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反思

2015-07-17徐君华

铁军 2015年7期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二战战场

徐君华

今年5月9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胜利70周年,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就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亚洲太平洋战场)胜利70周年。5月9日习近平主席参加了俄罗斯的纪念活动。9月3日中国也将隆重举行高规格的纪念活动,将邀请有关国家领导人及国际组织出席相关活动。为什么要如此隆重的来纪念这次胜利呢?有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中国抗战在二战史上应有重要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和德国是两大罪魁祸首,中国和苏联是两个受害最重的国家。因为亚洲主战场在中国,欧洲主战场在苏联。中国和苏联对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贡献最大。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占二战军民伤亡人数9000万中的40%),是二次大战中伤亡人数最多的国家(其次是苏联伤亡2700万人)。中国的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5600亿美元。

但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对二战认知上带有明显的“欧洲中心主义”倾向。首先表现在国际社会对于德国法西斯的认识,远远超过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认识。举一个例子,在二战中,希特勒杀害了600万犹太人。以色列将1月27日定为“大屠杀纪念日”,2005年联合国又将以色列的“大屠杀纪念日”确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而日本侵略军在进攻南京的一次战役中,就屠杀30万中国军民。然而世界知道“南京大屠杀”的人不多。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中日联合声明》中写道:“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但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篡改为“进入”中国,把“侵略”改为“进入”,就是妄图否认对中国的侵略,否认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事件。这一掩盖和歪曲历史事实的卑劣行径,激起了中国特别是南京人民的强烈愤慨。许多人写信上访要求政府就南京大屠杀事件,进行编史、立碑、建馆,以纪念死者,教育后人。南京市政府在江苏省政府支持下,于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的1985年在江东门建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此后才有一系列反映南京大屠杀的著作出现,其中美籍华人张纯如1998年出版了英文版《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使西方世界知道了南京大屠杀。2005年出版了张宪文等编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2014年作家何建明出版了《南京大屠杀全纪实》等。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影视作品也相继上映,如《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等。

我国2014年确定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通过纪念活动,就是要让世界更多的人知道日军制造的法西斯暴行,唤起人们不忘落后挨打的历史,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其次,“欧洲中心主义”还表现在世界各国出版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图书很多,它们主要是宣传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对亚洲中国抗日战争一笔带过,有的虽亦提到中国的抗日战争,却没有给予应有的评价。英国人写了一本《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其副题是:“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在谈论对二战胜利的贡献时,往往只强调西方国家的作用,欧洲战场强调英美的作用,大力宣传开辟第二战场的作用,高调纪念诺曼地登陆作战。在亚洲太平洋战场强调美国两颗原子弹的作用,根本不把中国14年艰苦抗战的作用放在眼里。欧洲的第二战场只是起到了加快希特勒德国投降的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是苏联长期卫国战争对德国侵略军的毁灭性的打击。同样在亚洲,美国两颗原子弹也只是加快了日本的投降,中国长达14年抗战对日军的牵制、打击、消耗,牵制日本百万陆军,使其不能向北进攻苏联,也推迟了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有力地配合盟军的作战,这个作用是不容否定的。

再次,二战史的“欧洲中心主义”,还表现在对二战起点的界定上。中国是同盟国中首个与轴心国交战的大国。西方不承认1937年中国卢沟桥抗战是二战的开始,而认为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才是二战的开始。上海唐培吉教授认为,二次大战以1937年的中日战争为起点,欧洲战争为二战的进一步展开,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是二战全面激战的高潮。这个说法较为符合历史事实。

应该说,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德国、日本的投降,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协作共同战斗的结果。但中国、苏联的突出贡献是不能抹煞的。通过纪念活动,我们要向国际社会传递信息,亚洲太平洋战场和欧洲北非战场是二战中平行的两大战场,中国在二战史上的重要地位应该确定。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性的二战话语构建,打破西方社会对二战论述的话语垄断。

