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软件工程课程改革的探讨

2015-07-18程春英李海峰包春花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12期
关键词:考核方式软件工程课程建设

程春英 李海峰 包春花

摘要:软件工程是对提高高校学生软件开发能力有重要作用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本文从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出发,介绍了目前高校软件工程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课程建设及考核方式改革方法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软件工程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软件工程;课程建设;考核方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2-0113-02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ssessment Reform

CHENG Chun-ying1, LI Hai-feng2, BAO Chun-hua1

(1.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Tongliao 028043, China; 2. Inner Mongolia Coal Industry Technical School, Tongliao 028021, China)

Abstract: software engineering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which is good for developing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of creating software. This article was based on the teaching aims and teaching demand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curriculum, and introduced some issues amo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curriculum and its assess system. This article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how to reform the assessment methods, so that it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to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make them learn the course positively.

Key words: software engineering;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ssessment methods; reform

1概述

软件工程[1]是对提高高校学生软件开发能力有重要作用的一门计算机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以工程化的软件开发技术为主体,从应用出发详解软件工程的原理、方法与应用,同时介绍有关软件工程管理和软件工具与环境的基础知识,所以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软件工程的范围[2]很广,可以覆盖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环境,以及软件经济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软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其理论要求高同时也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过于侧重理论讲授,不重视实验课程或根本没设置对应的实验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等现象普遍存在。因此,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好。

2高校软件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学时有限

软件工程[3]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从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软件维护、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UML建模语言、软件重用技术和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等内容,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新的前沿技术和方法。但是学时一般都是36~54学时之间,在有限的学时中要讲授这么多的内容,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局面,老师在课堂上拼命的讲,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这使得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严重脱离实践。

2.2 不重视实验课程

有些高校的软件工程课程中实验课程所占的比例很少,实验课程一般只有10~15学时或根本没有设置相应的实验课程。这种现况使得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使得软件工程这门课程变成了与实践无关的纯理论课程。因此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缺乏与专业内容的有机结合,实践动手能力极差。

2.3 考核方式单一

软件工程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以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其考核的方式是有以下几种:

1) 平时考勤+期末考试,这种考核方式是只考理论知识,考试内容无外乎是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最多再加几道综合题,题型基本上是课后题。这种机械化的考试内容容易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解决问题的习惯。

2) 平时考勤+作业+期末考试,这种考核也是以考试为驱动的传统考核模式,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编写文档。所以学生根本没有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欲望,结果导致学生仅仅掌握一些软件工程的理论知识,很难做到真正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3 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

3.1 从理论课程建设着手

1) 教师可以利用实例来讲解软件工程知识,例如,瑞星公司的软件开发和管理、微软的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等。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 在理论课堂中引入“交换方式”。课堂交换方式是指各个项目组在每一个开发阶段结束之后要在课堂上将自己项目的完成情况作详细的讲解。具体讲解内容包括自己项目的开发计划、设计方案、实现方法等,接受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建议,这样能够促使项目小组在交流中求得完善。

3.2 从实验课程建设着手

实验课程建设要从增加实验课程开始。实验课程应该有最重要的实践部分的内容,学生可以设计具体的软件工程项目,根据软件工程项目进行的若干步骤,依次根据计划完成项目文档。学生可以通过软件项目的实践,更深刻地理解软件工程,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

3.3 从成绩考核方式着手

针对上述“以结果性考核为主”传统考试模式存在的弊端,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积极地参与。针对软件工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采取模块化、项目驱动模式的改革方式。

1)平时考勤+课堂表现+综合任务+期末测试,课程成绩由平时考勤、课堂表现、综合任务和期末测试组成。其中,平时考勤占10%、课堂表现占10%,课下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占60%,期末测试占20%。这种考核方式是以每个小组成员的项目完成情况为主的考核方式。考核时教师根据每位同学在项目中所承担部分的完成情况和文档的质量进行打分。除此之外期末时还要进行期末考试,以考核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项目成绩+文档成绩+论文成绩,课程成绩由项目成绩、文档成绩和论文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项目成绩占50%、文档成绩占20% 、论文成绩占30%。这种考核方式由学生自由组队为主。小组可以自主选择开发项目,指定开发计划。学生按要求在学期末提交相应的项目文档和论文。老师根据提交的项目的完成情况、文档的质量以及论文的答辩情况进行打分。

4 结束语

通过分析软件工程这门课程的特点,指出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局限性。针对这些不足,本文从课程建设和考核方式等两个方面对软件工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课程建设及考核方式的多种可选方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最终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掌握软件工程的原理方法,提高其学习兴趣,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 5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

[2] 郑仁杰,马素霞,麻志毅.软件工程[M].北京:人们邮电出版社,2009:5.

[3] 陈世鸿,彭蓉.面向对象软件工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116.

猜你喜欢

考核方式软件工程课程建设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关于如何创新和完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探讨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