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改革

2015-07-18黄海芳赵莉余宇华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12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教学法高职教育

黄海芳 赵莉 余宇华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该文通过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并结合其特点,就关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提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取、教学设计、考核评价等。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2-0121-03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Project

HUANG Hai-fang 1, ZHAO Li 1, YU Yu-hua 2

(1.Hun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Changsha 410200, China; 2.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Hunan Chinese Financial Training School, Changsha 410200, China)

Abstract: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course is a public vocational students computer required courses. The paper analyzed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basic vocational computer teaching status quo, and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put forward a few points about vocational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courses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 computer application infrastructur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是各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应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现状

1.1 学生的水平

与其他传统的必修课程相比,计算机应用基础在教与学上存在相当大的难度。由于该门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入学新生,而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主要来自于普通高中和职业中专,由于地域及教学和家庭背景差异导致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平衡。学生中存在“学过了,不想学”,“零基础”,“自已会”等多种情况,造成后续接受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能力差异,给教与学带来很大的困难[1]。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提高基础好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又要照顾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这是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迫切需要改革的问题。

1.2 课程资源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多,包含了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7操作系统、网络基础与应用、电子文档处理工具Word 2010、电子表格处理工具Excel 2010、演示文稿制作工具PowerPoint2010等几大模块。这几个模块除Word、Excel、PowerPoint有一定的类似之处,其他的模块逻辑联系不强。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都是按照单元顺序讲解,以知识点为核心,学过的知识点在学生脑海中是离散的、零散的,无法综合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

1.3 讲授方式

目前大多学校采用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的弊端是缺少相关资源把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通常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安排在多媒体教室学习,以教师讲授演示为主,学生被动的听讲,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只是一味的接受,使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没有得到很好的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注意力容易分散,单纯灌输理论,容易使学生对本课程失去兴趣。该课程的实践通常安排在机房,由于理论课和实验课分开上,中间往往隔几天,学生对前几天所学理论知识只记得部分,使得理论知识和上机实践的严重脱节。

2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教学的开展,在适应教学实际的需要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上,很多教材在内容的选取及教学组织上已经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所谓的项目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与学互动,“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2]。在教学中引入项目案例,在项目中划分若干个任务,将相应知识点运用到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知识点并拓展按“项目——任务——知识点”的思路实施教学。

2.1 项目教学设计方案

在项目教学上,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典型的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如配置一台新计算机等,按照任务驱动的思路重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知识点。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设计中,通过对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应用需求进行研究与分析,将整门课程设计成了9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配置一台新计算机、打造个性化的桌面和布景主题、网络配置管理、环保周报的制作、调查报告的排版、创建“环保协会成员管理表”、创建“空气质量指数走势图”、环保协会介绍演示文稿、环保宣传片,每一项目均有知识、能力技能和职业素质教学目标,如表1的项目4。这些项目既考虑到实用性,又兼顾到知识的连贯性,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一些毫无关联的小例子来理解知识点。每个项目通过设置若干个任务逐步展开,有利于适应高职项目化教学要求,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在每个教学项目之后都有与之对应的项目实训,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应用操作技能。

2.2 项目的实施

为了准确了解每位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背景,我院会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第一次课上对新生做一次摸底测验,以此实现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即为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基础型、拓展型、提高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选择性的进行阶梯式学习。

通过分析项目和任务分解,使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在机房实施展开,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可以跟着教师模拟操作。项目的实施主要按照如下4个步骤进行:

1)教师通过演示项目设置情境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一个好的情境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引入新课时首先向学生演示设计好的项目,让学生明确工作任务的同时,感受到其运行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

2)带领学生在实现项目案例的过程中讲解相关知识点。

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不需要一一讲解知识点,而是要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实用性以及与项目案例的关系密切程序,有选择性地进行讲解。因此教师首先要提出任务,让学生针对任务来进行讨论,在实现任务中的过程中讲解知识点。如在环保周报的制作时,教师首先给出任务,接下来让学生思考问题:做环保周报需要考虑分成几步可以实现?以此类推,对学生逐步引导,加深对任务的理解。再通过实现环保周报的过程中讲解Word相关的知识点,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点,而且理解了如何把知识点运用到实际项目中。

3)采用拓展案例巩固知识。

学生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巩固和拓展,尤其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巩固练习对加强所学知识点的掌握非常有必要。

4)提供实践案例,让学生上机实践。

学生自己动手上机实践才能将知识点得到切实的掌握,因此上机实践时,可通过分工协作,每组3-4人,选定小组负责人负责管理。在整个过程中,由组长安排各成员的工作,确定每人所承担的任务,使学生在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同时,加强与他人的沟通。教师做一个答疑者,对学生的上机操作做全程指导,并为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检验评估。

3 课程考核评价

一个好的考核方式是检验教学效果最有效的手段。要保证课程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有一套合理的评价体系。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理论性和操作性均较强,只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很难体现学生职业能力、团队合作、交流等能力,因此本课程考核采取多元化评价。在手段上由过去只采用单一书面答卷考核拓展到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例如现场问答、实际操作、结果检测。

学生课程总成绩由项目过程性考核(70%)与期末考核(30%)共同构成。每一个学习任务完成后,进行第一部分的考核,考核学生基本技能掌握的情况。分别从出勤记录、学习态度、任务完成结果、能力素养、技能评价、团队协作和小组答辩几个要素来进行考核。期末考核从知识理论,动手能力等几个要素考查,具体考核评价体系如表2所示。

总结:项目教学式教学方法已经在我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实施了一年,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它明显提高了课堂互动效果,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生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其间也有不少问题出现,如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能力不同等导致教学效果存在一定差异。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细分教学对象,根据不同对象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并不断总结和积累实际教学经验,同时将课程改革成果更好应用于教学中,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常淑凤, 郭领艳, 郝丽霞. 谈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167-168.

[2] 黄宏伟. 项目教学法的思考与实践[J].品牌,2014(12):226.

[3] 赵莉, 黄海芳.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0)[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4] 于岩, 朱鹏威. 多元化信息评价体系在大学公共课程中的建设研究[J].情报科学,2015(33):100-104.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教学法高职教育
探析项目教学法在化工管路拆装实训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课程中应用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