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梵高《向日葵》的艺术美

2015-07-14武汉理工大学43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8期
关键词:艺术美功利梵高

张 艳 (武汉理工大学 430000)

论梵高《向日葵》的艺术美

张 艳 (武汉理工大学 430000)

梵高的著名画作《向日葵》就是他自己的化身,他以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从整幅画面中,他把所有的情感都融入到笔触和色彩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梵高如火一般炽热的感情和对生活的希望。向日葵被束缚在花瓶中,但它们似乎想要挣脱这种命运,渴望肆意的生长,将静止的向日葵绘出了生命的魅力,梵高把自己和花完美结合,体现出他对命运的不屈和对生命的赞美。

梵高《向日葵》;艺术美;非功利审美

美常常存在于艺术作品中,绘画是艺术的主要形式之一。从远古时期朴素原始的美到现代人新颖独特表达美的绘画方式,出现了众多具有美感的美术作品。其中梵高的《向日葵》是我最为欣赏的美术作品,具有十足的艺术美。第一次看到他的这幅名作《向日葵》,感觉它不够写实,无法欣赏出它的美,甚至感觉还有些丑陋。真正开始喜欢梵高的作品是在我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在读完《梵高传》这本书,对梵高的生平、个性、价值观有所研究了解后,才越来越爱上他画笔下的向日葵。

小时候的梵高,性格奇怪孤僻,从他提起了画笔开始了他艺术生涯起,短短十年间,绘画了八百多幅油画,但生前却只卖出一幅画,穷困潦倒的生活促使了他孤苦郁闷的性格,直到死后梵高的才华被发现,终于举世闻名。

梵高的《向日葵》的艺术美源于生活。尽管不是采用写实的手法,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生活中向日葵的影子,梵高在创作前先有对现实中向日葵的记忆,然后再对花和叶子的具体形象行加以想像,才有了画面中向日葵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形象源自生活而又不同于生活,它们摆脱了客观存在形态,个个外形奇怪,体态夸张,在欣赏者脑海中形成具体而有个性的艺术美,同时彰显出梵高极强的创造力和独特的个性。由此可见,艺术作品是经过艺术家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的人为色彩,有别于自然美。我们在判定自然美的价值时,会把是否保持自然原始状态当做判定依据,但艺术作品则不同,它是一种有心为之的美,就是要有别于客观现实,融入艺术家的创造,如果只是照搬生活中的形象,就无法赋予形象新的意义。梵高的画面中向日葵比真实的向日葵更容易诱导人们非功利的审美态度。当人们在田野中看到真实的向日葵时,有人会想要把它们采摘下来占为己有,有人会想到采摘下来换取金钱或是吃上面的果实,会引起人们的功利态度,但如果是画中的向日葵人们会被画面的明丽色彩,夸张的造型所吸引,排除功利的心态,而用一种非功利的纯粹审美心态去欣赏它。这是一种独特的心境和态度。相对现实的向日葵,我们更容易梵高产生审美心态,也只有以这种不设任何功利的心态去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才会真正体会到它的美感所在。

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形态各异的向日葵在黄色的花瓶里伸向四面八方,很多花的花瓣都将要凋零,但梵高却把花盘中间象征生命的果实画的很饱满,我完全能感受到这种想要突破外壳的强大生命力,一朵向日葵就是一个太阳在不断地跳跃,闪烁。

《向日葵》构图呈三角形,给人一种稳定向上的感觉。色彩运用上,画家通过补色关系的对比,大量运用黄色和蓝色,使画面色彩明亮强烈。笔触随意简练,形象夸张明确。真可谓是心手合一,笔随心动,体现出非同寻常的梵高艺术美。

