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探究

2015-07-14徐文科贵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550018

大众文艺 2015年8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数字化时代

徐文科 (贵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550018)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探究

徐文科 (贵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550018)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普遍使用,标志着数字化时代的全面到来,随着教育机构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大,计算机技术和艺术设计也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但是每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不仅意味着机遇,同时也是意味着挑战,如何才能够在数字化时代下更好地进行艺术设计教育,一直是一个困扰着教育工作者的难题。本文将对数字化技术给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数字化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

数字化时代;艺术设计;教育模式

一、数字化技术给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带来的影响

(一)便利于进行艺术设计的活动

数字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科学手段,它与电子计算机相伴相生,给艺术设计带来了与传统模式大不相同的工作和授课方式。在以往的艺术设计教育中,由于外界硬件设备的限制,教师只能将设计的成品拿来展示给学生,并用手工画图的形式向学生讲解设计的流程和精髓,这样不仅费时费力,同时还不容易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而数字技术可以运用大量的绘图和数据处理软件,将作品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特点直观地展现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作者的设计意图,并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可以取长补短,丰富自身的设计内涵。此外,数字技术还方便了修改活动,只要将修改的数据录入计算机,就可以得到设计成品的展示。教师可以将这种模式应用到设计教育中,在不同的结果中与学生探讨最合理和美观的设计理念,掌握有用的设计方法,了解容易出现错误的操作方式,从而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有利于设计的真实模拟

艺术设计具有比较高的立体意义,三维空间的展示可以更好地表现出作品的内涵。但是在传统的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平面的图纸上,不太便于除了设计者以外其他人的观看和理解。尤其是对于绘图能力稍弱的学生来说,平面的线条并不能将他们的思路和想法完全展现出来,因而教师也无法完全把握学生的设计内容,严重影响了其对学生的指导和修正。数字化时代,一些三维软件如3DSMAX等可以真实模拟设计场景,给人以直观的空间感觉,甚至还可以预演最终的动态结果。这在设计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学生便捷地观看他人的设计,并取长补短地修正自己的设计,同时还慢慢改变着学生的审美趣味,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和欣赏水平,对于艺术设计有着重要的显示意义。

二、数字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

(一)开发学生创新意识

艺术不同于数学和物理等理性学科,它没有太多必须遵守的规矩和不可更改的定理,它的表现形式是多变的、新奇的和无重复性的,越有创新力的创意,越能够创造出非同寻常的艺术作品,因此在艺术设计中想象力是决定着艺术作品的灵魂,有了创新意识,才会有创作的激情和设计的动力。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除去天生部分之外,更多地是通过后天锻炼所得到的,数字化带来了更大范围的知识领域和创意空间,任何创新的想法都可以借助软件来验证可能性并得到实现。数字化时代中,网络的应用可以使创意实现横向交流,当面对一个设计主题时,设计者可以借鉴之前所接触到的创意来启发自身的想法,从而实现集众家之所长的效果。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教师同样可以运用数字化的这一特点,不断提出新的设计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然后与优秀的创意做出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进步。

(二)拓宽学生视野

艺术不是局限性的,艺术的想象更是天马行空,不会给人以漂浮之感,只是会让人们觉得空灵而又美妙,才会更加抓住人们的心灵。设计者视野的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艺术设计的广度,如果设计者对设计内容的认知不够全面和深入,那么他就会采用最不会出错的设计方式,这样虽然可以避免重大失误的出现,但是设计出来的艺术作品会显得平凡而又缺乏灵气,因此,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拓宽学生的视野。随着数字化互联网的应用,让世界变为了一个整体,即使人们想了解地球另一端国家的文化,也很容易在网络上找到相应的资料,这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十分普遍,比如教师在向学生介绍有关欧洲教堂建筑艺术时,可以带领学生在网上寻找相关的文化和宗教信息,帮助理解设计的内涵,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相似的作品就能够独立分析,在接到同样内容的设计主题同样可以以所了解的知识为依靠来进行相关的设计活动。

(三)便于沟通和交流

艺术设计活动不能闭门造车,否则设计出来的作品不但缺乏生气,还会显得与社会背景格格不入,设计者之间的沟通并不意味着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完全公开,而是将自己一部分的思路展现出来并分析反馈的情况,然后做出调整。一个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会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即拥有比较广泛的市场接受程度,因此不可能完全抛弃外界而仅仅在自己的思路上完成设计工作,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设计能力还不够成熟,更加需要通过交流来不断地提高自我。由于学生的人数众多,有时候导致教师无法一一作出指导,即使能够兼顾到每一个人,那么指导的质量也会随之下降,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数字化来进行交流,比如在学习设计中东宗教艺术作品时,可以将作品通过网络介绍给当地的居民,收集他们对于作品的评价,这就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和学习方式。

(四)解放双手,提高设计的效率

艺术设计虽然不是一项能够在短期内可以完成的活动,但是艺术同样具有保质期,如果一件艺术作品的设计时间过长,即使它的创意十分完美,也会逐渐被社会潮流所抛弃的。而如何才能够缩短艺术创作的周期,最合理的解决法就是缩短绘图和模拟的时间,这就需要借助数字化技术软件。解放双手,抛弃直至绘图的设计方式,将数据和信息录入电脑,在软件的协助下尽快地模拟出结果,从而为后来的修改省下时间。

三、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世界已经开始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传统艺术设计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改变着人们对于美的认知,影响着教育的思想和教学体系。数字化时代给教育活动带来了便利,推动其不断地向前发展,同时也对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考验,那就是要求学校培养出能够掌握各种新媒体技术的艺术人才。这不仅仅是数字化技术和艺术设计教育简单的相加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教育者和学校不断探索,找到适合数字化时代艺术设计的教育模式。

[1]赵勤.数字化时代艺术设计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J].江西教育科研,2005(8):42-44

[2]聂森.袁恩培.宋洋.数字化时代艺术设计教育及设计思维能力培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B12):118-119

[3]李红华.数字化时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探讨[J].文教资料,2005(28):66-67

徐文科,男(1956.12—),满族,贵州贵阳人,贵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油画创作与教学、舞蹈解剖学。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数字化时代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