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35mm单反之王珠江S—201

2015-07-15

摄影世界 2015年4期
关键词:华光变焦镜头取景器

国产相机中,珠江S-201是一台传奇相机。解放以后,先后有多家国产相机厂研制、生产单反相机,比较著名的有海鸥、凤凰、

晨光、熊猫等,有些也曾生产出性能不错的样机,但真正批量生产、可以更换取景器的高级机型只有珠江S-201。它性能优异,镜头齐全,既有定焦广角、标准和长焦镜头也有变焦镜头,镜头素质在国产产品中属于一流,还有滤镜、近摄接环、翻拍器等多种附件。因此,把珠江S-201看作“国产35mm单反之王”并不为过。在计划经济时代它主要供专业摄影师使用,是摄影爱好者梦寐以求的器材。

生产背景

珠江S-201并不是某一家工厂的产品,而是位于四川广安华蓥山区五个以生产精密仪器和光学仪器著称的军工企业共同研发、制造的。这五家企业分别是:明光,华光,金光,永光和兴光,均隶属原五机部(后来的兵器工业部)。它们曾生产武器弹药以及望远镜、高炮瞄准镜、校靶镜和狙击枪瞄准镜等精密光学产品。1972年后,军工生产任务减少,于是响应国家号召“保军转民”,开始生产民用产品。其中明光厂最早提出生产照相机。翌年,五机部确定四川省华蓥山地区的五家军工厂为生产照相机的片区之一,为珠江S-201的诞生奠定了组织基础。

珠江S-201生产前,生产厂家已经拿到了海鸥DF系列单反相机的全部资料。但设计者没有照本宣科,而是融进了当时著名专业相机尼康F的若干实用元素,要把S-201打造成一台专业单反相机。这些想法也得到了有关领导机构的认同和批准。这五家企业有着明确分工:明光厂(338厂)承担主体部件、卷片部件和标准件的生产;华光厂(308厂)生产光学镜头;兴光厂(598厂)承担热压铸件、壳体生产;永光厂(398厂)负责冲压件、慢速快门部件和取景器的生产;金光厂(268厂)生产快门、自拍部件和全部齿轮。全部零部件交由明光、金光、永光三个厂

组装,统一使用“珠江”品牌。具体组装厂,可以从机顶后方机身号前面的拼音字母区分,三个厂分别标以M(明光)、J(金光)、Y

(永光)。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保质、保量、准时完成任务,只能在统一领导、步调一致的军工企业才能做到。1973年12月25日,明光厂完成了第一台单反相机的组装,命名为“美多”。1974年3月19,日华蓥片区各厂在明光厂的相机生产协作会上,根据五机部、外贸部轻工业进出口公司和广州进出口公司等单位的意见,决定对样机进行一些改进,完善产品性能和样式,打开出口市场。同时,为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并避免国外商标重复注册登记,会议决定借用广州口岸出口的珠江照相机系列商标。这一天,可以看作“珠江S-201”的生日。1975~1976年,“珠江”相机并没有批量生产,一共只生产了50台,用来对相机进行改进。1977年,生产线建成,当年生产相机750台。1978年,正式开始批量生产。我们常见到的珠江S-201,大部分是1978年以后生产的。

很长的准备时间丝毫没有影响珠江S-201的闪亮登场。这台拥有独特设计理念的单反相机带领四只配套镜头(镜圈都标有S-201字样)和众多配件走到台前。随后,陆续推出了另外几只镜头,使其通用镜头群达到8只定焦镜头、4只变焦镜头。此外,后来还推出了微距镜头、工业镜头等特殊镜头。

机身

珠江S-201是一台使用135胶卷的单反相机。快门速度共12挡,包括B挡,最快可到1/1000s。机身镀黑色,配上镜头座、过片扳手等银色电镀部件,显得美观、大气。它还可换取景器,除常规五棱镜眼平取景器外,可随时方便地更换成腰平取景器。

相机还使用了裂像加微棱镜环对焦,增强了对焦的准确性。取景器与倒片钮之间有个圆形金属按钮即取景器装卸按钮。由于可换取景器占用了常规闪光灯(附件)架的

位置,所以采用了独立灯架,插在倒片钮的基座侧面,有定位销固定,闪灯安装方便。取下插座时,需先按下插座上的定位钮。这种方式唯一的缺点是当更换胶卷时需先取下灯座,影响了装卸胶卷的速度,但对一般摄影并无大碍。其下方为FP和X插孔,方便闪光灯的连接。

机身设计简练、规整。镜头右侧分布有自拍扳手,反光镜预升及锁紧拨杆。此位置正好也在镜头景深预测拨杆的附近,方便单指操作。自拍时逆时针拨动自拍扳手,即露出自拍按钮。自拍速度8-12s,时间长短随拨动角度大小而定。这些结构紧靠镜头基座,为机身右侧留出宽裕的面积,方便右手持握相机。机身左侧仅有靠近镜头基座的装卸镜头按钮。

