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帮手还是对手

2015-07-15陈贺

就业与保障 2015年3期
关键词:工人工业机器人

陈贺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是福建省较早使用机器人的企业,许多高强度、危险的作业机器人皆可包揽;而在服装、精度组装等行业,机器人依然是望尘莫及。在硬币的正反面,我们要拷问的是人类与机器人的较量。

机器人的脚步近了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盟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共销售了17.8万台工业机器人,其中中国市场销售了约3.6万台机器人,占到全球份额的约20%,为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在过去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以年均36%的速度增长,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41%,预计2015年这项数据可能接近70%。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中国有望在2016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保有量将超过13万台。

工业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劳动力,正悄然改变着制造业的用工方式。目前的以人为主的生产模式,将慢慢被以机器人为主导的模式所取代,后者以高劳动率和低成本优势正越来越受到工业企业的关注。

机器人大放异彩

机器人来到我们身边,最早替人类分担一些简单重复但危险性又较高的工作。国外很多自动化流水线刚开始都是从这些起步。例如,德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便开始推行一项名为“改善劳动条件计划”的政策,强制规定部分有危险、有毒、有害的工作岗位必须以机器人来代替人工,以行政手段将机器人的应用真正推向市场。机器人为何如此受欢迎?它的独特性又有哪些?

因为行业特性,汽车行业作为中国机器人市场的主要驱动,推动了机器人在汽车领域的使用。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称东南汽车)是福建省较早使用机器人的企业。东南汽车生产部焊装组经理林振同向记者介绍,东南汽车最早于2003年投入使用工业机器人,因为当时国内的机器人产业刚刚起步,最初的16台工业机器人是由日本引进的。资料显示,工业机器人50%以上用在汽车领域,主要应用于弧焊、点焊、装配、搬运、喷漆、检测、码垛、研磨抛光和激光加工等复杂作业。“就焊接而言,焊接工序在很多企业都是非常不好处理的问题,特别是汽车行业,焊接一般都是非常不稳定的岗位。因为焊接易伤眼睛,劳动强度大、环境恶劣、焊接质量不易保证,而且生产的柔性也很差,无法适应现代汽车生产的需要。不同于人类,焊接机器人焊接时对于每条焊缝的焊接参数都是恒定的,焊缝质量受人的因素影响较小,降低了对工人操作技术的要求,因此焊接质量是稳定的。而人工焊接时,焊接速度、干伸长等都是变化的,因此很难做到质量的均一性。焊接机器人的投入也使工人远离了焊接弧光、烟雾和飞溅等,大大降低了工伤风险。对于点焊来说,工人不再搬运笨重的手工焊钳,使工人从大强度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同时机器人没有疲劳,一天可24小时连续生产,生产节拍相对固定,因此安排生产计划非常明确。” 林经理向记者介绍道。

无独有偶,在福建省莆田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某摩托车零件制造厂里,机器人已成为零件加工车间的排头兵,机械臂正用它的钢铁之躯服务着企业。工厂的工程师告诉记者,他们厂主要是为某知名摩托车生产企业代工配件,而配件的加工需要融化合金金属并将其倒入磨具中在进行冷却喷漆,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且危险性较高。在投入机器人之前,所有的工序都仍是人工操作,常年的高温高热环境让许多工人都望而却步。人招不到不说,新招来的员工还得需要培训三个月才能上岗,有的员工刚刚上手却因受不了车间的高压环境选择离职。因为人员的不稳定,生产效率不高,产品质量也得不到保证。为了吸引人才,工厂虽然加以工资、提福利,来保持队伍的稳定性,但效果都不理想。三年前,随着自动化设备的推广,工厂将其中某个车间作为试验,引进了机械臂代替原有的工人。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机械臂操作流畅、运行稳定。不仅可以不间断生产,而且良品率还很高。尝到了甜头之后,工厂老板加大了投入力度,如今,80%的车间都用上了机械臂。工人数量也由原来的80多人减少到30多人。危险的工作都由机器人代替了,现在车间里的工人只需配合好机械臂,进行一些简单的填装动作,熟练的工人可以做到一人同时操控三台机器人。减少工伤、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机器人解了工厂的后顾之忧。

