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教学过程,创设有效课堂

2015-07-15

学周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工程队公共汽车路程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050000)

优化教学过程,创设有效课堂

梁立新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050000)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率直接关系到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和形成能力的强弱。只有教师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才能换得学生的有效学习,所以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不懈追求。

一、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导入,让学生在疑惑中探求知识

行之有效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初,应精心设置教学导入,力求以最短的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之中。例如,教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SAS)引入时,就可以这样设计:1.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每人按要求画一个三角形。第一组同学:画∠AOB=50°,在射线OA,OB上分别截取OC=4cm,OD=3cm,然后将△COD剪下,把同组同学剪下的三角形叠放在一起,让同学们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现象?能得到怎样的数学结论呢?2.第二组同学:画∠AOB= 50°,在射线OA上截取OC=4CM,运用圆规,以点C为圆心,3cm长为半径画圆交射线OB于点D,将△COD剪下,把同组同学剪下的三角形叠放在一起,再让同学们观察,会发现什么现象?又能得到怎样的数学结论呢?3.两个三角形同样都有一个角为50°,有两条边分别为4cm和3cm,但为什么第一组同学得到的三角形都重合,而第二组同学得到的三角形却不能全部重合?像这样的引入,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带着疑问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让整堂课顺利拉开了序幕。因此,好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进而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景,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知识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教学中教师要组织有效的能吸引学生的数学活动,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知识的探索形成过程中,不断刺激学生,才能引起学生的跟进反应,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中的公式、法则、定理很多,它是解题的依据所在,如果分不清、记不准,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公式的探索过程中,使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各个角度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时可以由先前学习过的多项式相乘的方法自然导入,(a+b)2表示两个(a+b)相乘,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出这个公式,让学生从数的角度理解这个公式的由来。接着我又用几何图形的方式来推导,课前让学生准备硬纸板,剪出如下图形:即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一个边长为b的正方形,两个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上课时让学生先算出四个纸板各自的面积,再用四个纸板拼图,其中拼出的图形中有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还可以表示为边长的平方,四个纸板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关系怎样?学生很容易得出公式。这样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拼出图形,从形的角度再次加深了学生对公式的理解。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公式的结构特征,编成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如完全平方公式的口诀:“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之积2倍加减在中央。”又一次强化对公式的牢固把握。学生体验了知识的获取过程,对知识地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扎实,从而保证了知识的有效落实。

三、精心选择有效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解题中内化知识

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许多数学题看似不同,但它们内在本质即解题思路、方法是一样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对这类题目进行收集、整合,选出一个有意义但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引导学生寻求通解通法,并让学生感悟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起属于学生自己的解题方法,以提升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我淡化题型,把课本上的例、习题进行整合,学生通过自己分析,归纳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

例1:甲、乙两地间路程为375km,一辆轿车和一辆公共汽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沿公路相向而行。轿车的平均速度为90 km/h,公共汽车的平均速度为60km/h,它们出发多少小时后在途中相遇?

等量关系:公共汽车行驶路程+轿车行驶路程=甲、乙两地的路程。

变式1:甲、乙两地间路程为375km,一辆轿车和一辆公共汽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沿公路相向而行。轿车的平均速度为90km/h,公共汽车的平均速度为60km/h,若公共汽车先出发0.5h后,轿车再出发,轿车出发后多少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

等量关系:公共汽车行驶总路程+轿车行驶路程=甲、乙两地的路程。

例2:两个工程队共同铺设一段长为1350km的天然气管道,甲工程队每天铺设5km,乙工程队每天铺设7km,甲工程队施工30天后,乙工程队开始施工。甲工程队施工多少天后能完成这项工程?

等量关系:甲工程队30天工作量+甲、乙工程队合作的工作量=总工作量。

变式2:一项工作小李单独做需要6h完成,小王单独做需要6h完成,如果小李先做2h后再由两人合作,那么还需几小时才能完成?

乙单独做2h的工作量+甲、乙合作的工作量=总工作量。

完成以上几道题后,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它们虽然题型不同,但解法是一样的,都是依据“各分量之和等于总量”这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力,真正学懂了知识,并且领悟了数学问题的本质,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要不断地研究自己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优化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有提高,有收获。只有抓住了课堂,赢得了学生,才能真正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工程队公共汽车路程
求最短路程勿忘勾股定理
穿越时空的工程队
多走的路程
临时工棚里的年味
多种方法求路程
走的路程短
跌跌撞撞的公共汽车
机器人工程队
不一样的公共汽车站
坐公共汽车不在车上玩耍或跑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