机顶右侧为拍摄时主要的操作区域,分配有过片扳手、速度调节盘(带胶卷感光度记忆窗)、胶卷平面位置标记、胶卷计数窗和快门释放按钮。快门释放按钮可连接标准快门线。

早期少数相机底部设有开启后盖按钮和连接电动卷片器的接口,被影友称为“底开盖”201。批量生产后,开启后盖采用提拉倒片旋钮的流行方式,取消了连接卷片器的接口。底部只留三脚架螺孔和倒片按钮,更为简洁。

配套镜头

珠江S-201的配套镜头由华光厂(308

厂)研发生产。1970年代初,国营云南光学仪器厂、国营西北光学仪器厂(现西安西北光学仪器厂)和河南星火光学仪器厂也参与了镜头开发和研制。这三家企业分别推出了定焦、变焦镜头各一只。后来,在军工企业失去珠江S-201去“珠江”商标的十年间,珠江

S-201的配套镜头分别标注为“明佳”、“华西”、“金都”和“华光”,也曾见到有没有商标,只有型号、规格的镜头。镜头基本概况如下:

标准镜头

珠江58mm F2镜头。它是华光厂专门为珠江S-201相机配套生产的标准镜头,沿用海鸥接口,即MD卡口形式(美能达标准)。采用6片4组双高斯结构,有多层镀膜,视角40度,光圈范围f/2-f/16,最近拍摄距离0.6米,滤镜口径52mm。这只镜头是早期专为珠江S-201设计生产的标准镜头,与S-201配套出售,也是摄影者最常使用的挂机镜头。后期,厂家对镜头进行了改造,取消了景深预测装置,镜身为全黑色,减轻了重量,被称为“黑嘴”镜头。直至1980年代引进宾得K1000生产线后,逐渐被后几种镜头所取代,最终停止生产。

珠江50mm F2镜头。珠江引进宾得K1000相机同时引进了宾得标准镜头。华光厂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吸收和改造,自行设计了这只镜头,全部采用国产光学玻璃制造,采用了6片5组结构,有多层镀膜,视角46

度,光圈范围f/2-f/22,可进行半挡调节,最近拍摄距离0.45米,滤镜口径49mm,直径63毫米,长度31毫米,重量170克。较之原先58mm F2的镜头小巧、轻便了许多。该镜头畸变小,色彩还原正常,略微偏黄,是当时质量优良的标准镜头。卡口形式有PK(宾得、理光等品牌手动单反相机所用卡口)和MD(美能达手动单反相机卡口)两种规格,以前者为主。PK口是为珠江S-207配套生产,而MD口则是为了向上兼容,供珠江S-201换代使用。金光厂后期生产的白色上盖的珠江S-201即使用了这款镜头。

珠江50mm F1.8镜头。镜头采用6片5组结构,有多层镀膜,视角46度,光圈范围f/1.8-f/22,最近拍摄距离0.45米,滤镜口径52mm,卡口以PK为主,也有部分MD口,直径63毫米,长度31.5毫米,此型镜头生产量较少,很快被几乎同时研制的50mm F1.7镜头所取代。这款镜头分辨率略低于

50mm F2,但色彩还原性较好,矫正了以前略微偏黄的色差,曾作为同期出品的珠江MEK2000型相机的配套镜头。

珠江50mm F1.7镜头。镜头采用6片5组结构,多层镀膜,视角46度,光圈范围f/1.7-f/22,最近拍摄距离0.46米,滤镜口径49mm。外形尺寸与50mm F1.8镜头相同,重量为182克。这只镜头像场照度均匀,畸变小。造型精巧美观,重量轻,调焦手感舒适,光圈调节挡位清晰。用于明佳、金都和后期珠江的部分产品。据当时报道,这只镜头的成像质量与理光的标头不相上下。

广角镜头

珠江35mm F2.3镜头,采用6片6组结

构,多层镀膜,视角62度,光圈范围f/2.3-f/16,

最近拍摄距离0.3米,滤镜口径52mm,MD卡口,是华光厂为珠江S-201配套生产的镜头之一。

珠江28mm F2.8镜头,采用6片6组结构,多层镀膜,视角75度20分,光圈范围f/2.8-f/32,最近拍摄距离0.3米,滤镜口径52mm,MD卡口,也是为珠江S-201配套生产的广角镜头。

中焦镜头

珠江105mm F2.5镜头,由河南星火仪器厂研制生产,曾是金光厂出品的珠江S-

201的配套镜头。该头采用5片4组结构,多层镀膜,视角23度,最近对焦距离1米,生产量较少,后来被华光厂研制的135mm F2.8镜头取代。

珠江135mm F2.8镜头,系华光厂为珠江S-201配套研制并批量生产的优质中焦镜头。镜头采用4片4组结构,多层镀膜,视角18度10分,光圈范围f/2.8-f/22,最近对焦距离1.5米,产量较高。