劳动力成本上涨、管理难度高、工人频繁跳槽等成为企业主们的一块心病。机器人“无工伤,不抱怨”,莆田华光电子厂的总经理林琳对此深有体会。华光电子厂的主要业务是电路板的生产,其中有的工序需要工人接触强酸性物质,操作不当便有可能发生工伤。不仅如此,每年年末岁初工人都常常紧缺,给生产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林总经理告诉记者:“相比于管理工人,我更愿意管理机器人,工人的工作效率常常受情绪影响,管理上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三年前我们一个车间全部投入了自动化生产,虽然早期投入较高,但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都高出人工不少。我们厂的工人已由原来的100多人减少到70多人,但产量却提高了。生产计划也更加明确,今年正月十五刚过,我们厂就马上开始了生产,再也不受‘用工荒影响了。“

“企业主对工业机器人的青睐是情有可原的。机器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不仅体现在作业的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方面,在耐疲劳、连续作业等方面也明显优于人工。不仅如此,冷冰冰的工业机器人不受情绪影响,易于管理,更不担心掌握核心技术的机器人跳槽,这些对于企业来说是长期得益的。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工业机器人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催化剂,是由制造转向智造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这是企业和政府所乐于看到的。”莆田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招商处副主任许大伟说道。

机器人也并非全能

机器人发挥着自己的特长,打动了许多雇主。机器人大军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受益。但机器人用来接触世界的双臂却不比想象做得更多。现在中国制造业领域所谓的机器人实际上是机械臂,即“没有手的胳膊”,在精准度、速度和负载方面有优势,但灵巧性强的工作现在还做不了,因为人类80%的工作要靠手来完成,靠胳臂完成的只有20%。据了解,富士康声势浩大的“百万机器人”计划受阻也正是受限于此。

据业内人士分析,相比汽车行业的机械臂而言,3C机器人的精度和位置控制等技术难度是汽车行业的10倍,在这个领域,成熟的供应商仍处于空白状态。目前机械臂并没有参与到苹果的生产中,最大的问题是机械臂的精度不够。目前富士康的机器人生产精度为0.05毫米,而苹果手机对生产精度的要求是0.02毫米。与此同时,富士康的机器人Foxbots对于精度要求极高的苹果产品而言,体积过于巨大,除了精度,生产iPhone的机械臂必须像人的五根手指一样灵活。但是要达到这样的灵活程度,还需要若干年的时间。

机器人似乎离我们很近但又很远,身价不菲就是其中的原因。莆田市高新技术产业区招商处副主任许大伟用了一年时间调查了开发区内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情况。他表示,因为成本原因,“机器人换人”未必符合每家企业的实际情况,只能谨慎考虑。仅从莆田地区来看,机器人同企业之间还无法做到无缝对接,机器人的局限性导致其无法胜任每一个工作,比如机器人难以处理服装行业的针线活,机械手灵活度有限只能进行一些机械式的简单运动,哪怕是面对在人类看来再简单不过的分析与判断,机器人也都会一筹莫展。不仅如此,企业主升级针对产品的适应能力还需承担更多的成本。比如,机械臂要从三维度的升级为四维度的,这必须涉及硬件上的升级改造,同时软件也要更新换代。如此局限性,也让许多潜在雇主持观望态度。

机器人动了谁的奶酪

自1959年美国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来,机器人在日本、韩国、德国等工业化国家得到大规模应用,并且越来越朝着“小而有力”“聪明好用”的方向发展。许多人担心机器人可能会抢走人类的工作,但事实上,各国专家都对此莫衷一是。

机器人所引发的鲢鱼效应

从历史上看,科技的发展确实也把许多职业推向不断关闭的历史大门,从另外一面来看,科技的发展也创造了新的职业。互联网先驱、谷歌公司副总裁言简意赅地表示:“技术创造的工作比它破坏的工作更多,没有理由认为这一次会有所不同,这些先进的设备都需要专门的人来生产,并为之提供服务。”工业机器人的制造和维护成本逐渐逼近甚至低于人工费用,高效实用且价格合理的工业机器人在逐渐代替普通工人。从短期上来看机器人似乎冲击着普通工人的就业岗位。但在硬币的另一面,由于企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增大,而从事机器人生产及其相关领域的新型技术人才则供小于求。这种供求关系会驱使市场上一部分普通工人向从事机器人生产及其相关领域的高级人才转变,另一部分则转向服务业领域,从而改变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例如,制造业中生产一线低技能,甚至部分熟练工人将被机器人替代,而调试、维护和控制机器人的技术性岗位相对增加。

