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异化与直译

2015-07-15

学周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归化区别异化

(天津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300204)

比较异化与直译

邢文君

(天津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300204)

“异化”是在当今翻译研究中,说明翻译特有现象的一个重要概念。翻译不只是单纯的原文译文的一致,还要更多地去考虑包围着原文与译文的文化背景。因此,围绕这一点,在翻译领域,有关各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研究也是层出不穷。

异化直译比较

异化这个定义,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法国理论家安托瓦纳·贝尔曼和更早一些的德国浪漫主义诠释学者施莱尔马赫的翻译理念也多有关联,当然不同学者对这一概念也有不同命名。但在翻译背景文化研究兴起以来,美国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的定义常常被作为研究对象。

而实际的翻译初学者在最初接触翻译时,对异化这一概念并不明确,更多探讨的还是对直译和意译的研究。直译与意译能够简单分清,但是注重原文特征的异化与同样离不开原文特有形式的直译在一定程度上常常难以被分清,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尝试得出二者的区别,以求加深对于翻译理论的认识。

一、异化的再定义

韦努蒂的异化概念是对当代以欧美出版商为首的归化概念的一种抵抗。现代的欧美出版商有意掩盖外国文学的原文特点,有意去掉原文中的不适合译文的语言要素,就很难发现作品是译著。这种将特定的地理人文特点消去的翻译理念被叫做归化。它的出现是由于一种自我民族中心主义在作祟,对于这种归化的概念,韦努蒂持着批判的态度提出了自我民族洒脱主义的异化翻译理念。提倡站在异文化的视角去进行翻译,必须体现原文的文化特性,这样才能使读者体验到真正的异文化,才能发现翻译的绝妙之处。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异化在文章中的体现在于原文忠实主义,但其背后更多强调的是自我民族洒脱主义的庞大思想意识。换句话说就是,如果在译文中体现不出一定的原文文化特点的话,那么异化的作用也就无法显现。

有人曾将异化与归化的概念区别,简单归为直译与意译的区别。因此,异化常常会被简单理解成直译这个概念。的确,它们之间有一定程度上的联系,那么异化与直译之间到底有哪些相似之处呢?这里就试图将两个概念进行一下再定义。

二、概念分析和概念比较

(一)从是否涉及文化的角度来看异化与直译

直译,顾名思义,指的是在语言条件许可下,在译文中不仅传达原文的内容,还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修辞风格及组句形式,而异化可以看做是直译的意义延伸但又不等与直译。我们讨论异化这个概念时更多地是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刚才我们在讨论异化的时候提到了归化所体现的自我民族中心主义和韦努蒂的异化概念中所提到的自我民族洒脱主义。自我民族中心主义在特定文化中体现出一种显著可见的思考模式,而异化正是具有和这种思考模式相抗衡的力量。翻译在追求单纯的词、句、文章的等价变换之前,首先要对原文和译文分别所处的文化背景进行一下讨论比较来发现彼此的优越性,而翻译恰是打破两种翻译优越性平衡的过程。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这种不均衡性,那么异化的作用也就无从显现。产生这种优越性的原因在于各种文化集团都有排斥外语的单一语言文化特点,且这种单一语言文化是均一的,所以也非常稳定。同时这种单一文化内还包括对于原文的特定时代、场所的固有观念的独到理解,因此,起到打破这种固有观念作用的就是崇尚异化的翻译。

另一方面,说直译是思想意识方面的“原文忠实主义”,还不如说它是一种翻译技法更为贴切。对于原文的忠实,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对于原文背景文化特定要素的参照,但是从整体上讲,将原文的背景文化整体,甚至相对于译文语言的原文背景文化的优越性的考虑,显然是不存在的。同时我们考虑一下翻译的前提,从一种语言一字一句地翻译到另一种语言,实际上这种情况是并不存在的。所以,从文化的角度出发,直译作为实际翻译中的参考手段,把它当做一种只是着眼于文字本身的一种翻译技法就好。

(二)从加译减译的角度来看异化与直译

本节还要对异化和直译两种翻译概念中存在的加译和减译问题进行一下探讨来发现异化与直译的异同。欧美的翻译理论中常常会导入加译减译的方法(减译有时候又会被叫做负加译)。从词汇、句段、文章,到包围整个翻译过程的背景文化,在各个研究层级,加译减译都是一个中心性的概念。在从一种文字翻译到另一种文字的过程中,加译或者减译(负加译)都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因此,我们也可以从加译减译这一方面来探讨一下异化与直译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异化并不将加译问题作为研究重心。倒不如说是将原文中某个普通词汇在译文中用含有特定语感的词或者特定意义的词来表现,以求给予读者特定的印象(例如,古香古色的词汇或者比较口语化方言化的词汇),将大量的加译作为翻译的一个目的。通过这些大量加译的积累进而形成对译文背景文化对抗的力量。

而另一方面,在直译中,从翻译的开始阶段就对加译抱有不认同的观点。认为译文应忠实地体现原文。由于此种观念的影响,所以只要原文中的词汇没有特定价值或者意义的话,在译文中只是少量地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加译。从这一角度来看异化与直译的区别的话,异化重视加译,而直译无视、尽量避免加译这一点来看,两个概念的异同也就显而易见了。

三、结语

本文从文化比较和加译减译两个角度,对翻译理论中常常涉及到的异化与直译两个概念进行了比较辨析,异化概念中的原文背景文化对于译文背景文化的压倒性在直译概念中是不具备的,同时,完全的直译是不存在的,将“直译”叫做概念,倒不如将其作为一种翻译手段进行日常应用。

同时,从翻译实践中的加译减译角度来看,异化可以靠加译的方式来体现其概念的目的,而直译却尽量抑制加译减译,但其深层原因还是在于原文与译文之间背景文化的比较。

[1]劳伦斯·韦努蒂.译者的隐身.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刘艳红.翻译补偿研究现状分析及不同层面的翻译补偿.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5).

[3]吴雪芳.译者的抉择:直译意译与归化异化.英语广场,2013(3).

[4]徐普.安托瓦纳·贝尔曼翻译理论中的“伦理”问题.法国研究,2011(2).

(责编 金东)

同时与异化比较相似的一个概念——“直译”,经常被翻译者所探讨,而真正问及两者区别之时,又很难分清,本文旨在通过对二者的概念分析和比较,来尝试得出二者之间的区别。

猜你喜欢

归化区别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以《红楼梦》三个版本为例探讨亲属称谓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多元系统论视角下翻译“归化”与“异化”的不对称
AM2+和AM3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