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低年级数学课堂的说话训练

2015-07-15

学周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小学生思维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215021)

浅谈低年级数学课堂的说话训练

陆雅芳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215021)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我们常常把培养学生基本的运算技能当做首要任务,能“算”就行,而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说”。刚入学的小学生语言比较匮乏,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本文从为何要进行说话训练、说些什么及如何训练说话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说话训练低年级表达

一、低年级数学课堂上培养小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必要性

(一)说话训练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契可夫曾说过:“儿童有一种交往的需要,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跟老师交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转变教学时的观念,在数学课堂上积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回答欲望,让他们有话可说。变教师为主的“一言堂”为以学生为主的“群言堂”,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

(二)说话训练符合低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

低年级教学内容的呈现一般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主动探索——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模式,教师一般都会准备大量的图片,组织生生对话交流,设计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研究生活问题的基础上主动地展开数学学习。对于新授的每堂课都安排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观察、操作、猜测、探索并交流。

(三)说话训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是注意力很难集中,自我约束能力差,有的学生因为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常让人怀疑是患了“多动症”。其实,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尚处于发展的阶段,他们的注意力是不能持久的,一般只有20~30分钟。他们的思维水平仍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很不发达,所以很难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因此,常常表现为既爱说又爱动。而我们教师为了保证学生的听课效果,常常要求他们坐端正不要动,这就等于学生被捆住了手脚,间接也束缚了他们的思维。因此,低年级的数学课堂并不一定要安安静静才好,教师应给每一个学生发言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从而使他们体会到一种愉悦的感觉。

二、培养低年级的小学生数学口头表达能力的几个方面

(一)说算理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注重从小抓住“算理”的教学,多让学生说“算理”。例如,教学9+5时,通过摆小棒等操作的直观感受,学生虽能很快知道其结果是14,如果教师追问学生“为什么和是14呢?你是怎样想的呢?”学生就会引起思考,聪明的学生就会把他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教师提取部分正确有效的方法逐渐引导学生用“凑十法”进行说理。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了说话的机会,真是一举多得。教师如果能在每堂计算课教学时都注重让学生说一说,学生说算理的习惯也就会逐渐形成,计算的正确率也会随之提高。

(二)说关系

几何形体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平面图形时,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图形的特征及几个相关图形间的联系。

(三)说想法

口头表达的根本特征是先想后说,想为思维留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低年级数学课堂上总是教师先引导,让学生先慢慢想想,以便于学生组织好语言,教师再给出一些关键词以便于学生能准确、完整地表达意思,然后来试着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说思维

在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例题时,就需要学生独立解答,并交流各自的解答过程,这就是说思维的过程。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通过口述解题思路,从而发展自己的数学口头表达能力。说思考过程,是很多学生有困难的,他们会做题,就是不会说思考过程。“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要求学生说理清楚,语言规范,能促进学生分析、表达、思维等能力的全面发展。

(五)说过程

低年级经常采用的是让学生边操作演示边说过程,这样利于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在“说”中进行连接、沟通,得到稳定、持久的连续表象,促使知识的迁移。

三、在教学实践中说话训练的三个层次

(一)读

口头表达能力是需要培养的。要求低年级学生能运用数学语言准确、明了地把自己的思维表达出来,这是有相当高的难度的,他们多数表达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所以,我们可以先从“读”数学题开始,读算式、读条件、读问题等,让学生在读题过程中尝试开口表达,进而逐渐学会用数学语言来表达。

(二)学

学生年龄小,语言独立表达能力十分弱,他们的表达往往从模仿别人讲话开始的,因此,教师的示范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时,教师要力求用正确、清晰、生动的语言来讲述数学概念、计算方法等。在学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再作思考,内化为自己的表达。教师的语言是启发学生想象,促进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是通过模仿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在新授课时,教师常常引导学生同桌相互说一说,不会的学生向会的学生讨教。

(三)说

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说的要求:既要“说”得完整,又要避免重复。在答案还没有确定之前,允许学生边思考边小声地说,以说来调节思维,以“说”来促进思维。当有了结论时,则要求学生说得完整。在“说”的过程中,凡是学生会说的都让学生说,如果学生独立说有困难时,教师可带着一起说,让他们跟着说。当发现问题有难度时,教师可机动降低说的难度后再请学生说。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小学生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