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

2015-07-15

学周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用语书写高中化学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075000)

浅谈提高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

冯 丽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075000)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是化学用语的不规范,实验现象描述的不准确,这是在考试中失分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教师的层面来分析,并探究一个可行的方法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规范化学复习细节

一、规范问题

学生为了应付高考,在化学符号的书写过程中,总是会出现错误,因此,在平时的小测验中,就要规范学生的化学用语的表达,减少失去分数的现象,例如,有的学生将硫酸铝钾的化学式写成“KAlSO4”,还有在检查某溶液中,怎样检验是否含有Fe3+,大部分学生的表达是这样的:加入KSCN溶液;还有给化学方程式不能配平,不是缺条件就是状态没有注明等等,这些学生对于这些问题是确实知道答案,却答不完整、答不正确,结果失分过多。所以,在高考中,关注化学用语的规范、表达越来越受重视,我们在总复习时,一定要强调化学用语的规范、表述。

二、不规范的具体表现

教师了解学生,首先从学生的作业开始了解,通过对作业地分析,总结出他们存在的不规范方面,以及分析出具体的原因。在课堂上,根据上述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尤其在高三复习时,由于时间短,只有不断了解学生,才能采取办法,使得复习课有效果。

比如说在做一些有机化学的试题的时候,存在着很多的书写方面的问题:

1.出现书写错别字的现象,学生将羧基写为“酸”基;把苯写成“笨”;把碳碳双键写为“炭炭”双键;把酯化反应的酯写成“脂”;把消去反应写为“消化”反应等等。

2.在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时候,箭头和等号的问题也存在。对于一些化学反应不知道用“=”,还是用“→”,在写无机化学反应的时候,有的学生用的是箭头,这种错误是不能有的。一般在属于是可逆反应、弱酸、弱碱等电离反应的时候,以及有机化学反应中用的是“→”,另外,还存在标注生成物的状态不正确,即“↑”和“↓”等,甚至把反应的条件写不正确或忘记写,在反应中没有写无机“小分子”,而在酯化反应中,忘记给生成物写“水”等字;以及用分子式代表了结构简式。

3.不能清晰地表示出有机物的结构式子。有机物质之间的原子和原子之间的链接方式很多,学生往往写不对正确的位置和链接的方式。

4.没有完整描述实验的现象,如在鉴别分子中是否存在醛基时,大多学生的答案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而,没有具体的操作步骤,以及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描述。

三、通过精语言、求规范、给方法实现规范性

教师的语言在很大层面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即通过自己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感化学生,往往学生是很尊敬教师的,于是就很容易去模仿,尤其是教师的语言、行为。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规范、能力,首先从教师开始规范,再严格要求学生,真正做到语言的规范、操作规范。

(一)教师的语言表达要严谨、科学、准确

教师的语言特点是科学、有启发、有教育和艺术等特性,即具体做的时候要准确、简练、有条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准确、科学的语言是必要的,尤其是表达各种概念、原理和理论时,一定要准确。比如说,有的学生在表达1mol水是18g的时候,这么说的话,就很是不科学,而应该这样进行表达:“1mol水分子的质量是18g”另外,教师的语言要精练,即语言简明了,具体做到字字、句句都有目的性。

(二)教师在板书时要规范

1.教师在书写化学用语的时候,就要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书写,不能任意瞎写。化学用语是国际上统一进行制定的,其特点是形象、直观、词简、意赅。因此,教师在使用这些化学用语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正确地进行书写,以防止学生按照老师的方式去书写。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规范自身的书写,同时引导学生形成写好字的习惯,才能在高考的时候减少错误。

2.规范、完整写出解题过程和格式。在高三化学复习的时候,要对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梳理,以便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解题。

如:(13全国I)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 mol· L-1,c(SO42-)=0.8 mol·L-1,则c(K+)为:()

A、0.15 mol·L-1 B、0.2 mol·L-1 C、0.3 mol·L-1 D、0.4 mol·L-1

某老师只在一个班级里板演了解题的步骤:

根据pH=1,即c(H+)=0.1 mol·L-1

根据电荷守恒,得出:c(H+)V+3 c(Al3+) V+c(K+)V=2 c(SO42-)V

而c(H+)+3 c(Al3+)+c(K+)=2 c(SO42-)

又c(K+)=2 c(SO42-)—c(H+)-c(Al3+)=2×0.8mol·L-1-0.1mol·L-1-3×0.4 mol·L-1=0.3 mol·L-1,结果,在这个班级的学生,能够运用电荷守恒来解决这一类题,反之,未板演的班级学生,只是一部分好学生会做。所以,教师的多讲应该换为多写的过程,即板书是加深学生的印象,规范学生的最佳时机,促进学生的理解。

(三)建构语言表达的模式

现在,很多学生在化学的表达方式上不会说,所以,教师要关注这些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要多让他们回答问题,精炼自己的语言,构建自己的表达方式,即作为学习的典型,来突破问题。

例如,怎样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这个操作,比较完善的回答应该是:取两只试管,分别取样于试管中,然后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来的溶液是稀硫酸,如果没有什么现象的,则是稀盐酸。这是回答有关物质鉴别的问题时,的一种语言表达的模式。一旦不强调,学生片面说成: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稀盐酸没现象。所以,语言表达的模式,在强化以后,让学生有所掌握,根据语法、启动理论,在今后,学生在表达类似的问题时就会触类旁通,说出合理的句子。

四、创情境、激动机、唤欲望

依据新课程标准,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参与者的身份,而教师在课堂中,要创造出有利的情境,即要教学生首先要其快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总而言之,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解题要规范、在实际的动手时要规范,前提是教师的规范,只有教师以严谨、治学的态度为主进行教学,注意在教学各环节中的规范化,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1]赵静.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评价[J].科技创新导报,2010(7).

[2]梁代华.民族地区农村高中化学教学浅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1).

[3]游强.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0(15).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用语书写高中化学
Unwritten 尚未书写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用什么书写呢?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书写春天的“草”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网络用语“控”的流行及其修辞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