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性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07-17周雪莲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满族中学066500
周雪莲(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满族中学066500)
浅谈探究性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周雪莲(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满族中学066500)
化学学科是初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生只是在初三阶段学习,学习时间紧任务重,而且要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高效地完成化学教学任务,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成为当前初中化学教学在探究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探究性试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新时期的化学教学。
探究性实验初中化学教学应用
初中化学知识较高中化学课程来说要简单很多,它所涉及的内容是一些基础性的化学知识,目标就是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化学学科的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初中化学教学从长远来看应该是起着为学生未来学习做好铺垫的作用。就目前来看,部分教师在初中化学学科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过程死板强调学生的接受式学习、机械记忆,学生参与性不够,导致学生学习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能力发展不高,进而影响了他们未来的学习,新课改的推进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把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得到提高。
化学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探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验环节可以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合作探究来认识一些化学现象及其本质内涵,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收获知识,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因此,依据新课程理念,利用好实验教学进行分组探究,将可以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产生效果。笔者就金属生锈这一问题的实验探究来谈一谈新课改下的化学课教学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些金属会在空气中发生锈蚀的常见现象,而这一内容是初中化学知识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因此,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是非常必要的,既有知识上的必要性,也有利于学生树立知识的活学活用的思维,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学好初中化学的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就可以结合这一问题开展针对性的小组实验探究活动。具体步骤可以分为下面几步:
一、明确探究方向,分组展开活动
1.为了保证实验探究的广泛性和学生参与的普及性,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进行分组,一组展开生活调查,调查家庭厨房内的铁制品,重点观察铁锅在哪儿更容易生锈。一组观察油漆或电镀过的铁器,如自行车的车架等。一组查找长期与水接触的铁制品,如船底或其他浸泡在水中的铁制品。
2.汇总调查结果。在三个探究小组中,有一组通过对比,知道了油漆或电镀过的铁器不生锈,而放在空气中的“裸”铁器则易生锈;有一组发现铁器放在潮湿处易生锈,而放在干燥处不易生锈;另一组认为铁制品完全浸没在水中时,不会生锈。
3.适当引导,大胆假设。结合学生调查了解的结果,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假设。
4.设计方案,进行实验。结合学生的假设,进行正式的实验探究,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
5.收集信息,分析讨论。在各组学生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进行汇总,各小组组长汇报实验结果。
通过对各小组的实验现象及初步结果进行比较、进而得出相对科学、准确、完整的结论,最终由学生自己实验验证,找出钢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锈蚀;探究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后,就能找到如何防止锈蚀的方法,可以进一步研究出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达到比在课堂上死记硬背知识点更为满意的教学效果。通过对分组探究性实验的长期实践,再结合新课程理念和分组探究的教学案例,不难发现分组探究的效果和注意事项。
二、总结探究模式和教学效果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目的是要充分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与提高。事实证明这一方式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究性学习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如果铁制品锈蚀的知识点仍然是在课堂说教,在黑板上列出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学生必然会感到抽象、枯燥,不愿意学;而分组探究性实验使化学知识鲜活起来,如以上教学案例中分组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大脑的兴奋点,确实可以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其实,在做题和学习知识理论的过程中,分组探究更容易让学生在课堂交流后,面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产生成就感;学生在体验成功愉悦的同时,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大胆假设,主动思索,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2.有利于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听和看帮助学生获得的信息和学识,远远不如亲身操作印象深刻,不如亲身操作掌握得牢固,而且亲身操作更容易将相关知识转化成实践行为和能力。所以说,在进行分组探究过程中,比如以上教学案例,绝大多数学生主动参与了教学活动,确保了学生对铁的性质等化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就是要在教学中知识与能力并重。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致使学生一味死记硬背而无暇顾及“创造思维”。分组探究模式能给学生提供主动探求知识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成功设计和亲身操作的愉悦情绪下,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学生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操作和验证,积极地思考探索,会迸发出更多的智慧和灵感。如果坚持不断地加以训练,就十分有益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目的是使学生学得更高效,更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需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1.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重中之重是需要教师相信学生。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能主动参与各种探究活动。因此,教师要相信学生,要敢于“放手”,同时帮助学生充满自信,让学生多动眼、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变“一言堂”为“多言堂”。
2.注意课堂的调控艺术。对于关键性材料,教师要加以控制,使探究活动能够随时终止,确保可控性,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当然,对与教师、教材思维不同的做法和认识,教师还是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这样才可以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探究氛围。
3.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避免片面追求“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形式,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总之,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要立足于学科实际和学生实际,科学开展教学工作,这样才能够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全面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编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