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遗产旅游中的原真性问题研究

2015-07-14丁梦玲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401331

大众文艺 2015年8期
关键词:真性遗产地遗产

丁梦玲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 401331)

文化遗产旅游中的原真性问题研究

丁梦玲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 401331)

近年来,随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热潮的兴起,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也有了快速的发展。文化遗产旅游热带动了遗产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但随之引发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遗产地商品过度商品化现象、对遗产地环境承载力的破坏等,这些使得文化遗产的真实性遭到了进一步的破坏和扭曲,由此引发了学术界的争议和思考。本文立足于后现代背景下的遗产旅游热引发的种种问题,对文化遗产与旅游的双向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同时提出在原真性视野下的遗产旅游保护和开发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旅游;原真性

文化遗产旅游热潮的兴起,带来的诸如实物资料保存不善导致的缺失、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后继无人”的尴尬窘境,这些问题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遭到了进一步的破坏和扭曲,由此引发了学术界的争议和思考。而争议的主要焦点在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的问题上以及实证分析方面。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的逐渐攀升,各方利益都介入其中,自然引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问题,尤其是对“原真性”的理解更加激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广大客源市场的国家,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问题,研究原真性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就具有了现实意义和紧迫感。

一、后现代背景下的遗产旅游热

1.遗产旅游中的怀旧旅游

在大众旅游盛行的今天,遗产与旅游就好像一对连体婴儿总是相伴相生,不可分割,并形成了特色的遗产旅游。遗产旅游是一种人们自觉地将自己的休闲活动与记忆中的或是认定的过去联系起来的行为,其中最突出的体现就是“怀旧旅游”。怀旧旅游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流行社会现象,与现代化、技术与社会的急剧变迁造成的心里紧张与精神焦虑有关。这也就是现代社会下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去有历史感的古镇旅游的原因。社会的急剧变迁造成生活节奏的加速与心情焦虑,因此,对于旅游者来说寻求一个旅游地,在旅游地中重现“过去的好日子”,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找到本真的自我。

2.遗产旅游中遗产的符号价值

在遗产旅游中,我们往往能通过遗产符号联想到与其相关的历史典故、传统文化及其背后的民族精神。鲍德里亚认为,人类已经进入一个特殊的消费时代,其显著特征是“符码操纵和制造消费”。在消费关系里,人对意义系统的消费已超越了物品本身,消费者看重的不是物,而是价值。就好比人们去到西藏布达拉宫就能看到佛教的文化内涵,看到云南梯田就能感受到人类农业文明的发展一样。

二、遗产旅游中的真实性问题

“原真性”译自于英文的“Authenticity”,它的英文本意是表示真实的而非虚假的、原本的而非复制的、忠实的而非虚伪的、神圣的而非亵渎的含义。20世纪60年代,原真性被引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1964年5月,在威尼斯举行的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和技师国际会议上通过的《威尼斯宪章》首次提出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的含义,提出了“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同时强调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最初的状态”,而且应保护“所有时代留下的文化精华”,以及历史古迹周边的环境,等等。这充分表达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概念的内涵。后来,原真性被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评选的核心标准之一。

1982年《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声明》中写到:保护、美化和改善人类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协调发展旅游业的最根本条件之一。同样,合理地管理旅游业能够大大促进对物质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也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从《声明》中可以看出,旅游业的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有着双向互动关系。文化遗产不被发现,其价值可能会被自然的尘埃所淹没;文化遗产被发现,其价值得到认同,但被人为的破坏的可能性也加剧。因而,文化遗产一旦发现,防止人为地破坏也成为了保护中的重要问题。

三、原真性视野下的遗产旅游保护开发策略

1.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中范围要明确

在实际中,单纯地一味追求“封闭式的原生态保护”是不对的,也是不切实际的,单纯地强调“大规模的开发保护”也是不对的,这样会对文化遗产造成致命性的破坏,因此,在对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时,要有一个“度”的把握。在文化遗产旅游展演中,“防火墙”的建立是有效保护文化遗产原真性与完整性的方法。在东北二人转的表演舞台,将展演与生活通过“防火墙”隔开。通过把“演员”的生活隔离为后台,东道主在游客到来后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和隔离他们的文化。在后台,他们避开游客的注视,仍旧过着他们充满意义的传统生活,而在前台,他们将提供此前存在的文化遗产更为真实的表现。

2.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中速度要适度

从研究的角度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涉及的领域众多,内容复杂,覆盖面广,许多优秀文化传统的价值,我们还没有认识到或者认识不深刻;从投入的角度讲,需要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要在短期内完成或取得重大的突破都是很艰难的,因此,在开发利用文化遗产时,不能急功近利,要有科学的方法。很多遗产地政府为了配合旅游,迎合游客的“时尚口味”而对遗产进行改造、装饰等,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创造遗产”的行为,使得遗产的主人常常处于“失语”状态,对遗产的原真性造成极大的破坏。

3.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中政府要主导

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过程中,各利益主体是不一样的。原住群体或个人、开发企业、地方政府、中央政府都有自己的利益,因此,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近年来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和抢救、保护的热潮又迫使政府不断地去挖掘地方传统,因此各地各种各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相继涌现,文化遗产旅游业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文化遗产得到交流与传播。文化也是一种经济资源,旅游使文化价值转化为文化资源,凝聚成文化资本,实现其经济价值。

四、结语

在文化遗产旅游中,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广大民众要增强保护意识,保持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遗产资源永续利用。文化遗产旅游是通过具体文化遗产内容和样式的接触体验,使旅游者爱家乡、爱民族、爱国家的情感得到升华。家乡的非遗是每一个旅游者都曾历经的记忆,通过旅游加深了对自己家乡非遗的认识,也促进了对“他乡”非遗的了解。同时,在遗产旅游中,要增强尊重意识,旅游是一个对“他文化”的猎奇和体验的过程,文化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对“他文化”的尊重,也是对自己文化的尊重。

[1]彭兆荣.文化遗产学十讲[M].云南教育出版社,2012.7.

[2]彭兆荣.遗产反思与阐释[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6.

猜你喜欢

真性遗产地遗产
中国七地入选全球首批地质遗产地名录
主体间性与个性:本真性伦理如何对抗新资本主义精神
建筑原真性探微
遗产怎么分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千万遗产
遗产之谜
遗产
关于治疗近视眼答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