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说宣纸
2015-07-14崔伟刚咸阳师范学院712000
崔伟刚 (咸阳师范学院 712000)
品说宣纸
崔伟刚 (咸阳师范学院 712000)
文房四宝中的纸是文化活动的最初材料和最终载体,是中国画的基础,是国画家艺术生命的韵迹。中国造纸术早在西汉就已出现,至迟宣纸的叫法唐代就有。安徽泾县宣纸用檀皮和稻草为原料,经石灰处理、日光漂白及打浆后用手工抄造而成。我国流传的古代书画,多用宣纸,真正的好宣纸是来之不易的,天工、人力妙和为一才行。
宣纸;泾县宣纸;青檀皮;体用
项目名称:传统中国画品评在当代语境下的演变与延伸研究,项目编号:陕艺2014019
北宋翰林学士苏易简(958~996)所著《文房四谱》成书于雍熙三年(986),又称《文房四宝谱》。全书五卷,第四卷《纸谱》,内容引之于古书,集以杂说、逸事,是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文房四宝的专著。文房是读书人活动的场所。文房四宝中的纸是文化活动的最初材料和最终载体,文化人的文采华章只能因为纸而“千载寂寥,披图可鉴”。今天宣纸是画家画画的材料,是中国画的基础,是国画家艺术生命的韵迹,是“笔墨中立定精神,混沌里放出光明”的生命痕迹。对宣纸的重视和体味就是书画家的艺术人生。
一、宣纸的名来
考古发掘证明中国造纸术早在西汉就已出现。现在能见的最早的纸是1986年出土于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的“放马滩纸”,1957年出土于西安灞桥汉墓葬区的“灞桥纸”。据科学测定,两纸均以麻为原料,但纸较粗色黄,可见初级阶段造纸技术水平较低。蔡伦(约61~121),字敬仲,桂阳(今湖南丰阳)人。明帝永平年(75年)入宫为宦。和帝时为尚方令,主持造纸。史称“蔡侯纸”。蔡伦对造纸技术的贡献主要是造纸原料作了重要拓展。西汉及东汉初年造纸所用原料主要是破布、绳头等麻类物,自蔡伦始用楮皮、鱼网造纸。
《唐书·地理志》记载:“宣城故城在南陵县东四十里青弋江上,唐时州治设此。”宣州包括宣城、当涂、泾县、广德、南陵、太平、宁国、旌德八县。《旧唐书》记载,唐天宝二年(743),宣州进贡给朝廷的供品当中就有宣州的纸。
晚唐张彦远(约815~875),山西永济人,出身宰相世家。所著《历代名画记》完成于唐大中元年(874),全书使卷,前三卷讲画史源流兴废,后七卷述372人小传。广征博引,包罗甚全。书中有载“江东地润无尘,人多精艺。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古时好塌画,十得七八,不失神采笔踪”。这是古籍中首次提及“宣纸”,可以认为,至迟宣纸的叫法唐代就有。
关于宣纸最初是因何而名,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认为宣纸产于宣州,即今安徽泾县县地区,因地而名。如安徽籍学者胡朴安(1878~1947)所著《宣纸说》中指出:“泾县古属宣州,产纸甲于全国,世谓之宣纸。”第二种说法认为宣纸取名于明“宣德”年号。“宣德纸”就是“泾县纸”,两说各有其理。清末民国以来,由于宣州所辖泾县等地所产宣纸书画领域的广泛影响,宣纸的名称逐渐发生变化,已经泛指各地所产书画用纸了。
故宫博物院所藏唐韩滉(723~787)的设色《五牛图》是较为可靠的唐代纸本绘画。表面平滑,砑光,加蜡,为桑皮纸。也许就是张彦远所称的“宣纸”,是较为可靠最早的纸本绘画。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还谈到“生纸”和“熟纸”的问题。所谓“生纸”就是直接从纸槽抄出后经洪干而未加工的纸。“熟纸”则是用“砑光、拖浆、填粉、加蜡、施胶”等方法,阻塞纸面纤维间的多余毛孔,使纸吃墨不晕染。看来唐人已经开始全面使用宣纸作画。
