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与思考
2015-07-14王琍梅卫春燕金明浩张宏蕃
王琍梅+卫春燕+金明浩+张宏蕃
摘要:在经济形势下行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在如此严峻的社会问题下,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力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献计策。
关键词:实践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对策
由于我国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的,因此我们在就业能力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就业能力构成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可操作的实践指导框架的研究不仅起步晚,而且能力也不足。特别近年来,所谓的“就业鸿沟”(即用人单位招不到人,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日益扩大,严重影响企业发展。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势在必行,创建新型的教育、教学体系,增强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对本专业技能的掌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各种方式方法就是所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尤为重要的,它能有效地把教师和学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能良好的沟通以达到教学目的。
老师合理的教学方案会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学生也要提高自身的学习锻炼能力,通过不断的沟通和交流的过程来加强对学习方法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够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可参考对象,并且对于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也会有所提高。
一、基于问题学习法
基于问题学习法主要包括以下的学习步骤:1.发现问题。2.分析问题。3.将问题简化。4.对简化后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答。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总结。6.发现并找到解决方案有待改进之处。7.评价此次解决的方案。基于问题学习法是一个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针对某个特定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方案、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这种实际动手能力得到提高,而不在是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
二、基于项目学习法
基于项目学习法就是通过一个有实践性和接近生活实际的活动展开的教学过程,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尽量独立的自行完成整个项目,从确定目标开始,到设计实施工作计划,再到评价此次项目等环节都要尽可能地自行完成。
基于项目学习法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确立整个项目的结构框架。一项任务的确立先是学生自己确立,如进行相对困难也可通过师生共同探讨确立。随后学生开始对项目一小组的形式讨论,制定不同的项目结构框架,并确立项目具体的步骤。
第二个阶段是落实第一阶段的项目。学生各自找寻的小组开始分配工作,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明确项目并实施活动。
第三个阶段是项目成果评估。首先学生要对自己做出的活动成果进行自我评估。其次才是教师查看每个学生的活动成果并整合所有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估。最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共同探讨总结出问题并找到针对的解决方案。
第四个阶段是项目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项目成果不能理想化,应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最好可以与相对应的企业工厂相结合,把方案应用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
三、体验学习法
体验学习法的核心是学生,通过学生的社会经验和实践中学来的知识技能多维结合起来的一种学习方法。
第一个阶段是实践体验。学生在社会中的实践体验是这种学习方式的起点,这种实践体验是学生亲身经历的直接体验,也可以是通过他人的体验间接传授的经验。
第二个阶段是回顾体验。学生在这一阶段主要是根据第一阶段的实践体验进行分析研究。总结自己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改变了什么,体验到了什么新的思想。
第三个阶段是建立抽象思维。在回顾体验的基础上,学生应试着把实践活动中直观的东西推理上升到抽象思维的概念,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
第四个阶段是总结回顾。学生应在这段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经历的和锻炼出的能力进行回顾和总结。
强化实践训练环节,提升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一)第二课堂的重要性
如果课堂上是单方面的教师讲学生听,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根据课堂上的一些不足而相对应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主要就是在校园内展开的一系列开放性的活动。是一个以学生自己为中心的,以提高动手能力和发觉新的创新能力为中心思想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开放性教育体系。第二课堂的执行方式并不像课堂那么死板,是一种丰富多彩、灵活的一种教育方式,他是在第一课堂的前提下,总结和开发出的一种补充和延续性的教学。
第二课堂所提供的各种事件活动都是有着明确的目标导向的。第二课堂是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的并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方式。
第二课堂所提供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是有着明确的目标导向的。第二课堂培养出的独立能力、动手能力、交流能力正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
第二课堂有着传统课堂代替不了的优势,那就是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这在传统的课堂上是不可能实现的。时间也证明了这种交流能力是对成长极为有益的,也是社会中需要我们具备的一种技能。
(二)实践活动基地的重要性
第二课堂的建立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要有一个环境、条件良好的基地展开实践活动,这样才能良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校内研究型实践基地的建设。通过鼓励学生利用校园资源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创新能力。(2)校外实习型实践基地的建设。这种实践基地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一个平台,还能够为企业找到可用之才,促进企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学生与企业的双赢。(3)产学研结合基地的建设。顾名思义就是生产学习研究结合起来的一种合作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更好地学习到相应的知识,更能提高生产实践经验,还可以对遇到的问题加以研究。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加入其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培训。而提供平台的单位也可以通过这一方式为公司注入新鲜的血液,达到学生、企业、高校的三方共赢。
四、总结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近几年已经成为了社会讨论的交点,是一个由许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社会现状。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大致可以由五部分要素构成,分别是求职应聘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掌握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自我展现能力、情绪快速调整能力,这些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大学生就业能力通过上述主要的五个因素,可以分成三个递进层次,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情绪快速调整能力层,大学生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而把这种情绪带到工作中就会严重影响到工作效率,不利于进一步的发展;中间的便是自我表现能力层,它促使大学生不断提高,培养和发展能力,从而更好地表现自我;最外层是实际应用层,他是根据大学生求职应聘表达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和专业知识掌握能力构成的。根据每个人的自身因素的不同,相应的培养方式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因材施教。高校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和综合性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北京就业》编辑部.近六成缺乏明确就业目标——大学生求职难难在就业能力差[J].北京就业(成功就业版),2007,(9).
[2]李春华,王永亮,何伟.“对大学生实际与创新能力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1,(7).
[3]York,M. and Knight,P. Self-theories: some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J]. Students in High Education, 2004,29(1).
[4]Harvey.L .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J]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2001,7(2).
编辑∕高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