从中华民族整体来对待抗日战争

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先是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2004年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歌曲至今唱起来仍使人热血沸腾。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国共两党都认识到中日民族矛盾是第一位的,所以才停止内战,联合抗日。但国共阶级矛盾仍然存在,国民党要共产党抗日,但又不允许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发展,不允许八路军、新四军创建抗日根据地。陈毅曾说过:共产党救国有份,抗战要有地。八路军、新四军不发展怎么能战胜敌人,不建立抗日根据地怎么能生存?一个要发展,一个不让发展,这样就发生摩擦。这种摩擦,对抗日来说,是一种内耗。但这种内耗主要是国民党挑起的,皖南事变不说,从半塔保卫战、郭村保卫战到黄桥战役,哪一次不是国民党军首先进攻新四军,新四军才实行自卫反击的?更何况共产党的反击是有理、有节的。历史证明,两个政治主张不同的政党在面对共同的民族敌人时,是能够合作的。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过去国共两党出版的有关抗战历史书籍,多从本党角度看问题,各有片面性。国民党只写正面战场的几大战役,根本不承认共产党敌后战场的作用,攻击八路军、新四军“游而不击”,“不打日军,专打友军”,“借抗战之名,行发展自己势力之实”。而共产党方面的史书则突出国民党军“节节败退”,“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等,对正面战场的作用肯定不够,对国民党军在抗战中的功绩评价不足。

近年来,大陆党史、军史和其他媒体,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作了实事求是的肯定,对为国牺牲的国民党抗日将领作了广泛宣传,对国军广大官兵浴血奋战的精神大力赞扬,国民党抗战老兵身份得到尊重并列入优抚对象。电影《血战台儿庄》《长沙保卫战》《铁血昆仑关》《喋血孤城》,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等影视剧都是反映国民党军抗战的,这就是证明。这是认识上的进步,也是历史的进步。但这时又出现了另一种倒退,有人拿国民党抗战中打了多少次大仗来说事,拿国民党击毙多少多少日军将领说事,以此否定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功绩。殊不知这是不能类比的,抗战初期国民党有军队200万,共产党军队只有5.6万人,国民党军队比共产党军队多30倍。再说国民党掌握着国家资源还有国外的支援。蒋介石对外代表中国政府领导抗战,国民党军队打了不少大仗,歼灭了大量日军,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幻梦,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大半个中国是国民党丢的,让日军占领了中国26个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就连国民党政府也不得不迁到中国腹地重庆,这也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而共产党是最早主张抗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三天就发表了抗日“宣言”),最早实施抗日(组织东北抗日武装),最早对日宣战(1932年4月15日发布《对日战争宣言》,比国民党1941年11月对日宣战早了9年多)。当国民党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共政策时,共产党独立领导了前6年的局部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才得以实现;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持久战、全面抗战、人民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配合等指导抗战的正确理论;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了15块抗日根据地,牵制了50%的在华日军,对付几乎全部伪军。毛泽东1941年5月25日在一篇文章中就说:“共产党领导的武力和民众已成了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习近平主席2014年说:“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中国是二战中唯一伪军数量超过外国侵略军的国家,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伪军中有62%是国民党执行“曲线救国”路线,国军倒戈投敌的。更可耻的是国民党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等20位中央委员,58位旅参谋长以上高级将领投敌。这给抗日战争增加了不少困难。在这方面国民党是难辞其咎的。

总之,中国的抗日战争,没有正面战场的大量歼敌,就没有敌后战场的大发展;相反,没有敌后战场的长期坚持,牵制大量日伪军,正面战场会输得更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对日作战中各有各的作用,各有各的贡献。从全民族抗战高度来看问题,中国抗战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的胜利。

日本并非无条件投降

二次大战的战败国是德国和日本。说是无条件投降,德国做到了,承认了,道歉了,德国领导人向被迫害屠杀的犹太人下跪了。在德国的勃兰登堡与波茨坦广场之间,修建了2711块水泥碑组成的犹太纪念碑,纪念在二战期间被屠杀的数百万犹太人。柏林的民众反思历史,反思战争,珍爱和平,已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呼声。因此德国受到世界人民的普遍尊重。

而日本不是,首先日本并不是无条件投降,他的投降是有条件的。这条件就是保留日本天皇体制。在日本,天皇制奉为不可改变的政治模式,奉为至尊至荣的国家体制。天皇获罪就意味着日本精神的灭亡,日本的武士道也就没有了崇拜的偶像了。那些侵略战争的战犯是为天皇献身的“仁人志士”,所以要在“靖国神社”里供奉着。保留了天皇制,这就保留了日本国体和皇国史观,还保留了一批战争罪犯。每年8月15日我们称之为日本投降日,而日本天皇发表的“诏书”,他不叫投降,他称是“终战日”。“诏书”没有承认日本战败,也没有提到“投降”二字。“诏书”宣称“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把发动侵略战争说成是“为求自存”和“东亚之安定”。是你日本侵占中国广大领土,是你偷袭美国珍珠港,并不是别人威胁你日本的生存,怎么说是“为求自存”?日军铁蹄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城廓为墟,将战火燃遍东亚,这就是“东亚之安定”?“诏书”只提宣战于美英二国,对侵略中国的事实不置一词。也就是说日本只承认败于美英,而不承认败于中国。“诏书”辩称:“至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本志”。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对中国主权的野蛮侵犯,对中国领土的强行占领,对中国人民的残酷屠杀,这不是日本向外扩张的本意又是什么呢?这明明是推卸天皇在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罪责。