事实上,数据也可以表明这一切。资料显示,从2004年到2008年,德国的机器人总量增加了约2.3万台,同期的失业率从4%下降到1.8%;巴西的机器人总量增长约2000台,失业率从9%降至7%。这些数据说明,机器人产量的增长不会造成大量失业,相反,更多的就业机会被创造出来。

的确,我们种植粮食时需要的人手或许有所减少,但人们对更大的房子、更快的汽车和更精致的娱乐服务的胃口却越来越大,从而填补了这种差距。农民成功转型并胜任了新的工作,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学习新技能,摆脱了简单重复的高强度体力劳作并学会处理好同机器人的关系,人类已经学会了同机器人相互协作完成工作。机器人作为生产关系的一员,大大促进了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释放了生产力,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从原行业中脱离出来的人群并不意味着增加社会就业压力或者社会负担,相反新技术的运用资源的重组都带来了新的契机,部分人或许会因为社会分工的重新洗牌而获得更好的条件。而留下继续从事传统工业的人,因为同行业的离开而可以继续握有相同或者比之前更多份额的社会财富。

机器人带来了新的挑战

有专家认为,以往有科技造成的失业之所以未能成型,既有商品和服务需求持续增长的原因,也有人们学习新技能、找到新工作的原因。倘若学习新技能需要耗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怎么办?倘若到那时,技术再次发生变革,又该如何是好?当人们承认员工和组织需要适应技术变革后却发现,技术变革速度的加快导致这种差距越来越大,从而增加了技术性事业的可能性。也有专家担心,我们的教育系统尚未做好充足的自我变革准备,无法将毕业生塑造成能够对抗机器人的人才。无论从时间还是规模上,都做不到。

在美国,工业机器人的普及使劳动力市场对普通工人的需求减少。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领域,1999年普通工人的数量大约是132万,到2008年下降到了78万。在日本制造业领域,每万名工人就拥有344个工业机器人,在日本汽车制造业中,机器人和普通工人的数量比高达1比5以上。尽管机器人对就业的影响取决于工业机器人代替的岗位和工业机器人及相关产业创造的岗位数量,但是从韩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初衷及现状可以看出,工业机器人的普及与失业有着明显的联系。工业机器人和普通工人已呈现出明显的竞争、替代关系。

学会和机器人相处

必须要强调的是,中国每有1000名制造业工人仅有30个机器人,相比之下,前面提到的韩国、日本、德国和美国的这一数字分别达到437、344、282和152。为此,至少在中国,面对来势汹汹的机器人我们无需担心过多,因为,在国内,多数制造行业里机器人密度还很低,离大规模“抢饭碗”还有相当距离。我们还有时间去准备应对。另一方面,目前机器人所替代的大部分是简单劳动,而且是劳动力市场供应最短缺的部分,这恰恰解决了局部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 由此看来,机器人大规模取代工人还将有一个缓冲期,而这正是我国产业工人宝贵的转型期。人类的文明之火不断燃烧,越来越多的发明创造把人类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推动着社会继续进步。机器人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其目的是为人类提供服务,我们大可不必陷入人与机器人二选一的尴尬境地。机器人的出现优化了就业结构,使产业结构高端化,从而影响着整个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因此,学习新技能,正确处理同机器人的“人机关系”,积极完成转型是每个从业者应具备的心态。

机器人究竟是我们的先进伙伴还是竞争对手,取决于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如今的信息时代,我们得到的总比失去的多。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科技的脚步永不停止。某些职业注定会消失,人类从事的低等工作也注定会被机器人取代。但人类用智慧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永不停止,社会的淘汰规则一直存在。我们既然改变不了,就让我们一起学着去适应和改变。

猜你喜欢

工人工业机器人
为了不吃预制菜,打工人有多努力
工业人
调配工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