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教学法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英语教学“互动”学习模式的研究

2015-07-15

学周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语段新知内化

(吉林省汪清县第一中学133200)

整体教学法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英语教学“互动”学习模式的研究

才银凤

(吉林省汪清县第一中学133200)

本文通过英语教学“互动”学习模式的课题研究,提出了“整体教学法”的思路。“整体略读,感知新知”“整体细读,理解内容”“整体精读,发现新知”“归纳总结,拓展延伸”“互动练习,内化输出”。同时对语法教学中“整体教学法”的运用问题进行了实践探索,从中发现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整体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整体教学法语法教学运用学习模式

语法课在传统的教学中,经常以演绎法进行。以往大多数教师都是先讲解一般过去时的构成及用法,再进行词及词组的操练,然后是句子的操练,最后延伸到语篇。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很少,多来自于教师的讲解,在后期的练习中仍然出现丢东少西,不会运用等弊端,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我们按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同时新教材的整体设计遵循感知、理解、发现、内化、拓展和运用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进行。我们对以往的教学法和学习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在语法课上我们按照语法课的遵循原则:简洁而有时代性的原则,情与景交融的原则,理解运用为先的原则,以过去时为例,以整体教学法为依据,以学生的“互动”学习模式为内容,总结了以下学习模式。

一、整体略读,感知新知

在语法教学中我们运用了整体教学法。整体教学法强调由学生主动参与并遵循内容从整体到部分的教学过程。即:采取先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看到整体,然后逐步掌握教学内容,并且每一部分的学习都应有意义,而不是无意义的机械操练。以此为理论依据,我们采用了学生通过已知的语法内容,观察语段,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的方法。而我们在运用整体教学法后,采取先对所学的语法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和感知。如,在学习一般过去时时,先看一段由一般现在时构成的语段,如:Every day I walk to school.I ride my bike when Igetup late.Sometimes Igo to schoolby car.I often talk with my classmates at school.I study for two hours after school.I'm busy.再看由一般过去时构成的同样的语段。如:Last week,I walked to school.I rode my bike when I got up late.Yesterday,I went to school by car. I often talked with my classmate at school.I studied for two hours after school.Iwas busy.其中只变化时间和动词。先小组讨论阅读两篇语段,确定动词的发音。

二、整体细读,理解内容

在学生进行第一次阅读之后,小组讨论两篇语段的不同之处,再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争,在课堂上展示(walk-walked,ride-rode, get-got,go-went,talk-talked,study-studied,amwas)。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它们会有这种不同?学生在对比了两篇语段后,得出结论:是因为时间状语(every day,yesterday,last week)的不同。由此学生能纵观全局,自然就掌握了一般现在时与一般过去时的区别,关键在于时间状语。两次阅读后,学生对于这些不同的词所代表的含义自然而然也就理解了。整篇的理解不再是难题。也不会把过去时当成一个新词,而不知其意。

三、整体精读,发现新知

学生的学习就是明确学习主题,通过整体精读学习内容,然后对主题内容所蕴含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构,进而发现新知。例如,在学生已知两篇语篇的不同之处和整体含义后,再读并找出它们在构成上的不同和规律,如walk,talk后加ed,study变y为ied,其他的词都是不规则的,得出这种构成方式是一般过去时。通过这种策略来发展学生学习的探究和拓展能力。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经过学生的发现和总结,过去时的概念、构成和用法基本逐渐在学生面前慢慢展开。不用教师费尽全力地讲解就基本了解了。但是,学生并不能完整地把过去时的概念和用法完全展现出来。这时我们再在多媒体上将过去时的概念、构成、用法一一展示出来。让学生对过去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入本单元的单词和短语,用过去时进行拓展练习。教师将不规则的动词点出,其他由学生说出。仍然以先篇后句的方式,将过去时内化为学生可以输出的材料。从起始点到结束,都是篇不离口,这为学生整体认知和后面进行的写作练习夯实了基础。

五、互动练习,内化输出

在学生进行生生互动中,将过去时逐一展现出来后,学生的互动练习还没有结束,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如何将这些理性的知识转化成内化的语言输出。因此,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开展两种形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前面学生的理解和词与词组的输入,让学生组成语篇。在学生做范例时,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找出其所犯的错误,并加以纠正。根据学生的语篇,进行讨论,组成对话。

综上所述,是我们在语法教学中的一个实例。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需不断改进,如一节课内是否能完成这些内容,是否所有的学生都适合这种学习方式等等,是需要我们继续探索的。

(责编 金东)

猜你喜欢

语段新知内化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浅谈低年级语段仿写的指导策略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
依存消解、一致性计算与浮现和语段计算理论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