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膜叶脉书签的制作》一课的教学探讨
2015-07-14宋晓智
宋晓智
辽宁省鞍山市第二中学
《压膜叶脉书签的制作》一课的教学探讨
宋晓智
辽宁省鞍山市第二中学
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辽宁教育出版社初中活动课本第二册第十二课《压膜叶脉书签的制作》,本课教学注意通过实践验证课堂教学,但如何具体操作,对学生来说还是有很大难度。本节课中学生动手操作时间较长,学生对操作充满信心、好奇心,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丰富的空间想象思维与创造思维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靠自己的双手制作出压膜叶脉书签,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更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以创新教育为宗旨,确定如下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压膜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学会一些工具的简单使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激发学生了解未知世界的兴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模仿、想象、创造、亲手实践,独立完成压膜叶脉书签的制作。在实践中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与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由于本课的教学内容多,要求整个过程由学生自己完成,而初中学生处在11至15岁的少年期,是从儿童期(幼稚期)向青年期(成熟期)发展的过渡阶段。这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心理发展尚不平衡,加上多数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娇生惯养,使得他们耐受挫折能力差,表现为情感脆弱,碰到困难灰心丧气、畏缩不前,教者要在帮助学生发展动手能力,提高自信心,逐步使学生消除学习活动中不良心理影响中,培养起学生坚定、勇敢、耐心、细致的优良个性品质。教师将对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讲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我相信大多数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但针对少数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独立完成,我将因材施教,引导其降低难度,以利于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或加以个别辅导。
根据活动课的教育性、实践性、创造性、直观性的原则,针对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采用“指导——实践式”教学方法,突出活动课的特点,学生都要参与实践活动,并能形成一定的能力。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发挥其创造力,使学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中采用实物投影将其主要环节显示出来,同时通过讲解和演示操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完成书签的制作,同时促进学生的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智力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思想,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形成并得到提高和发展。
“要想快速有效地学习任何东西,必须看到它、听到它、感觉它”——托尼·斯多克威尔在《学习革命》中曾经这样说过,在教师演示操作时,要注意对学生的观察方法的培养,规范演示操作方法,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热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努力发展他们的特长和优点,因材施教,在操作时引导人人都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
本课要求设有一个手工操作室,室内设有展柜,学生工作台25章。压膜工具25套(电烙铁、酒精灯、烧杯、镊子、醋酸洋红溶液等)教师所需的七彩:白纸板、录音机、实物投影仪、一套压膜工具。学生准备:适于制作书签的叶脉、塑料薄膜、染色用的各种溶液、牙刷等。室内展有以前学生的作品和教师的例作,使学生一进操作室便感到无穷的乐趣,产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强烈欲望。
首先,我们都见过各种各样的书签,可以先让学生列举一些,从学生的列举中引出我们要做的内容。如:有普通的纸制品、骨制品、有金属镂空的……但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的书签还不多,那么今天我们就要自己动手,学习制作压膜叶脉书签。
其次,讲解示范。按照制作的程序,教师讲解操作方法:脱叶肉时应注意安全,以防烫伤,同时还要概括讲解操作要领,如何用牙刷刷去叶肉,并保证叶片的形状完整。染色时可根据同学们的审美和爱好,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染色。压膜时注意电烙铁的安全使用(我们以前用过简单提示以下即可),在此过程中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步骤,形成自己的思路,学会新工具的操作方法,记住操作要点。
之后,学生操作。制作压膜叶脉书签。教师巡回指导,插放轻松愉快的音乐。教师到学生中及时指导、点拨、强调安全操作,指导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独立完成,并带动、帮助周围的同学。在巡回指导过程中,发现能力差的学生要面对面地进行指导,并鼓励使其增强信心。在指导过程中强调操作过程,突出本课的重点,学生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动手实践。在此环节中培养学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掌握书签的制作方法。
最后,展示作品,总结评比。组织学生将作品放入展柜,让学生自己评出优秀作品,评出的作品在全年组展示。学生畅谈一下制作书签的感想,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教师对学生的作品和感想给予肯定,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希望。在本环节中学生互评,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为看到自己亲手创造的作品而高兴,推出优秀作品的同时,将本课推向高潮。在教师的鼓励和寄托中结束本课。
本节课,从内涵看,突出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从课的表达形式看,教师在对教学任务和学情了解和掌握情况下,更加突出对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策略运用的教学思想方法,注重的是对教育理论的诠释。教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各个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寓思想教育与学科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