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富蕴县金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
2015-07-16杨涛
杨涛
[摘要]文章介绍了新疆富蕴县萨尔布拉克金矿矿区的地理位置、地层、构造情况,依据地质理论知识,对该矿床成因类型进行归纳、分析,得出在该地区找矿的相关标志。
[关键词]铅矿 成因 找矿标志
[中图分类号] P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92-1
新疆富蕴县地区集中分布了一种含有细粒绿柱石的伟晶岩脉,大致离新疆富蕴县60km处,该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逐渐被发现,地质研究人员不断到该地区进行金属矿产的地质研究和勘查工作,同时总结分析出该地区伟晶岩脉拥有很多种类的有益惩罚了,比如钽、铍、铌、铷等,属于多样化稀有金属矿化地区。由于该地区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交通较差,自然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尤为艰苦,分析该地区金属矿的地质特征和矿化规律,能够有效指导以后找矿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矿区概况
位置:矿区位于富蕴县城西南(260°)直距约32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9°06′53″-89°10′59″;北纬46°55′39″-46°58′59″。
地层:矿区出露下石炭统南明水组地层及第四系残坡积层。南明水组(C1n)按岩性及其组合特点分下(C1n1)、中(C1n2)、上(C1n3)三个岩性段,其中下石炭统南明水组中段(C1n2-2)为主要赋矿层位。
构造:矿区位于阿尔泰地槽褶皱系与准噶尔地槽褶皱系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结合部位,特殊的大地位置,致使区内发育一系列北西向褶皱、断裂,与区域构造吻合。矿区断裂构造发育,矿(化)体受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控制。
2矿床成因类型
萨尔布拉克金矿明显受地层岩性及构造控制。采自矿区不同地段的9个矿物包裹体经显微镜下观察,矿物包裹体可分出原生和次生两种。次生包裹体多沿早期石英裂隙充填,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大小为(5-10)×10-6毫米,气液比为10-20%,颜色为无色至微褐色。原生包裹体主要为石英包裹体,少量为白云石包裹体,形态绝大多数不规则,大多数包体的大小为(5-8)×10-6毫米,部分为(8-12)×10-6毫米。以气液包裹体为主,气液比一般为5-8%,少数为10-20%。其次还有含CO2的气液包裹体、纯CO2包裹体、全液相包裹体、有机包裹体。在含CO2的气液包裹体中还发现有NaCl子晶。对比石英包体的某些标型特征可为金矿床的成因提供一些辅助信息。典型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石英包体大小以(10-15)×10-6毫米居多,形态较规则,气液比以40-70%居多,有NaCl子矿物(反映盐度较高),无纯液相包体。变质型热液金矿床石英包体以气液包裹体含量较多,普遍具液态CO2,气液比较高,一般0-25%,包体大小不一,自(0.1-30)×10-6毫米都有,但以(0.3-0.8)×10-6毫米居多。热(卤)水溶滤型金矿床石英包体个体细小,一般小于3×10-6毫米,形状不规则,气液比低,以3-10%为主,15-20%者少,未见或只有少量子矿物,具纯液相包体。相比之下,萨尔布拉克金矿石英包裹体特征与岩浆热液矿床石英包体特征存在明显区别,而与热(卤)水型金矿床相似,兼有变质热液型金矿床特征。据此分析,萨尔布克金矿床大致是早期变质热液形成矿胚,随后多期地热事件发生,地下热液发生多期蚀变叠加形成工业矿体。形成的矿床为含金毒砂―黄铁矿矿石建造类型。萨尔布拉克金矿床具有以下特点:
(1)下石炭统南明水组地层为原始矿源层。各岩性段中均含有数量不等的火山物质、火山作用从地壳深处带出丰富的矿质;该组岩层中含有大量的炭质、泥质成分,可促使成矿物质还原沉出。
(2)矿化明显受-构造控制,主要控矿构造为靠近背斜核部的构造破碎带、带内糜棱岩、糜棱岩化岩石极为多见,且多见于矿体赋存部位或富矿地段。矿体呈透镜状、脉状、具分支复合和膨大缩小尖灭再现等特点沿该构造带展布。
(3)矿物共生组合简单,石英-黄铁矿-毒砂-自然金为主要组合类型,经地表氧化后形成石英-褐铁矿-臭葱石-自然金等组合。
(4)矿区热液蚀变类型齐全,蚀变分带明显,蚀变带基本对称、矿体多处于内带位置。
(5)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毒砂,主要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均具有热液成因特点。
(6)自然金以显微-超显微自然金粒、类质同象晶格金及胶粒金三种形式赋存于主要载金矿物毒砂、黄铁矿以及粘土矿物、炭质中。
(7)浸染状矿石为矿区主要矿石类型。
(8)矿床中包裹体含量多,种类全。大多细小,以气液包裹体为主。
(9)矿区范围内未见有一定规模的侵入体,物探资料显示深部亦无大的岩体。
据《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附录G所附的“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表”,对比其各类矿床特征,初步认为萨尔布拉克金矿床属“地下(卤)水溶滤金矿床”大类中的“碎屑岩系中的金矿床”亚类。
3结论
3.1地层岩性标志
矿区下石炭统南明水组中段第二岩性层(C1n2-2)岩屑、晶屑凝灰岩,凝灰质砂岩是主要的矿化层位,其次为该组中段第一岩性层(C1n2-1)及上段第一岩性层(C1n3-1)的含炭凝灰粉砂岩、砂岩。该套地层富含大量的火山物质及As、S、Fe、Au等成矿元素,为原始矿源层。
3.2构造标志
发育于萨尔布拉克背斜核部附近的北西向脆韧性断裂带是重要的找矿标志,该类断裂既是矿液运移的通道,又是储矿的空间场所。本矿床即位于萨尔布拉克背斜轴北东侧的F1断裂带中。
3.3地表呈带状分布的褐铁矿“铁帽”是最直接、最醒目的找矿标志
3.4围岩蚀变标志
主要有黄铁矿化(褐铁矿化)、毒砂化、含铁碳酸盐化、硅化等蚀变标志。
3.5地球化学异常标志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的 Au、As、Sb等元素组合异常沿断裂破碎蚀变带分布,为找矿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成勇,张锐.新疆富蕴地区铜金矿成矿规律浅析[J].地质与勘探,2006,42(4):11-15.
[2]齐进英,熊义大,新疆富蕴金矿床特征及其成因[J].矿床地质,1992,11(2):15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