二、宣纸的抄造
《辞海》:“一种高级的毛笔书画用纸。原产于唐代宣州泾县(今属安徽),在宣城集散,故名。用檀皮和稻草为原料,经石灰处理、日光漂白及打浆后用手工抄造而成。纸质洁白、细致、柔软、经久不变,不易蛀蚀,便于长期存放。我国流传的古代书画,多用宣纸。为我国的主要书画用纸。”
泾县《曹氏宗谱》中记载:“曹大三于宋末争攐之际,烽燧四惊,避乱由南陵之虬川,迁至泾县小岭山区,共十三宅(既现在的小岭十三坑),因见系山陬,无可耕土,因贻蔡伦术于后,以为生计。”这就说明泾县宣纸生产始于宋末。
根据清《宣城县志》记载,清初的宣纸生产不限于泾县,皖南的宁国、太平都制造宣纸。以后发展到广德、郎溪两县。再加上歙县、黟县、绩溪、休宁、池州(即贵池)等县。生产宣纸的地区有十多个县。根据清嘉庆十一年(1806)的《泾县志》记载,嘉庆年间的 “金榜、玉露、白鹿、画心(仿澄心堂纸)、罗纹、卷帘、连四、公平、学书”等品种,都是但是当时造纸业中的热门产品。
我们今天能够在市面上买到的泾县宣纸是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主要原料制造的。青檀俗称冀朴,檀树,属榆科,落叶乔木。是我国三级保护植物,分布教广。三年左右的韧皮纤维品质最佳,过嫩或过老的青檀皮都不能造出优质的宣纸。沙田稻草泾县当地人呼为“大白”(皖南土语)。其特点是茎杆高,含有的纤维较多,稻节为白色,制浆易漂白。沙田稻草含有的化学成分(木素)较低,对蒸煮有利,但产量较低。
制造宣纸还有三个重要因素:一是纸药,泾县当地产的杨桃藤;二是竹帘,是抄造宣纸的工具;三是用水,造纸离不开水。根据《泾县志.山水篇》中记载:“甘坑所造纸为泾县之最,盖取甘水所制,莹洁而耐久,远近传之。”泾县乌溪(河)水是宣纸制造中得天独厚的条件。宣纸作为手工纸制造基本上遵循“制皮料,制草料,然后皮料、草料配合捞纸。但泾县宣纸的制造明显要比一般的手工纸生产流程复杂的多。
新抄造的宣纸俗称“火纸”,纸质较硬,书画的墨色灰暗,吃墨也不够规则,运笔涩而不滑。其“浆性未脱,纸性不熟”,下笔墨色浓淡难掌握,洇水扩散难控制。这是由于生纸中纤维之间的空隙还没有达到力学上的平衡,再加上碳酸钙微粒的形成也未完全,从而影响了吃墨和发墨的效果。一般而言,尽可能的把新宣纸储存或放置一段时间再拿出来用。
手工纸制造宣纸是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主要原料制造的,共有18道程序,100多道操作,要全部掌握这些至少需要三五年时间。生产周期需要1到3年。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在加工后仍有少量胶质残存,只有经过多年存放,胶质分解,宣纸才变的绵软。吃墨且发墨,墨色黑亮鲜明。新抄造的宣纸的两面都有细小的纤维毛层,经过多年存放,宣纸的密度有微量的增加,手感光滑,质地瓷实。运笔滑而不涩,墨色亮透莹润。宣纸制造过程中由于用石灰发酵和摊晒,新出生的宣纸中多少含有石灰质和细小尘粒杂物,经过多年存放和翻动,宣纸更加细腻圆润。真正的好宣纸是来之不易的,天工、人力妙和为一才行。
三、宣纸的体用
中国画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这种人文风采确要靠“千年不朽”的宣纸来承担。“选纸择墨,运笔随心”,首先从宣纸开始,古今文化人对宣纸的体用有着深刻的理解。
