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西部山区公路滑坡与防治

2015-07-16张林齐

地球 2015年9期
关键词:防治

张林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等级公路在大山中修建,是它方便着我们的出行,促进着经济社会发展,但是伴随的公路滑坡问题也时有发生,常使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输,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我国西部山脉众多,地质条件复杂,因而公路滑坡较为严重。本文就西部山区公路滑坡问题,简单介绍其形成因素以及如何防治。

[关键词]山区公路滑坡 形成因素 防治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338-1

由于高等级公路的结线性标准要求高,因此它的修建势必会对沿线的地形地貌产生一定的破坏。尤其是在一些不良地质地段,由于对于坡体的稳定性认识不足,大量开挖和填筑土石方以及不正确的施工方法等原因,破坏了坡体的稳定,促使了滑坡的发生[1]。

1公路滑坡的概念

所谓公路滑坡是指在气候、水文和地质环境因素以及人类活动等的综合作用下,公路沿线所发生的一系列对公路正常运行产生影响的滑坡[2]。

2公路滑坡的形成原因

2.1滑坡形成的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是滑坡产生的决定性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指岩土类型、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

2.2滑坡形成的外在条件

外在条件是产生滑坡的诱导性因素。一般来说,外在条件的诱导可以加速滑坡的产生。这些外在条件主要指气候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斜坡应力状态的变化等。

3公路滑坡的防治

3.1公路滑坡的防治原则

公路滑坡的防治原则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对滑坡进行预防的有效措施就是加强滑坡的预报,滑坡在发生之前通常都是有明显的预兆,因此,加强滑坡的预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滑坡导致的危害。通常可以通过检测边坡表面裂缝等方法来实现预报滑坡的目的。在公路施工中,防止地表水土流失,将滑坡范围以外的截水沟补给源切断,针对当地的泉水和湿地等,采取人工施工排水沟或渗沟等措施,将水引离滑坡体,可以达到防治的目的。

在滑坡的治理中,要体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即对于比较严重的滑坡问题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主要从影响的范围、受灾的人群等多个角度进行考虑,采取综合治理法有效解决滑坡问题,如果实在无法解决问题,则采取劝说群众搬迁等手段避免滑坡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比较小型的滑坡,又没有造成一定的影响,则可以兼顾处理。

滑坡的预防和治理不是独立的,也不存在先后顺序,在滑坡的预防阶段可以进行局部治理,在滑坡的治理阶段也可以预防滑坡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滑坡预防和治理的关系。

3.2滑坡的预防

一般来说,预防是针对尚未发生严重变形和破坏的斜坡或者是针对有可能发生滑坡的斜坡。

滑坡预防的常用措施有:做好山区公路工程勘察工作,特别在公路选线中尽量避免大型的滑坡带,如果实在要通过该区域,就一定要有适当的防治措施[3] ;注意在斜坡地带进行填挖工作时,要做好边坡排水工作,避免形成雨水聚集;做好施工组织设计,避免施工无序进行;做好对于危险源的边坡监测和良好管理,确保滑坡不会发生。

另外,生活在西部山区的居民,应经常到自家屋前房后山坡调查,看山坡是否有开裂变形,自家屋基、墙等有无开裂变形,如果有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必要时应请地质专家进行调查处理,采取相关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3滑坡的治理

通常来讲,治理是针对已经严重变形与破坏,有可能发生滑坡的斜坡或是已经发生滑坡的斜坡。

滑坡治理的常用方法有单一治理法和综合治理法。单一治理法是指拦截排水法、清方减荷法、拦挡防护法、坡内加固法等。综合治理法是结合当地公路滑坡的实际情况,针对造成滑坡的主要因子进行综合性治理。

3.3.1单一治理法

(1)拦截排水法:排水法中包括排出地表水和排出地下水。地表水的处理应在滑坡范围外设置环形截水沟,以减少地表水下渗冲刷地基或将坡脚冲坏。一般浅层地下水治理可以采用截水渗沟、盲沟,深层地下水则一般采用平孔、盲洞等,使地下水位降低到滑动面以下从而避免滑坡的形成[4]。

(2)清方减荷法:清方法是将滑体清除,对坡面进行防护。清方法是滑坡处理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在滑坡处治中被广范采用[5]。减荷法是指减少滑体上部的荷载,遏制滑坡的进一步产生。

(3)反压坡脚法:如滑坡性质为推动式或为由错落转化成的滑坡后,可采用反压坡脚的方法来防治,反压到坡脚的土体必须填在抗滑地段,不能填在主滑

地段;填方时,必须做好地下排水工程,不能因填土堵死原有的地下水出口,造成后患[6]。

(4)拦挡防护法:拦挡防护建筑物主要有挡土墙和抗滑桩。将挡土墙基础设置在滑动面以下的稳固岩土层中,并预留沉降缝、收缩缝、排水孔,可以有效地遏制滑坡的加剧。将抗滑桩(钢筋混凝土桩或钢管钻孔桩)按照梅花或是方格形布置在滑动面以下的稳固岩土体中,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5)坡内加固法:在岩体中进行斜坡内部加固多采用岩石锚固工程,将张拉的岩石锚杆或锚索的内锚国定在滑动面以下的稳定岩石中,施加的张应力增加锚拉方向的正压力,从而增大破坏面的抗滑力[7]。

3.3.2综合治理法

综合治理法是各种单一治理法的选择性组合。在特定的地形地貌、岩性地层、水文地质等条件下,单一的治理法无法有效解决实际滑坡问题,通常采用综合治理比如说排水、清方、锚索锚固、布置抗滑桩等措施联合治理。特别需要提醒的是,综合治理有时候需要考虑措施实施的先后顺序,以避免对后面开展的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4结语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西部的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西部特殊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使得滑坡经常发生,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甚至造成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在西部地区,深入探讨公路滑坡的防治措施,减少公路滑坡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勇青.浅谈公路滑坡的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3).

[2]刘红卫.山区公路滑坡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8.5.

[3]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M].(第三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4]罗晓明.公路施工中的滑坡危害及其防治措施[J].新材料新装饰,2014,(10).

[5]张农永.公路滑坡处治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35).

[6]王玲转.浅析山区公路滑坡防治[J].科技信息,2010,(28).

[7]田振刚.公路滑坡的防治技术[J].交通标准化,2010,(9).

猜你喜欢

防治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