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2015-07-14齐淑莉
齐淑莉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葛条港乡罗家营小学
数学教学中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齐淑莉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葛条港乡罗家营小学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就要求教师运用教学技巧,寻求新的教学途径,在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注意力。通过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发现,9-20岁的学生正处于创造思维的培育期。作为数学教师要抓住这一机遇,因势利导挖掘学生的潜力,努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实际教学中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运用现代化教学教学手段,使理论知识形象化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可以增强可视性、扩大知识容量,使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化。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师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播放视频,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学生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理解了深刻的道理。
二、结合漫画进行教学,是理论知识趣味化
结合漫画教学可使知识趣味化并揭示深刻的寓意。例如:在小学生学习数字概念时,老师可以把数字用形象的漫画去代替里面的数字。比如用各种水果、蛋糕,卡通人物等等去形象表示数字,这样孩子们会睁大眼睛看着你,那是孩子食欲勾起的孩子对知识的渴盼。漫画一展示,学生们兴趣大增,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师在加以引导,课堂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三、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是把现实生活的一种概括化一种抽象化系统化科学化。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有关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集合图形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恰当的运用几何图形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如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每间教室的空间大小、每本书的体积,自己文具盒的体积、在教学中,让学生动用多种感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如在教“梯形面积公式”时,让学生运用“剪拼割补”的方法来推导公式,学生在已有操作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尝试,很快理解了梯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关系,明白了梯形的面积为什么除以2的问题。教学难点很快突破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亲自动手,注意力高度集中。不但解决了实际问题,同时也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数学课堂教学上,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们就会会以主动的、积极的态度参与其中,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知识,教师作为主导,积极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在师生之间形成民主的、和谐的、欢快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民主有序的进行知识切磋与交流。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先设计好一些问题,并且要知道哪些问题可以做必要的启发指导,哪些问题可以完全有学生自己自主充分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可以分组讨论,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让每一个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要让他们敢于面对问题,在讨论中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在认识问题和理解问题的缺陷。这样让每一个学生亲历了学习的过程,有了探究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这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与习惯,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地位的凸显,个性的彰显,创造力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与学生分享快乐,分享理解,是生命的活动,自我提高的过程。养成了这种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这种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的就放在了数学学习上了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内化过程,需受教育者主动完成。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力求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使课堂引人入胜,使每个学生乐意听。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要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口”“教师要满怀爱心,用多维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孩子,用爱的评价来唤醒学生的爱。数学中有生活,生活中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用于生活实践之中,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充分体现数学价值,从而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