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基训的结合

2015-07-14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430074

大众文艺 2015年8期
关键词:基训古典舞芭蕾

肖 洒 (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430074)

浅析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基训的结合

肖 洒 (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430074)

芭蕾舞集合了广泛的世界性与深厚的艺术性,已经拥有几百年的历史。它深谙人体运动规律的训练方法和独特典雅的风范特色,已经成为了舞蹈艺术领域的审美标杆,被欣赏和借鉴。对于中国古典舞的基础训练来说,芭蕾舞的科学训练方法具有参考性。如果将芭蕾的训练方法与自身的民族特征融合到一起,对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来说将是一件好事。

芭蕾;中国古典舞;基训;结合;实践;共性;技术能力

《易经》中曾有言道:“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世界古国,中国人最不缺乏的就是变通的思想,中国古典舞亦是如此。虽然它具有着传统的东方魅力和独特的艺术神韵,但它终究还是具有局限性的。随着古典芭蕾舞的引进,中国古典舞也在变与不变之中仔细揣测,力图达到一种完美统一的境界。

一、古典芭蕾基训与中国古典舞技术能力培养的关系

芭蕾舞为中国人所耳熟能详的作品莫过于《天鹅湖》《胡桃夹子》这些经典,所以芭蕾舞艺术能够在中国发展并逐渐被普及也是理所当然。早在解放初期,例如《红色娘子军》《白毛女》这样经典的戏剧桥段就被编排成芭蕾舞,成为属于中国芭蕾舞艺术的精品。芭蕾舞在我国虽然是舶来品,但是在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与创作过程中,芭蕾的基本审美标准也被移植到了中国传统舞蹈艺术之中。这不仅仅体现在不断涌现的大量芭蕾舞蹈艺术人才和众多经典作品,还体现在了我国芭蕾舞的教育内容中,将古典芭蕾基训中具备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的技术训练方法编入中国传统舞蹈的必修课程中,是近些年来我国舞蹈院校普遍尝试的做法,这种被中和了的训练方法不但具有西方科学标准的训练体系作依托,还完美的将中西合璧的舞蹈思维理念呈现出来,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突破。

二、芭蕾技巧的理论借鉴

由上文所提到的古典芭蕾训练体系中的规范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三点来看,我国古典舞在训练技法与理念方面近来都借鉴了古典芭蕾训练体系的结构特色。在中国古典舞的基训理论层面看来,“训练性、多样性、典型性、新鲜性、科学性”是基本的五项原则。因为这五项原则完全能够体现中国古典民间舞蹈的形神统一,体现它作为古典艺术存在的价值。而芭蕾在基训方面更强调基本技术,强调一种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它首先从扶把开始,逐渐过渡到中间训练,从小幅度的基本动作慢慢过渡到大幅度的高难度动作练习,而且从扶把到高难度动作中的每一个基训组合之间都有联系,形成了一套完整流畅的系统。所以芭蕾的基训讲究由浅入深、由简至繁,这就是芭蕾基训的科学合理性,它是将舞蹈中的技术基础与人体的运动法则有机的结合起来,体现了最为典型的舞蹈艺术表现力。所以说从理论上来看,中国古典舞与芭蕾之间是存在相互借鉴关系的。

三、芭蕾基训的技巧借鉴

(一)肢体训练与肌肉线条的塑造

都说古典芭蕾的训练方法科学,就是因为芭蕾中对肢体艺术的塑造最为直观和动态,是纯粹的身体语言。所以芭蕾对肢体的训练要求很高,有些训练方法甚至是称得上挑战人类极限的。作为几百年的舞蹈艺术,它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对于中国古典舞的基训是具有极高价值的。借鉴芭蕾的肢体训练,不但可以提高舞蹈演员的肢体语言表现能力,还能够塑造完美的肌肉线条,更加符合东方人对于舞蹈艺术的线条审美感。利用古典芭蕾基训中“开、绷、直、立”的训练模式可以帮助中国古典舞演员加强肌肉线条、美化形体规范,让演员显得更加挺拔和优雅。另外,长期系统的古典芭蕾训练还能让人体的运动肌肉弹性与力量得以提高,使肌肉的横断面更加丰富,线条更加清晰,充分体现形体美感。这一切都符合中国古典舞中所要求的“意无穷、神有形”的意蕴特色。所以“人体形体美”作为中国古典舞的一大追求与信仰,必须需要通过芭蕾舞这样更科学的基训方法来得以实现。

