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沱沱河地区晚三叠世高分异I型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2015-07-16姜亚国宇峰杨永锋唐静
姜亚国 宇峰 杨永锋 唐静
[摘要]青海沱沱河地区扎那日根由早期花岗斑岩及晚期二长花岗岩组成,本文以花岗斑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花岗斑岩呈斑状构造,块状构造,斑晶为石英、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基质为显微文象结构及球粒结构。岩体具有高硅、富钾低钠和低磷含量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为1.11~1.18,富集Th、Rb和K,亏损Sr、P、Ti,相对于Th和K亏损Ba。Nb,Ta具有弱的负异常,属弱过铝质的高分异I型花岗岩类。根据1∶25万直根尕卡幅报告,扎那日根岩体取得的年龄数据为216Ma、217Ma(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值),即晚三叠世。推断该岩体形成于后碰撞伸展阶段,由底侵岩浆在上升到过程中可能混染了部分陆壳物质,侵入到地壳浅处发生结晶分异作用。
[关键词]花岗斑岩 岩石学 分异I型花岗岩 U-Pb测年 岩石成因
[中图分类号]P5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18-5
羌塘东部地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在治多县扎那日根一带发现了扎那日根岩体,认为扎那日根岩体具有I-S 过渡型的特点, 其岩浆含有幔源成分(李莉,2007)。笔者在青海沱沱河地区1:5万4幅区域地质调查中,经详细调查治多县扎那日根岩体,发现岩体由早期花岗斑岩及晚期二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组成。本文针对扎那日根岩体中花岗斑岩开展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旨在为揭示该时期岩浆活动及成矿背景提供新的参考。
1区域地质
岩体地质构造位置处于华南板块(Ⅱ)北羌塘—昌都陆块(Ⅱ5)开心岭—杂多岛弧带(Ⅱ5-5)内(图1)。该区构造演化受特提斯不同构造阶段的动力学体制制约,历经了洋陆转换、盆山转换、陆内调整及高原隆升等阶段,造就了现今构造格局及地质地貌景观。
从区域上来看,在开心岭—杂多岛弧带内,早古生代变质岩构成了残余古岛弧带的基底,泥盆系为台型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石炭系为拉张型盆地中的复理石砂板岩夹基性火山岩,二叠纪为开心岭—杂多岛弧—盆地系发育的主体,弧火山岩可见由下往上为玄武岩、安山岩玄武岩、滩礁相灰岩、含煤碎屑岩的层序序列,类似于台湾到菲律宾之间的巴坦群岛的岩石组合序列的特点。中上三叠统为碎屑岩夹碰撞型中基性、中酸性和酸性弧火山岩,缺乏下三叠统,侏罗系—白垩系为海陆交互相至陆相红色碎屑岩,其下缺乏下侏罗统,第三系为陆相红色碎屑岩,分布局限。
该区岩浆岩以中酸性岩体为主,岩性主要为花岗岩。
2岩体地质和岩相学
该岩体位于图幅东南部扎那日根一带,为一复式岩体,由早期的花岗斑岩和晚期的二长花岗岩组成,其中花岗斑岩为岩体的主体(图1),岩体中被后期的二长花岗岩侵入。扎那日根岩体面积约36km2,地貌上形成高耸陡峻的山脉,最高点海拔5550m,其上有常年积雪形成的冰川。该岩体被下侏罗统那底岗日组不整合沉积覆盖,且在二者接触带上为一套砾岩,具底砾岩性质。
花岗斑岩呈肉红色,块状构造,斑状结构,斑晶含量约35%,主要为石英(15%-18%)、斜长石(10%-12%)、钾长石(5%-8%)、黑云母(1%-2%);石英为它形圆状,见港湾状熔蚀边圈,0.2~4.5mm均可见,但以1~2mm为主;长石以斜长石为主,钾长石次之,均为半自形板状,从0.2~4.5mm均可见,以0.5~1.5mm为主,表面污浊,斜长石呈浅褐灰色并见绢云母化,钾长石呈黑灰色,伴有泥化;黑云母多为1~2mm,见2~3mm,见其挠曲变形,且全部褪色折出金属矿物,局部可见聚斑及联斑,且发育环边文象结构。基质为显微文象结构、球粒结构,约占65%,主要由钾长石及少部分斜长石,石英组成。
3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1主量元素
3.2全岩地球化学
表1列出扎那日根岩代表性岩石样品的化学成分、CIPW标准矿物及主要的岩石化学参数。扎那日根花岗斑岩样品中SiO2含量变化在75.6~77.2%,平均为76.2%,TiO2的变化范围不大,为0.13%~0.17%,Al2O3在12.48%~12.90%,平均为12.66%;Na2O和K2O含量分别为3.25%~3.95%,4.03%~4.59%,K2O+Na2O含量为7.66~8.01%;K2O/Na2O均大于1,说明本区花岗岩主要富碱、相对富钾特点。里特曼指数σ变化范围为1.73~1.95,指示其为钙碱性岩石。铝饱和指数A/CNK的值为1.11~1.18,表明花岗岩为弱过铝质系列。分异指数DI=91.79~93.79,反应岩体经历了高程度分异演化作用。
