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须和技术变革良性互动
2015-07-15本刊评论员
本刊评论员
技术变革日新月异,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越来越大的力量,影响着社会发展进程。
6月18日,软银集团、阿里巴巴集团及富士康科技集团共同宣布,阿里巴巴、富士康将向软银旗下软银机器人控股公司分别注资145亿日元。完成注资后,阿里巴巴及富士康将分别持后者20%股份,软银持有60%股份。三方联合致力于全球范围内推广和拓展机器人产业。
此事令业界高度关注,它展示了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动向,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技术变革浪潮势不可挡,会关联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来看待技术变革,或者说,我们该以怎么的方案来对接技术变革,是当前的重要课题。几乎每一种重大技术的推广都伴随着争议和摩擦,尤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但是,随着人类自身素养的提升,这种摩擦应该是减少,而不是增加。比如,当大批大批的新型机器人上线时,我们能像200年前那样,冲进工厂将其捣毁吗,尽管当前就业压力是世界性难题?
你或许会说,智能机器人如何与人类相处那是科幻大片里的事情,离我们还比较遥远。不过,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一系列产品,已经在重塑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秩序。比如,P2P领域的跑路事件频发,是任其野蛮生长,还是制定规则、防范风险?再比如,对颇受市场欢迎的专车,是简单地禁止,还是接纳的同时给予监管?还有,当市民提出网上办理相关手续的诉求时,政府部门如何快速响应,又确保程序到位?
达成共识、化解矛盾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的主角是政府。现在强调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有所为有所不为,通俗地说,政府应当“牵牛鼻子”,而不必去“抬牛腿”。制度创新的要点在于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创造出自由发展的空间和彼此信任的预期,同时也要规范市场行为。具体到面对科技进步,制度创新须顺应技术变革潮流,与其进行良性互动。
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引领工业革命,离不开制度创新。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曾经指出西方文化的两个特点:一是认为科学是认识和理解宇宙的唯一有效途径,二是认为将科学应用于掠夺性技术从而增加个人财富是天经地义的。事实如此,西方各国政府普遍保护专利,尊重财富,鼓励创新。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时指出:“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这句话用在各级政府的制度设计上也一样。制度好不好,要看人们是否拥护。
机器人时代来了,互联网金融时代来了。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早在35年前就精准地预测了跨国公司盛行、DIY(自己动手做)流行、在家办公成为可能,可他依旧敬畏未来,他认为,没有人能清楚的知道未来是什么模样。
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的结尾写道:“改革的责任在我们身上,我们必须训练自己不要关闭心灵,忽视了新鲜甚至突兀的意见。我们不要盲目指责任何新建议不切实际。”是的,改变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开创美好未来需要新的思维和规则。(支点杂志2015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