二战结束后,美国主导的对日本投降,条件放得很宽,清算很不彻底,东京审判放过了“731”部队人体实验、使用细菌和化学武器、强征“慰安妇”等大量战争罪行。裕仁天皇“诏书”反而强调“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而不提南京的大屠杀,重庆的大轰炸,中国各地的万人坑。

今天日本右翼势力的猖獗,安倍至今不承认日本对中国的战争是侵略战争,这跟日本天皇“诏书”留下的“伏笔”是有密切关系的。最近安倍在美国的讲话,就不提“慰安妇”问题,也不提“道歉”。日本作为二战中对亚洲各国人民的加害者,他不承担责任,反而以挨了两颗原子弹,要各国领导人到长崎、广岛原子弹爆炸地参观,企图在世人面前把自己装扮成战争的受害者。安倍为什么不到南京来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再说日本为什么会挨两颗原子弹?如果日本接受《开罗宣言》,早日投降,本可不挨两颗原子弹的。

受到原子弹的惩罚,这是咎由自取!

中国没有完全享受战胜国的待遇

我们常说抗日战争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总的方面来看这是不错的。但中国作为战胜国,并没有完全享受战胜国的待遇。有的文章说二战结束,迫使日本归还甲午战争以后从中国窃取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神圣领土,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但实际上二战结束后,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都不完整。应该归还中国的领土没有完全归还中国。《开罗宣言》规定日本非法占领的台湾、澎湖群岛交还中国。钓鱼岛也是甲午战争后,与台湾一起被日军占领的。二战结束后,钓鱼岛也应与台湾一样交还中国,但美国成了钓鱼岛的托管国。1971年美国出于政治原因将钓鱼岛交给了日本。如今钓鱼岛成了中日之间一个难解的结。这是美国给中日之间插进的一个楔子。此外,当时香港(1997年才回归)、澳门(1999年才回归)也没有归还中国。这能叫“领土完整”吗?

我们知道,二战结束,得利最大的两个国家是美国和苏联。美国独占日本和德国一部分。苏联占领东德,确定了有利于苏联的苏波边界,把外高加索和波罗的海几个小国纳入苏联版图。

为了要拉苏联对日参战,罗斯福、邱吉尔在雅尔塔协定中牺牲中国的利益,答应苏联的条件是维持外蒙古(157万平方公里原中国领土)的现状,库页岛南部(7.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台湾)及邻近岛屿、千岛群岛交予苏联。这就使中国损失了外蒙古和东北大片土地,此外,苏联要求大连港国际化,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中、苏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等(1955年才归还中国)。这能算中国“主权完整”吗?说的是国际公平正义,实际上是大国之间交易与力量平衡。中国的胜利是打了折扣的。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复杂,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美国想利用日本牵制苏联,一是国民党急于对付共产党。二战结束后,西方国家想利用日本牵制苏联,所以并不想彻底清算日本。国民党因垄断了对日军的受降权,接收了128万日军的武器装备,接收伪军100多万人,其中大部编为国民党军。这128万日军的装备是很可观的。其中有步骑枪68万余支,手枪6万余支,轻重机枪近3万挺,主要火炮1.2万门,坦克383辆,装甲车151辆,卡车1.5万余辆,飞机1068架,舰艇船舶1400艘,其他还有大量弹药。实力大大增强,蒋介石这时一心想对付共产党,准备内战,无心追究日本的其他问题。

当前日本首相安倍不承认开罗宣言,不承认侵略,试图挑战二战结束后的国际秩序。我们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目的是展现共同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的决心,捍卫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只有把我们的经济建设搞好,把我们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搞好。我们珍爱和平,但“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的手段”! (责任编辑 李赞庭)

猜你喜欢

南京大屠杀二战战场
见证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欧美友人
战场上的神来之笔
C-130:战场多面手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侨界寄哀思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