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不玩虚的
2015-07-14李健
李健
并不是为了迎合市场才转型互联网公司,广联达(002410.SZ)没玩虚的。
行外人并不那么容易理解建筑领域的软件企业的商业模型。不过,随着广联达在电商平台和供应链金融服务领域的一系列动作,“建筑工程领域互联网+平台服务商”的模式浮出水面后,投资者才更容易看懂广联达的战略意图。
借着“互联网+”的风口热潮,在资本市场上,公司股价也开始加速上扬。5月8日,除权后,公司股价迅猛展开填权行情。与此同时,公司内部也在悄然发生着一些转变。此前,极其低调的广联达在5月19日召开年度投资者见面会,众多公司高管与投资人互动交流。
至少这是一种心态上的变化。从一个细分行业领域的专业公司,到一个互联网化的公众公司,广联达已经展现出了求变的姿态。
不过,从软件公司到互联网公司之间仍然有着巨大的转型鸿沟。广联达既要在垂直的专业应用领域继续开拓蓝海市场,又要在专业应用之后横向延展行业大数据服务、征信和供应链金融服务,它能获得成功吗?
不担心短期波动
市场份额超过一半多,潜心经营近20年的广联达在建筑工程软件服务领域,如今已经鲜有能够形成威胁的竞争对手,更多的挑战是来自市场的变化。
建筑行业此前的长周期繁荣在某种程度上也造就了像广联达这样的企业,但现在,宏观经济减速、建筑行业增速趋缓已成新常态。
根据广联达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Q1营收同比下降16.6%,净利润虽然仍同比有4.6%的增速,但公司预告半年报,净利润有可能同比出现90%-40%的降幅。这背后是受市场环境变化和公司主动转型的双重影响。
“建筑业的重要性,不用去证明,看一组数据就知道了。全球建筑业GDP2010年增长12.5%,到2020年会增长14.7%,中国每年在施工项目达到55万个,所以这个产业还很大。”广联达总裁贾晓平对《英才》记者表示,尽管短期冲击会有,但长远看市场仍然乐观。
就国内市场而言,每年仍然有30亿平方米的新增房屋面积,作为行业龙头的广联达自然不会太过担心市场的短期波动。更何况,还有一片蓝海市场尚待开发。
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会有决策、设计、采购、施工和运维五个阶段。广联达过去主要在采购环节提供工具软件和服务,基本是在新增量市场。现在已经延展到施工环节,增量市场与存量市场并存。目前国内建筑保有量约650亿平米,建成后运行维护周期为十几年,每年的能耗、空间、资产、环境等问题不断产生,运维这是一个更大的市场。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建筑业存量市场的运维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而国内市场刚刚尝试起步。
互联网聚合平台
占据市场主导的企业,总是具有优势的行业整合者。
“我们的目的是重构建筑工程领域生态,推动建设工程领域升级发展。”在广联达董事长刁志中看来,重构行业生态是新发展阶段的战略重心,也是增值服务的来源。
在互联网时代,重构生态就意味着信息化。在此之前,建设工程领域各个阶段内的客户,围绕各自的阶段独立参与工程进行。而广联达想要构建一条生态链,将各类硬件服务商、软件服务商以及征信机构和金融机构整合到一个开放的平台上。
“传统的生态是孤立的、低效的、有边界的,而重构后的生态链使联系更加广泛、频繁,同时效率也更高,边界在无限扩大。”贾晓平表示,公司的盈利模式也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过去提供的是软件产品和服务,现在提供的是免费+租赁+增值服务的方式。硬件是卖的,PC端是租的,移动端、大数据、征信和金融则是增值服务。”
2014年12月,广联达推出电商平台“讯采旺材”,通过互联网聚合房地产行业采购规模,从而形成电商采购优势,并利用大数据为行业提供金融征信等增值服务。而做“讯采旺材”也是公司基于在建筑信息化领域的长期积淀。
建筑行业中有6000-7000万从业人员,将这些人和工地聚集起来就会产生多种需求,例如采购需求,将需求聚合起来就是聚量,而这些量可以帮助采购方和供应商重新组合交易关系。
在此之上,以工程为核心的大数据将应运而生。大数据可以直接为行业提供服务,同时也服务于另外一个体系:征信。而征信又是广联达做行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重要基础。基于征信的金融平台则可以提高融资便利性、资金安全性和贷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这就是广联达做电商、做征信、做供应链金融的逻辑。值得关注的是,广联达早早运作成立的保理公司、小贷公司,实际上都是为了在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上布局。
据统计,建筑业施工过程贷款高达2.11万亿,房地产开发贷款为4.38万亿,这其中不包括其他形式融资,可见建筑领域金融服务需求十分强烈。从开发商到总分包再到设备厂商都面临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这对广联达来说,无疑又是一块待开发的宝藏。
“冰山”之下
涉足垂直电商、切入大数据,布局供应链金融,广联达已经不是单纯的软件公司,而更像是一家互联网企业。
不过,从软件公司转型互联网企业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的转变。当年以杀毒软件撬动市场的金山软件,就因为互联网转型的困扰,而淹没在了奇虎360的快速崛起中。同样的困扰会出现在广联达身上吗?
“这其实是一种基因问题,盈利模式转变是表象,决定成败的是下面的部分,别人看不见的部分。”贾晓平有一套特别的“冰山理论”——公司的盈利模式犹如显露出来的冰山一角,很容易为外界所认知,但支撑盈利模式的是企业的运营模式(研发、市场、销售、服务),而运营模式又受到管理模式的影响,管理模式才是企业发展的基因。
贾晓平告诉《英才》记者,广联达现在内部设有创新孵化激励机制,在此之上又进一步推动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以确保转型成功;而在内部结构调整上,公司变得更加扁平化,还划小经营单元,以提高对客户的响应速度。
只是,与B2C的互联网公司不同的是,专业领域出身的广联达,需要将互联网人才与建筑专业人才融合起来,这个难度更大一些。
不过,60后的刁志中和70后的高管们,带领85后的年轻团队(广联达30岁以下员工占比77%)已经开始适应互联网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