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2015-07-14景彩花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9期
关键词:学案文言文文章

景彩花

河北省磁县来村中学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景彩花

河北省磁县来村中学

五四运动,史学界称之的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国现代史。在此以前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是靠文言文记载。因此,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教育青年一代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的历史责任。尤其是新课改以来,研究文言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努力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教学策略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文言文教学,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开发学生智力都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就多年来初中文言文教学工作一些经验,浅谈自己对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个人体会。

一、创设氛围,激发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源于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方法很多,有时可以在教学中信手拈来。比如学习《陋室铭》一文讲到“往来无白丁”一句时,这个“白丁”到底是指“没有学问的人”,还是指“平民百姓”呢?学生争论起来。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顺势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刚上学的孩子,嫌自己的名字太难写,想让妈妈给他改名叫“丁一”,因为他的一个同学就叫“丁一”。原来古人常用“白”“丁”等字表示最简单的字。“目不识丁”意思就是连最简单的字也不认识,当然就不可能是有学问的人。再让学生想一想解释为“平民百姓”有没有道理,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这样一讲,学生对这个句子的理解就会印象深刻,而且非常有趣。当然这需要教师广泛阅读,有广博的积累,要能自己善于体会知识的趣味性,才能引导学生去发现乐趣。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我们有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从而使学生思路开拓,兴趣变浓。同时,学生也可以借助听来的故事,加深对文言文字词和内容的理解。这种方法可以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心理,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能使学生自愿地投入到文言文的学习中去,其自学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二、结合实践,升华境界

寒暑假时,教师可以引导、鼓励有条件的学生结合所学过的文言文篇章,有针对性地外出游玩,参观历史博物馆,考察历史遗迹等,这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还可以在期末复习时开展课堂大讨论。例如,以“励志”为主题,我要求学生根据课堂上学过以及课外读过的文言文,进行大讨论。课堂上,有学生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来警醒自己和同学。有学生以父亲为例,说“我的父亲虽然是个普通工人,可他时常关心国家大事,汶川发生大地震后他积极捐款捐物,这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品质”。有学生这样说:“我爷爷是个老工程师,虽已退休,但还是到单位挑起新项目的重任,仍不辞辛苦地工作着,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呀!”一位女同学来自农村,她说:“我的表嫂年纪轻轻,却经常在路边的麻将桌上‘垒长城’,我应该像邹忌一样委婉地讽谏……”这些教学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提升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积累、运用文言文名篇名句,提升思想境界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强化自主,提升能力

在上新课前的一个星期,教师可以编写每篇文言文“导学案”,指明每篇文章的学习目标、重难点、特殊句式、重点文言词语、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自读的时候抓住重点、弄清难点,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及主要学习内容,提高自习能力。在《桃花源记》(初中人教版第三册)中,好多古今异义词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导学案”中就把这个难题当作课前预习的作业让学生先去寻找答案。叫学生首先简单翻译文章,把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勾画好,在老师上课时再逐个提问、解决。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之一,所以在“导学案”中提示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字的读音,能流利朗读文章。“世外桃源”是一个作者虚构的故事,“导学案”中让学生利用小说的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环节去分析文章的主要线索,初步掌握文章的结构。还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通过历史课本或陶渊明的诗歌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目的等等。这样,学生的预习有了目标,预习就有了针对性,培养了学生的自读能力,也避免教师在上课时的沉闷现象发生。习惯成自然,引导学生自读多了,学生就容易接受“导学案”,教师上课就容易驾驭课堂,学生为主体就会显示出来。

四、学会归纳,走向高效

教《马说》、《爱莲说》、《捕蛇者说》之后,要归纳说明,“说”是古代文体名,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常具有由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则表现为叙议结合,叙为议设,议由叙生,议是核心,大都是卒章显志。总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逐步做好文言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内化和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自学能力。很多时候,我们对学生的估计太低了,文言文教学不是外语教学,仍是母语教学,不是零开始,正如钱梦龙所说:“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割裂和古代文学语言的血缘关系……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绝不像学习外国语那样毫无根基。”(《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事实上,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如果注释充分的话,学生在阅读上不会和对现代文的理解有什么很大的差距。

总之,文言文是历史的瑰宝,也是当今社会的宝贵财富。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不可能永远停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的浅见只代表我个人观点,相信会有更多的语文教师能加入到文言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大潮中,让文言文的芳香能飘散得更远。

猜你喜欢

学案文言文文章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乡愁导学案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比例尺(一)”导学案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