(二)加强舞蹈技能

在中国古典舞种所谓的技能就是跳、翻、转、滚等。这些极富特色的表现形式是构成中国古典民间舞蹈程式化中的一部分。当然在古典舞的基础技巧上还会加入各个名族的舞蹈风格与技巧来强化地方特色。古典芭蕾也是如此,它也非常强调各种技术动作与技术能力,尤其是转与跳跃的基训。在古典芭蕾中,例如平转、挥鞭转这种跳跃技巧是基训中必须掌握的,它们都运用到了变幻多样的脚位,形成了小跳、中跳及大跳组合,这些锻炼舞蹈演员旋转及弹跳能力的芭蕾技巧也是中国古典舞基训中最为需要的。比如说朝鲜族舞、傣族舞中的“平转”,新疆舞中的“跪转”。这些民间舞蹈中的旋转需要很强的平衡感,而芭蕾基训恰好提供了这样一种重心训练法,它是一种教会人在处于直立状态下如何保持身体重心稳定性与平衡感的一种芭蕾基训方法。比如说:双手扶把,一位擦地,随即展开身体的各个部位,在擦地的过程中掌握重心,为随后的动作做好准备。在擦地过程中找到身体的重心点之后,开始单脚四位转、五位转到最后的双脚平转。这种单脚到双脚的平转训练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转的速度,并在能够掌握技巧与身体适应后增加难度,变化和提高旋转的力量。

古典芭蕾基训的技术技巧对中国古典舞的技巧发挥帮助很大,例如傣族舞蹈中“低空展翅加旁腰移动转”的旋转技巧就利用到了古典芭蕾中的阿提求转与平转。它的主要作法是在3点到7点之间横向移动,从右转到左,全脚着地,再向8点迈左脚,扣右脚,然后双脚碾转一圈,并且依照要求反复旋转。这种傣族舞的旋转技巧不断的运用到了舞者的旁腰平脚平移,所以说从这一个动作就可以看出,古典芭蕾中的旋转技巧是中国古典舞的技巧基础。在基于芭蕾的平转与阿提求转训练且掌握垂直旋转重心后,就可以加入中国古典舞的表现形式与道具,将这种古典芭蕾的旋转技术完美的融合于民族舞蹈中。

(三)艺术表现力及综合能力的提升

长久的芭蕾基训能够提高中国古典舞的艺术表现力,这是得益于古典芭蕾中众多经典的肢体语言与舞蹈美感中所展现出的丰富细腻的情感表达。虽然古典芭蕾与中国古典舞二者所展现的文化、信仰与情感不尽相同,但却是这样不同的情感认知与历史文化背景让两个异域民族的舞蹈表现形式融合在一起,反而还迸发了新的生命活力与艺术美感,升华了中国古典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而古典芭蕾基训是可以全面提高中国古典舞蹈演员的综合能力的。通过一项旋转训练我们就可以看出,古典芭蕾基训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与协调性,几乎所有的旋转技巧都是直立外开的,这一转向的旋转练习就可以锻炼古典舞演员的旋转能力,演员通过开范儿到单一旋转再到复合旋转,可以很快的适应表演中各种旋转舞姿的具体应用。所以,芭蕾舞中的旋转基训对于中国古典舞的技术训练来说是相当有益的,因为对于中国古典舞来说,旋转是能够抒发舞者感情的一种表达形式,没有优秀的旋转技巧,舞者几乎就不能表达情感,使得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大打折扣。在维族独舞《巴郎》中,舞者通过舞蹈来展现巴郎对巴郎鼓的爱不释手,这其中就有一段巴郎捧起巴郎鼓连续旋转以表达喜爱之情的桥段。舞者要持续进行长达20秒的高速旋转,这也是维族舞蹈中的特色,即通过旋转来表达角色情绪。这种技巧对舞者的综合控制能力要求是极高的,它不仅需要舞者能够保持松弛的心态,还需要舞者在那一刻带有丰富的情绪,从冷静松弛到情绪火热,从慢板到高速平转,无论从心理还是肢体,对舞者都是一种考验。所以像这种难度较高的技巧类动作,舞者如果不能具备扎实的旋转技巧以及综合控制能力,是不可能诠释出作品的内涵的。

四、结语

在创建之初就借鉴古典芭蕾基训体系是我国古典舞能在近几十年来发展较快的原因之一。在不断的借鉴、学习、实践与修正过程中,中国古典舞已经逐渐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独立的基训体系,它已经能够从局部到整体、从单一到复合去完善中国古典舞基训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当然,古典芭蕾的基训体系还是有许多其他舞种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它对于骨骼及韧带的拉伸、对肌肉力量的训练等。这就说明中国古典舞在借鉴古典芭蕾基训的过程中还仅仅只是掌握了形式与手法方面的皮毛,对于其训练理念与背后的科学依据方面的研究依然还有待深入。

[1]刘中颖.古典芭蕾舞训练方法与民族舞蹈的技术能力培养方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2]张寅.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J].神州民俗,2012(4).

[3]刘行.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体系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肖洒(1985年5月),女,汉族,湖北襄阳人,助教,武汉音乐学院舞蹈表演与教育专业学士,主要从事舞蹈基本功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基训古典舞芭蕾
钢琴伴奏对舞蹈基训的重要性
因为你的表演,我爱上了芭蕾
春天的芭蕾
综合性大学舞蹈系古典舞基训课教学改革探索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浅析当前中国古典舞创作的困境及对策
浅析古典舞对传统舞蹈的继承和演变
我爱芭蕾
教辅图书内容质量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