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图2a),扎那日根花岗斑岩岩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Th,Rb)和K,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如Sr、P、Ti),相对于Th和K亏损Ba(图2a)。Nb,Ta具有弱的负异常,可能指示岩浆来源于地壳重熔(李锦轶,2007),或源区有金红石、钛铁矿等残留,或与富Nb、Ta矿物结晶分异有关(Green and Pearson,1986);Sr亏损常与岩浆中斜长石结晶分异有关,或反映岩浆源区残留有斜长石;P、Ti亏损指示磷灰石、钛铁矿的结晶分异(张旗等,2008: 李永军等,2012)。
扎那日根花岗斑岩稀土总量ΣREE=(85.12~127.05)×10-6,较低的稀土元素总量与地壳重熔型花岗岩(S型)的较高稀土元素含量明显不同(邱家骧,1991)。由稀土配分曲线(图2b)和(La/Yb)N的变化范围18.71~39.47可知,该岩体轻稀土富集,呈明显的右倾型,其中轻稀土分异明显,而重稀土分异不明显,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显示弱的负Eu异常特征图(图2b),δCe为0.98~1.08,平均1.02。总体反映了造山带中钙碱性花岗岩的普遍特征。
4讨论
4.1岩石类型
岩体的岩相学特征即造岩矿物中有角闪石和黑云母的存在显示了I型花岗岩的特点(高秉璋等,1991)。岩石高SiO2,富Na2O+K2O,铝饱和指数A/CNK的值为1.11~1.18,属I型花岗岩(高秉璋等,1991)。岩体中铁、镁、钙、钛含量低,贫磷,P2O5含量均在0.04%以下。在QAP三角图解中样品点均投影在I型花岗岩区(图略)。微量元素组成上,该岩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Th,Rb)和K,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如Sr、P、Ti),相对于Th和K亏损Ba(图2a)。Nb,Ta具有弱的负异常,岩体的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含量及Ga/Al比值均较典型A型花岗岩(Whalen et al.,1987)偏低(李小伟,2010),在图3中均投影在高分异的I或S型。稀土元素配分图上呈明显的左陡右缓的右倾斜形,明显不同于典型的S型花岗岩常表现出的“海鸥型”稀土配分型式。壳幔物质在源区混合形成原始岩浆,随后这一壳幔混源岩浆又经高程度分异演化的二阶段成岩过程(邱检生,2008),结合岩石分异演化程度高的特点(DI=91.79~93.79),表明扎那日根花岗斑岩应属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
4.2构造环境
岩体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及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可分为五个阶段,即洋陆转换阶段、盆山转换阶段、陆内调整阶段、初始隆升阶段和快速隆升阶段。研究认为该区域在晚三叠世中期,金沙江弧后洋壳盆地闭合,弧后地区的弧陆碰撞(Hsu K,et al.,1995),使区域上发生盆山转换。由于碰撞造山后的相对松弛,发生了上叠盆地中的火山活动。至此,南羌塘、北羌塘—昌都地块与华南—扬子板块基本上拼合为一体,仅甘孜—理塘洋壳盆地仍然存在,而南部的怒江洋壳盆地也发生消减和俯冲(潘桂堂,1997)。而根据1∶25万直根尕卡幅报告,扎那日根岩体被下侏罗统那底岗日组不整合,取得的年龄数据为216Ma、217Ma(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值),时代为晚三叠世。说明该岩体形成于后碰撞阶段(张芳荣,2009)。在Rb/30-Hf-3Ta判别图解(图4a)上落入碰撞后花岗岩区域,在Rb-(Y+Nb)判别图(图4b)中,样品落入后碰撞花岗岩区域;在R1-R2图解(图4c)中,样品落入造山期后花岗岩区域。所以认为该高分异I型花岗岩体形成构造背景为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刘宝山,2007)(邱检生,2005)。因此前面所述的岩体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应是从源区继承而来,不应该被视为产于俯冲环境的标志,因为典型地壳熔体高场强元素含量很低(Ryerson et al.,1987),I型花岗岩类(准铝质岩浆)则是由于壳源熔体混入了更高比例的幔源物质引起的(朱第成,2009),花岗岩由从下地壳向中、上地壳迁移的趋势(李竞妍,2014)。
5结论
治多县扎那日根花岗斑岩呈斑状构造,块状构造,斑晶为石英、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基质为显微文象结构及球粒结构。岩体具有高硅、富钾低钠和低磷含量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为1.11~1.18,富集Th、Rb和K,亏损Sr、P、Ti,相对于Th和K亏损Ba(图2a)。Nb,Ta具有弱的负异常,属弱过铝质的高分异I型花岗岩类。
根据1∶25万直根尕卡幅报告,扎那日根岩体取得的年龄数据为216Ma、217Ma(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值),即晚三叠世。推断该岩体形成于后碰撞伸展阶段,由底侵岩浆在上升到过程中可能混染了部分陆壳物质,侵入到地壳浅处发生结晶分异作用。
致谢:陕西区域地质矿产研究院黄岗、温志刚、杨文等同志参加野外部分工作;审稿专家对本文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