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课的情感教育
2015-07-15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一中学063000)
浅谈高中历史课的情感教育
郭继凯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一中学063000)
情感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本文拟从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丰富内涵、呈现方法两个角度阐述对高中历史课情感教育的认识。
高中历史情感教育呈现方法
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课程标准对情感教育的要求是去挖掘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寻找情感教育的方法,进而实现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历史课中情感教育的内涵
研究情感教育,我们必须首先明确情感、情感教育的涵义以及与新课改中提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系。“情感”是人的内心对外界信息产生的某种反应,以及在这种反应的基础上具有的一种较为复杂的与精神、心灵和心理状态相关的体验。情感不仅仅是由遗传和成熟决定的,主要是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2001年,我国新课程改革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确定为三维目标之一,成了教学的必达目标,并且作为了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也即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主观需要的评价的反映。态度是指对某一客观事物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价值观可以说是态度的凝练,个体的有些态度经过时间的冲刷而留存下来,融进了人格,于是就变成了价值观。
因此,挖掘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呈现
历史教学的情感教育指的是学生在历史教师的引导下,在知识认知的基础上产生主观体验,从而产生情感的变化,最终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向学生呈现情感教育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引发学生情感的历史情境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宜的历史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比如我在讲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曲折发展时,我截取了电视剧《子夜》的视频,在学生根据材料思考民资企业受到哪些因素的阻挠而不能全面概括的时候播放出来。学生在观看时,似乎到了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对阻挠民资企业的因素很快有了较深的认识。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可以通过图片、影视、音乐等再现历史的内容,再根据教师的引导,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但是,一节课中不能出现大量的视频或图表资源,否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要注重情感的启导
在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一定要选择能启动学生情感的历史事实或是具有启情作用的问题。如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国家统一》时,我选取了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对于香港回归问题针锋相对的谈话内容,学生看后,对邓小平的胆魄与智慧无不拍手叫绝,同时也对国家统一事业有了深入认识,增强了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时联系热点问题
在现代社会里,学生能接受到大量他们感兴趣的“热点”。我在讲《伟大的抗日战争》时,便利用日本政府宣布实施所谓“购岛”的“热题”,通过展示钓鱼岛图片、新闻视频,以及一连串提问来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的兴致很高,整节课都洋溢着一种热情。可见,利用“热点”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同时又可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四)建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柳夕浪指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超越狭隘的功利性目的,确立人际情感关系的主导地位,将师生互爱关系作为基础和重点,寓认知教学于情感交流之中。”在课堂上,创设和谐的人文氛围,学生的个性才能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得到解放,在自由而奋发进取的氛围中展现生命活力。学生们在愉悦、安全的心理环境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然会有浓郁的人文精神。
(五)注重生活与学会思想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我在讲《现代国家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时,我就把台湾老兵的“返乡运动”作为历史故事展示给学生们。历史故事从子欲养而亲不可见的生活悲剧,让学生真真切切体验到统一不仅是国家的事,也是咱老百姓的事,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历史的潮流。
有情感的历史还来自于思想。“思想”是历史课的灵魂。要使每一节历史课都能给学生人生的智慧确实很难,但是“教书本就是一种厚重的思想之学”,(李惠军语)我们的教学要成为学生喜欢的智慧之学,必须博览群书和深入思考。要研读大学最新教材,要带着问题去研读有关学术专著。
情感教育与人的生存发展有着及其密切的关系。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继续探索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中生不懈努力。
[1]李惠君,周飞.笃学行思录[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1).
[2]胡军哲.杏坛爬梳[M].岳麓书社,2011(3).
[3]韩秀英.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教育的研究及实施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0(5).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