识点

书本上的知识点是学生编写程序的前提,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和努力掌握,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和课后复习。但是实际上很多学生都不怎么复习,甚至今天听课明天就忘掉,等到快要期末考试时才熬夜复习,这样所得的学习效果是很低。针对这类情况做出以下措施:每次课(由两小节课组成)的前十五分钟,教师拿上次课讲的知识点用来抽问学生,然后把学生回答的情况以平时分记录在案,作为学期末总评分数的依据。这实际上是借着学生怕补考的心理作为学习的驱动能量,结果证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有所提高,而在提问与回答中也再一次使学生巩固学习C语言的知识点 [1]。

2 学生能够有条理地构思程序设计的步骤

对于学生学《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来说,必须会设计算法尤其是流程图,并且根据流程图来编写程序。如果说编写的程序代码是一个具体的过程,那么,流程图就是这个具体过程的纲要,如图1的流程图实例。因此在教学方案上,想办法让学生学好与用好流程图,是学生能够有条理地构思程序设计步骤的关键。

流程图包含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按照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NSI规定的常用流程图符号包括:起止框、输入输出框、判断框、处理框、流程线、连接点、注释框,这些符号按照一定的程序构思组成流程图。流程图是受软件设计师欢迎,软件设计师在结构化设计时,喜欢用软件Microsoft Visio 2010 来设计,这是因为流程图在Microsoft Visio 2010里能够被快速设计与修改,在开发大型的软件和处理众多的流程图时,具有很高的效益。而N-S流程图则忽略流程线,它是由一定数目的基本框组成一个大框,它具有易读懂性的特点,但它的设计与修改的效率不如前者的流程图。

由此,关于学生能够有条理地构思程序设计的步骤有如下措施:第一,在教学上学生学会借鉴式地从纲要与具体过程中,运用流程图来构思程序设计;第二,在使用工具上学生要与实际接轨,紧跟软件设计师的脚步,学会使用Microsoft Visio 2010 来设计流程图;第三,学生要适当从书本上没有流程图的编程语言中设计出流程图。

3 学生能够很好地编写程序语言

流程图对学生能够很好地编写程序语言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要按照流程图的表达,进行C语言程序编码,而且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对学生进行辅导,如下图2的求和循环。

上图2,即求3 + 4 + 5 + 6 + 7… + 999 + 1000的和,其代码如下:

#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 ,sum1 = 0;

i = 3;

while (i <= 1000 )

{

sum1 = sum1 + i;

i++;

}

printf(“%d\n” , sum1);

}

对上述类别的循环编码,有些学生不适应或者跟不上,要改变这种状况,学生要在课堂上努力听讲,课后教师要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忙和互相促进。另外,学生在程序语言编写与学习时,要努力克服困难,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停下来思考是很正常,因此,学生不要依赖别人的答案,要习惯通过自身的理解与记忆,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与知识点去解决问题,如果实在是解决不了,才去问同学或者问老师,这样才有印象和效果。

学生在学习复杂的C语言程序编码时,会存在一些错漏的编码,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教师适当教他们从重点着手的方法,也就是说先把关键的代码编完,然后再从关键的代码展开,缺什么就编什么,编完再测试一下,看有无出错,如有错误再按照测试软件的提示去修改。

学生要想学好C语言程序编码,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足够的耐心与毅力,而成功往往属于敢于吃苦的学生[2]。

4 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很好地应用编程技术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按照书本上的知识点逐一去讲解,又通过编程实例,目的让学生得以巩固,这看起来是很系统化。然而对学生而言,他们在课堂上能听多少就是多少,在课外他们中却有不少人,是懒得动手和懒得去练习C语言编程,课后安排的编程作业,很多学生的编程是同一个版本,也就是雷同。针对有一部分学生积极课后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懒得课后学习的这两种情况,从教学的整体上看,这谈不上是知识技术与实践结合,因为可能只有少数学生的学习效果达标,而且书本上的知识,对多数学生来说,是否学得好还令人怀疑。所以,教学改革必须在实践中以编程实例的驱动方式,结合企业软件开发项目的实例去培养学生。

C语言程序编程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这类初学者来说,主要还是依靠计算机实验室,他们不可能一开始就适应企业,毕竟企业还是要讲效益,还要生存,只不过教师可以把实际软件企业开发的项目搬到实验室来,让学生了解软件开发的实战过程,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编码的技巧。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要首先在实验室里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即让学生编写一些与课堂上学过的类似程序,看看学生能否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巩固与应用。学生在实验室做的练习,教师主要还是采取目标驱动法,并把练习的结果以平时分记录在案,到学期末加到总评上去。这样的把关,对学生下阶段学习实际企业开发软件的实战技巧有着铺垫的作用[3]。

5 结束语

高职高专的学生对于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关键是能否把学过的编程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去,以上的改革措施与途径正努力做到这一点,而实践证明,经过教师与学生的双方努力,学生所取得的成绩是有所提高,该措施与途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石光华. 基于案例驱动的高职C语言结构化编程教学[J]. 计算机教育, 2006(5): 43-144,76.

[2] 石翠, 王杨.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探讨[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4(23): 28, 38.

[3] 叶煜, 任华, 丁莲. 高职C语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 软件工程师, 2014, 17(7): 47-48

猜你喜欢

C语言程序设计高职高专教学改革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