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山水画装饰趣味的继承和发展

2015-07-14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330100

大众文艺 2015年8期
关键词:古意赵孟頫魏晋

蔡 骅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330100)

中国的山水画的出现最早是在战国以前,经过历代画家的研究与探索在汉代已见雏形,滋育于东晋,确立于南北朝,而在经济发达的隋唐得到了兴盛。最早的中国山水以青绿山水为主,后逐步发展成水墨山水,在历代文人画家的拥护与青睐下,成为山水画创作的主流。山水画的最初雏形仍是以装饰趣味性展示在世人面前的,而且山水画的这种装饰趣味性并没有在以后水墨山水一统天下的发展中舍弃反而在山水画发展的不同阶段继承和发展了,这种发展为当时的山水画注入了新的活力,综观整个发展过程这种继承和发展对传统山水画的认识是及其有意义和价值的。

一、从《洛神赋图》看魏晋时期的山水画

《洛神赋图》为我们分析早期山水形态特征提供了极好的范本。此图是根据曹植的同名诗篇采用连续图画形式画成的长卷,形象的表达了曹植对洛神的爱慕,突出了一种深化气氛和浪漫主义色彩,画面中利用山水作为背景巧妙的推动着故事情节。画中山水的勾勒晕染配合着人物的画法,山石皆以简洁的墨线勾勒,从画面可看出山石的凹凸之处并无皴法。只有青绿晕染之感,坡脚基本上为平涂树木也简略勾出外形,山石与树木的穿插表现了其空间感,呈现了明显的装饰趣味,而水文和云彩采用墨线勾勒,树的画法几乎儿童画;整个画面和谐统一,趣味性十足,而“群峰之势”有“人大于山”特殊装饰效果。

魏晋时期的山水画为什么呈现出装饰趣味呢?一方面,在魏晋时期,山水画还处于整个绘画领域的探索阶段,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绘画思路和表现技法表现手段有限,因此表现出稚拙而偏于符号化的装饰趣味。另一方面,动乱的社会背景中,宗教信仰对绘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时的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处于一种神秘状态,于是对于表现手法自然采用了装饰性来表达对此的认识,然而,这种装饰性趣味的山水却给后人以无限的启发。

作为一种逐步发展的画种,受历代绘画的影响,对于山水的感悟与追求的相距甚远,当时以线条为主的人物画技法已发展成熟,而山水画只是属于开创时期,采用的只是线条和平涂。这种最原始稚拙的富有装饰趣味的描绘就想是儿童画一样,形式语言具有很强的符号性质。综观敦煌莫高窟早期壁画中山水作品的分析,更加形象生动的呈现当时山水的装饰性。

为了弥补表现上的不足,画家往往对绘画题材进行扩展。在魏晋早期山水题材的作品中较多的描绘了神灵怪异现象,在顾恺之《洛神赋图》中也能够发现这种现象,曹植与洛神,还有风神等,人与神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给人一种虚幻不真实的感觉,而画面中山水则是为了衬托这种气氛,并且突破时空的限制最大限度的创造一种理想的“玄远”之境。于是山水画的装饰趣味或许在这里也就体现出来了,它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无限的想象空间。当然除了表现能力的限制和对自然的特殊认识外,魏晋时期的山水画家在用这种富有装饰趣味的山水表现自己的情感时,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二﹑继承和发展:赵孟頫作品分析

至元初,魏晋时期具有装饰趣味的古老画风在沉寂了百年之后复苏了。作为元代山水画家的赵孟頫,选择魏晋时期具有装饰趣味的山水画,是历史的必然性。当然,他对于这种装饰语言的选择,在符合“复古”思想的同时,也有个人自我情感的因素。它既符合文人画的什么观,并在这样的前提下对古拙的装饰山水进行适当的新变。

首先,我们从赵孟頫的山水画着手分析他对于魏晋古拙画风的继承和发展。在绘画上,他主张“古意”认为“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意。今人但知用笔纤细,敷色浓艳,便自谓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吾所做画,似乎简略,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作品《秋郊饮马图》采用横长全景式构图画中山石几乎没有皴法可循,只是以极细淡的线条勾勒,水的处理也采用概括性的手法,用笔简括。色彩单纯淡雅。对于树的描绘则采用双勾填色,整幅画具有很强的装饰趣味。赵孟頫采用的形式语言与魏晋时期顾恺之的古拙风格极似。在《秋郊饮马图》中对于水的处理也与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的繁琐的人文刻画不同,这种处理方法明显是符合文人趣味的,扩大了画面的遗精。我们通过图式的分析可以看出赵孟兆页 对于魏晋的选取完全是处于他对文人情致的塑造和隐逸之境的追求。

其次,身居官场的赵孟頫在政治上才能无法施展,矛盾苦闷中而常有归隐之志,其中循示精神也正是文人情致的重要表现。从艺术理想上看,他对文人画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尚于注意学习古人也不忽视生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突出绘画的个人境界,隐逸山林之境,彻底的澄静心灵.画家通过魏晋时代古拙的装饰性风格,愈见高古典雅。画家通过魏晋画风营造出一种高古的情调和装饰美令人似乎回到了魏晋时代那充满神秘色彩的不真实世界。

三﹑对当下的思考

通过对以上山水画装饰性趣味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传统永远是开放的,我们既要吸收传统的精华又应对此有所创新。在当下,对于传统的东西也要立足与现实,用现代的思维去阐释形式现代“传统”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世界中西文化已逐渐融合,这样的时代反映在意识领域必然讲求个性化和创造性。只要是立足于现代生活,以自己对现代真切体验为基础,采取任何形式的语言都是可行的。时代的开放和传统的开放。使得现代的山水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形式。

1.写实类山水:主要是延续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写实水墨画往往具有较强的素描和写生能力。通过对景物的写生或对景物的景象来进行做画,作品接近现实中的山水,是一种中西交融的最佳表达。

2.回归传统文人画山水:他们上作为西方艺术文化的反弹,力求“复古”追求古意和笔墨效果,当然他们也注重个性与创造,也不完全排坼西方文化。

3.水墨实验山水: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画家接受西方艺术历年而对中国画进行探索和发展。

当下中国山水画处于一种模糊探索状态任何继承和发展传统的成分显的格外重要。传统是固定不变的,它会因对此的不同感悟而产生不同的看法,从而再次激活起来。装饰趣味的山水也是传统的一种,而且是一种积极的传统。从装饰趣味的这种继承和发展是一种成功,也是一种可能。我们所要的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

[1]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生活 读书 新知 三联书店,2000.12.

[2]宗炳.《画山水序》.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1.

[4]杨浩峰.《山水画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6.5.

猜你喜欢

古意赵孟頫魏晋
中正平和——王栋山水画中的古意
寻找古意的配色
没落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赵孟頫《汉汲黯传》
赵孟頫《吴兴赋》(局部)
赵孟頫《胆巴碑》集锦( 上)
化古意而为今声
赵孟頫与赵体概说
魏晋风流,纵是静坐也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