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刍议
2015-07-14汪世霞
汪世霞
吉林省四平市第十七中学校
激趣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刍议
汪世霞
吉林省四平市第十七中学校
数学与其他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数学比较抽象,致使许多学生在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因此丧失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文章主要对激趣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我国初中教学事业的发展。
初中数学;激发兴趣;教学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面对当前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只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扩展学生的思维,才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而激趣法就是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通过它的作用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一、激趣法应用创建有趣的数学情境
在数学课堂中应用激趣法进行教学,就是为了能够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在数学课堂中设置教学情境的方法,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从而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使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得到提高。代数求值的问题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进行代数求值问题的教学时就可以使用教学情境的方法。比如,教师可以以学生的身高发展作为情境的主体,在正式教学前告诉学生教师有预知未来的能力,能估算出学生未来的身高,学生听到这句话时,注意力便被吸引过来。接着教师可以故作神秘的说:“我可以将这种估算方法传授给大家,有没有人愿意跟我学。”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就会展现出积极的学习兴趣,学生将会非常踊跃的想要学习教师的这种测算方法。最后教师先告知学生这种计算的方式,男生成人后的身高公式为:(x+y)÷2×1.08;而女生成人后的身高公式为:(x+0.923y)÷2;在公示中x表示母亲的身高,y表示父亲的身高。此时学生将会对这两个公示充满兴趣,立刻开始带入数据计算。当学生计算出结果后,教师可以将代数式求值的问题引入,这样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课程的内容。在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体验热情,同时扩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课堂中,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
二、实际问题与数学激趣法应用相结合
数学问题是源自生活的一种问题,学生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随着新课改教学内容生活化要求的提出,数学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活化,许多实际问题出现在数学课堂中。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当从学生身边挖掘一些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问题,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去研究这些问题的好奇心。除了捕捉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外,教师还要将这些问题与数学课堂进行完美的结合,从而带动数学课堂的进步。例如,在初中学生的课余生活中,“世界杯”已经成为学生探讨的热点话题,教师在教授“有理数加法”的内容时,就可以将其与世界杯的比赛进行结合。在授课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六场小组赛比赛实况的录像片段,让学生对这六场比赛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分别告诉学生每个球队上半场和下半场比赛的得分情况,最后将这些比赛的数据带入“有理数加法”的运算中去。当学生对有理数加法的运算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解“有理数加法的法则”。由于课前播放的比赛视频已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讲解有理数加法运算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将会全部集中在教师的讲解上,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就能掌握数学知识。
三、将多媒体授课方式与数学激趣法应用相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逐渐走入教学课堂,大部分的学校已经开始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由于初中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好奇心很强的阶段,想象力丰富,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不仅能给教师带来辅助教学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能够将一些抽象的数学图形以立体形象的图形形式展现给学生,进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性和抽象思维。在进行几何图形内容的讲解时,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讲授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相关定义、规律等,接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彩色平面的图形,如红色的圆形、黄色的长方形、绿色的三角形等。多彩的颜色和图形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加深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知。然后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如足球、篮球等球体,大厦、汽车、广告牌等长方体,教堂的屋顶等三角锥体。
结束语:
要想有效提升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课堂进行融合,并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情境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营造活跃、轻松的数学教学课堂氛围,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柴改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许丽.激趣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学周刊, 2014,35:92.
[3]高鹏.浅谈创新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09,07: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