变焦镜头

珠江45-90mm F3.5变焦镜头,由云南光学仪器厂和西安西北光学仪器厂分头开发和制造,是早期为珠江S-201生产的配套镜头,故仍为MD卡口。由于变焦范围小,成像质量不理想,所以只少量生产后即告停产。

珠江80-200mm F4.5变焦镜头,由华光厂研制生产。这只镜头大而重,但调焦、变焦手感顺畅,是当时优秀的国产变焦镜头,有PK、MD两种卡口,滤镜口径52mm。

珠江35-70mm F3.5-4.5变焦镜头,由华光厂和华西光电仪器厂分别研制生产,前者产品为PK口,后者产品以PK口为主,也有少量MD口生产,两者技术参数相近,个人认为前者成像质量略胜一筹。

另外,有文章介绍曾有300mm长焦镜头研制,但笔者未见到权威文献报道,也没见过实物或照片。

其他附件

UV镜及七片滤色镜(由浅到深三片黄

镜、红、绿、蓝、橙色镜各一片),颜色精准,做工相对精细。镜圈镌刻有“珠江”字样和颜色、口径说明,每片均有独立塑料盒包装,便于携带。

DSJ型近摄接圈,分为三节,螺口连接,两端为MD口,分别连接机身和镜头。

变焦近摄翻拍器,由永光厂生产,型号

BS-1,含卧式手提和立式两个附

件,木箱包装,便于保存和携带。两个附件都是MD接口,可使用珠江、海鸥、孔雀及日本美能达的机身和标准镜头。这台翻拍器的皮腔可以将被摄物体到底片的距离由220.4毫米拉大到324毫米,相应放大倍数为1~3.5倍可连续调节,在3.5倍时可将6.9×10.3mm的平面被摄物拍满135底片。卧式近摄仪便于携带,适合野外近摄,采集花草、昆虫、矿石等影像;立式近摄仪则用于室内,可精准地翻拍各种资料。其底部的载物台设计成半透明,可从下部照明,翻拍底片。

此外,与珠江S-201配套的还有不同材质和规格的遮光罩、闪光灯等。笔者收集到两款机顶闪光灯,都附带了闪光连线,可以配合S-201使用。一款英文标明“Pearl River”,另一款则用中英两种文字标示“珠江”。前者生产厂商不详,后者标有“顺德大良照相器材厂”,显然是搭车为“珠江”代工的产品。

最后的珠江S-201和

珠江单反

到1986年,珠江S-201年产量已超万台,又引进了宾得K1000单反相机,推出了内测光的新型号“珠江S-207”, 形势一派大好。然而,随着国家《商标法》的公布,华蓥五厂失去了“珠江”商标的所有权。遭受这次打击,珠江系列的生产受到了影响。正在设计简化版S-201M(去掉了反光镜锁定,改进了机械部分的精度)的工作也被拖延。

进入1990年代,华蓥五厂分别迁到重庆、成都、郫县和新都县。从此共同创造“珠江”品牌的五兄弟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明光厂更名“明佳光电厂”,生产了“明佳MCk1000”内测光相机。永光厂迁至成都,更

名“华西光电厂”,生产了“华西S-80和S-90”两种单反相机。金光厂迁至新都县,更名“金都光电厂”,生产了“金都S-207M和S-207T”两种单反相机。虽然大部分产品均获得过不同的嘉奖,但已无“珠江”往日的风光。

1997年,持有“珠江”商标的“广州照相机厂”破产,“珠江”商标被拍卖。明佳厂抱必得的信心,以近40万元购回“珠江”

商标,恢复了“珠江”商标的使用权。此后,明佳厂对产品进行了改进,先后推出了有电子测光功能的珠江MCk1000、没有电子测光功能的MFk1000和带光圈优先挡位的MEk2000等型号,在性能和操作性上有了很大进步。无奈,此时自动化程度、性能更好的国外相机(主要是日本相机)已经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珠江”相机没能得到用户的认可,销售低迷。

总体来说,珠江S-201在当时是一台功能强大的单反相机,镜头、附件齐全,用料

扎实,做工比较精细,操作便捷,加之应用范围较广,故受到多数专业摄影者和爱好者的喜爱。虽然在加工,装配等环节功夫欠缺,易出各种小毛病,但直至今日仍为胶卷摄影爱好者所钟爱。多种珠江镜头也被转接在微单相机上使用,物美价廉,继续发挥着作用。

猜你喜欢

华光变焦镜头取景器
美海军巴丹号航空母舰上的地面作战监视系统取景器
经久不衰的光学取景器
Negative self-feedback induced enhancement and transition of spiking activity for class-3 excitability
首届华光摄影双年展
吴华光作品
超广变焦镜头
有缩小镜吗?
NEO—2X光电吊舱
驾驭光学技术的大家——实测腾龙3百万像素NIR百万像素手动变焦镜头
数码单反相机取景器的选择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