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往往都是创作主体自身的自我实现和自我确证,包括创作者的创作动机,审美情感,生活经验或理想价值等。有的艺术形象就是直接以创作者自己为基础的来塑造的,是创作者的化身。即使在有些作品中创作者的自我形象比较模糊,但我们同样可以找得到他们自我想象的外在化的影子。梵高的著名画作《向日葵》就是表达他自己。梵高对向日葵情有独钟,绘画热情极高,画了大量的向日葵作品,他的巨作也从此诞生。

梵高认为艺术品的价值就是要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梵高崇拜向日葵,它们是希望之花,象征着光与热,爱与力量。他把生气勃勃的向日葵暗喻自己,把自己和花完美结合,借向日葵来展现自己内心的热情与奔放。虽然他一生经历坎坷,但他内心仍旧渴望力量,如火一般炽热的感情和对生活的希望。

有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梵高,但他的作品却让我有一种亲切感,有一种感同身受的默契。面对《向日葵》的画面时,出击到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感受到了画家真实丰富的精神世界,并引起内心强烈的共鸣。世上的花有千种万种,清香的百合、耀眼的玫瑰,但我和梵高一样,对向日葵情有独钟。有些人觉得向日葵很平凡,很普通。但往往它的美就藏在它那普通而平凡中。向阳而开的花,开起来就像阳光般灿烂,就连它的颜色也充满阳光的味道。向日葵,明朗鲜艳,美丽热情,饱满倔强,这些都是向日葵的美。我从小就和向日葵结下不解之缘。我亲眼所见向日葵是在我10岁的时候,爸爸知道我喜欢向日葵,就在家的院子里载了一排向日葵,我第一次见到梦寐以求的花真是欣喜若狂,一没事的时候就搬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双手托腮,静静凝视它们。耀眼的黄,浓郁的绿,不管在什么角落都能享受阳光,毫不客气的生长,在我眼中,它们真的是美极了。我慢慢长大了,但是童年向日葵的记忆却一直都在我的脑海里不曾磨灭。成长的道路上会有很多的挫折和困难,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一直抬头向阳的向日葵,不管风吹雨打,无论盛放凋零,他们始终保持抬头乐观的姿态,把自己最美的生命展示给世人,这种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欣赏学习。梵高说:“生活对我来说是一次艰难的旅行,我不知道潮水会不会上涨,及至没过嘴唇,甚至涨得更高,但我要前行。”我们要像梵高的向日葵一样活着,在阳光中尽情炫耀,不要害怕萎谢。不要害怕失败。去年考研的日子无疑是难熬的,自己每天像苦行僧人一样穿梭在宿舍与自习室的两点一线的生活中,披星戴月,风雨无阻。有的时候真的想中途放弃,但当我再次看到梵高的《向日葵》时。感到尤为亲切,那是一直从小激励我奋勇前行的力量。放荡不羁的笔触表现出欣欣向荣的生命力,是一种顽强,永不言弃的精神。我仿佛看到梵高在与生活顽强固执的抗衡,他不服命运的安排,想要把自己的生命展现的淋漓尽致。作为一个身体健康的年轻人,还有什么理由可以让我们不去奋斗,还有什么借口退缩?《向日葵》给了我一直想要找回的学习动力,梵高对生命的感悟引起我内心强烈的共鸣,就像加歇医生评论梵高所说的那样:“你的向日葵,它能医治人们心灵上的阵痛,它能让人们忘却苦难和愉快,世世代代,因此你的生活是成功的,你是个成功的人。”我会像向日葵那样抬头迎接生活中各种挑战,在青春正当时,努力奋斗,青春没有失败。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读懂梵高,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笔下向日葵的生命美,美不美,因人而彰,我们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做一名美乡的沈醉者。

[1]凌继荛.《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张黔.《艺术美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宗白华.《美学漫步》.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社,2014.

张艳,武汉理工大学,1991年 06月19,女,汉,江苏省徐州市,研究生。

猜你喜欢

艺术美功利梵高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梵高的世界
海报设计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功在自己,利及他人
梵高的坟茔
闯入梵高的世界
论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的关系
我就是梵高
功利社会话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