故宫博物院所藏西晋文学家陆机(261~303)的章草《平复帖》墨迹是秃笔写的章草,笔意古朴。是陆机在西晋武帝泰始初年(265~269)在南方仓促写成的一封书信。此帖流传有绪,年代确切可考,又出于名家手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年份可查的珍贵纸本法书。隋末的虞世南(558~638年)《北堂书钞》卷104引《陆云集》中陆云致陆机书云:“前集兄文二十卷,书工,纸不精,恨之。” 陆机写字属稿不曾用良纸,其弟陆云有愤恨之情,古人对纸的在意可见一般。
澄心堂纸是南唐名纸。据宋蔡襄(1002~1060)《文房四说》中载:“李主澄心堂(纸)为第一,其为出江南池、歙二郡,今世不复作精品,蜀笺不堪久,其余皆非佳物也。” 李后主本名李煜(937~978),是五代十国南唐(938~975)最后一位国君。曾把御制监造的用纸存储于其祖父李昇待臣议事、设宴庆贺、批阅奏章的大厅。澄心堂纸因之名满天下。其纸“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后从宫内散落民间,文人墨客都以得到此纸为幸事。五代董源(?~962)时为“宫苑使”,可以经常出入澄心堂,是善画拥翠浮览的江南景色的高手,传其《庐山图》《夏山林木图》《溪山风雨图》都是用澄心堂纸。好纸使董北苑“灵机偶发、乘心挥洒、多能传神”。宋时书画家如李公麟、蔡襄、苏东坡等都有用过澄心堂纸。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蔡襄在(1063年)写的尺牍。称赞澄心堂纸“阔窄厚薄坚实”。
清代松年《颐园论画》(1897年成书)说:“纸性纯熟细腻,水墨落纸,如雨落沙,一直到底,不纵横浸渗也”。明清以来,水墨为上,因此用纸更为精到。清代林紓(1852~1924)《春觉斋论画》说:“佳楮能引画性,与公谨交如饮醇醪,不觉自醉……引画性原不专在纸,然纸性劣者,落笔即为索然。”可见古人用纸精益求精,今人用纸为达性情。
当代画家张仃先生70年代后开始探索焦墨山水,他收藏有一幅黄宾虹(1865~1955)的焦墨手卷。宾虹在题跋中说:“古人称楮先生(宣纸)功居第一,斯明旧纸之助余也,信然。” 张仃先生说:“对国画家来说,在好纸上画画是一种享受;对于焦墨画家来说,更是不可言喻的过瘾,焦墨不同于别的墨色,淡而清雅,含而不露,要有灰蒙的色调感觉。纸面光滑不行,太粗糙了也不行,这只有好的宣纸才具有恰倒好处的效果。”
当代画家吴冠中先生在《宣纸恋》中说“宣纸诞生了,这滋润、宽敞的处女地真诱人,诱惑画家和书法家们将大量乌黑的浓墨泼上去,挥毫,奔驰,出神出化于浓淡沉浮的宇宙中。黑的相博,柑咬;浓淡之相竞,相渗;偶然性与必然性在‘棉质’的差异中变化”。
和宣纸的交融给画家和书法家们带来巨大的艺术愉悦,绘画的精神品格完全融化在薄薄的宣纸之中。书画家们只有在“以笔问纸”的体用中,在“笔墨纸心”的韵律中才能实现了体用不二、物我为一。
[1]潘吉星 著.中国造纸技术史稿.文物出版社,1979.3.
[2]穆孝天 李明回 著.中国安徽文房四宝.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1.
[3]刘仁庆 著.中国书画纸.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1.
[4]唐 张彦远著 俞剑华 注释.历代名画记.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8.
[5]赵全利 著.中国古代技法 材料 工具史纲.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10.
崔伟刚,男,西安交通大学2011级博士生, 咸阳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中国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