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好社区文化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促进社区文化发展的关键

2015-07-14史菁谊惠安县螺城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362000

大众文艺 2015年8期
关键词:辅导员居民社区

史菁谊 (惠安县螺城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 36200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作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对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一支有专业技能又有志愿精神的社区群众文化工作队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一、社区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社区文化是社区全方位的文化体现,是社区的地域特点、人口特征及居民长期共同生活的具体反映,实质上是各个地方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是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必经阶段,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社区做为中国最小的行政单元,作用日趋突显:

1.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社区文化参与面广,它直接面对普罗大众,参与者的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兴趣不同,针对服务特点和服务需求,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如开设科技知识、烹饪、服装设计、曲艺、戏剧、健身等各类培训班,在向社区居民渗透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使其学会各项技能。

2.有利于增进邻里情感,融洽社区的人际关系。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转型期的人际关系出现更加开放和更加务实的趋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趋功利化。在社区建设过程中,通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和服务,容易把社区居民吸引在一起,引导人们走出封闭的自我空间,为社区居民搭建一个交往的公共平台,从而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人际关系的融洽。

3.有利于增强对社区的认同。在很长的历史时间内,“单位制”对我国城市居民的影响巨大,单位承担了许多社会本应该承担的责任,也造成了企事业职工对单位的依赖和对社区以及社区管理的不信任。随着改革的深化,企事业单位逐渐剥离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社区的建设和作用日益突出,社区通过建立各种服务居民的文化设施,通过组织社区老年、青年、少年、残疾人等群体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特别是代表本社区到外面参加演出,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社区凝聚力。

4.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由于社区成员价值观念和道德风尚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社区的文化管理部门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组织开展大量的多类型的活动,倡导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行为方式,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风气,对社区的各种矛盾纠纷起到减震器的作用,进而增加妥善解决的可能性,有助于引导人们追求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建立高尚的理想信念。

二、发展社区文化亟需文化辅导员

从惠安县社区情况来看,近年来社区文化建设虽然发展良好态势,社区文化软硬件设施日益完善,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日趋丰富多彩,群众的参与热情日渐高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社区文化硬件建设日渐完善与软环境发展滞后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三缺”:第一是管理工作“缺位”,一些社区文化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年龄老化、知识相对薄弱,社区文化活动缺少足够的人员来有效的组织、管理;二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专业人才“缺乏”,由于缺少专业人才的组织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三是“缺少”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经费来源。调查中发现,不少居民和工作人员反映无法支付辅导老师的报酬、没有经费支持、没有场地,活动主要靠个人的积极性,特别是社区有特长的热心人,或是活动召集人通过个人关系请人辅导,极大地制约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可持续开展。

2.社区文化活动无法满足日益高涨的群众文化需求。群众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热情不断高涨,唱歌、跳舞、打拳、锣鼓等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广泛开展起来。但是,传统文化娱乐活动形式单一、步数老套、与生活脱节,常常不对社区居民的“味”,而民众喜闻乐见的戏剧、舞蹈、小品、曲艺类作品固步自封,不能及时反映社区生活实际和融入现代元素,难于获得群众的共鸣。

3.社区文化需求的多元化缺乏社会文化专业人才的参与。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多元、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社区文化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院校分配制度的双重影响,艺术院校的学生、艺术团体的专业工作者以及文化、教育系统的专业人才等资源,未能或不愿意进入急需的社区文化管理部门,专业文化人才未能和社区有效的整合,难以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

三、抓好社区文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对策

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在加强社区文化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亟需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质、较强参与意愿的文化专业辅导员。

1.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运作有序的社区文化辅导员队伍。一是领导重视给编制,要把是否设立社区文化辅导员作为硬性规定来抓,并根据任职条件,象招聘“村官”一样公开招聘并择优录取,并纳入常规管理之中;二是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库”,加强各类社区文化兴趣协会、文艺团体建设,对文化人才进行专门的登记造册,把具有有一定特长的文艺骨干吸收进来;三是从艺术骨干、教师队伍、文体爱好者当中,邀请、选聘一批既有专业知识技能又热衷于社区文化工作的人来担任社区文化活动辅导员。社区文化活动辅导员队伍可按照“少数为专职、多数为兼职”的原则建立,并按照群众参与程度、活动开展场次、群众反馈、获奖情况等建立考评机制,予以一定的薪酬和表彰奖励,对不合格者予以解除聘用。

2.加强社区文化骨干培训工作。设立社区文化辅导员培训专项经费,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文化骨干培训班或讲座,邀请有经验的老师到社区讲授文化管理等相关知识,开办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秧歌、曲艺、器乐、舞蹈等兴趣辅导班,并组织文化骨干到活动开展好、基础扎实、经验丰富的社区参观学习,提升社区文化骨干的业务素质。

3.引导艺术院团的专业人才参加社区文化建设。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文化、体育、新闻等部门和各类群团组织,将社区文化平台搭建起来,开展好对社区文化团体开展对口培训,组织专业工作者定期、定点深入社区开展曲艺、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各类讲座培训活动。同时,组织开展文艺进社区等下基层活动,并将文艺院团下基层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将职称评定与指导服务基层文化活动挂钩,充分调动艺术院团的专业人士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4.大力开展社区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建立健全社区文化志愿者管理机制,定期、定点组织有特长的文体活动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党员志愿者等到社区开展活动,并依照“自愿参与、活动多样、健康活泼、组织有序、兴趣一致”的原则,组建书法、绘画、武术、曲艺、健身等各种文体活动小团队,在统一调度下集结而形成有影响力的文体团体,并进一步规范各队伍的活动时间、活动时间、活动范围,从而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使更多的文艺骨干真正转变为组织者、推动者。

猜你喜欢

辅导员居民社区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和辅导员谈谈节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影像社区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影像社区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