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敏:隐姓埋名站在核前沿

2015-07-13吴志菲

华人时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于敏氢弹

吴志菲

2015年1月9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站在了颁奖台上,他侧身对着观众席,望着台侧,微笑着,等待着。习近平将颁奖台中央留给了一位老人。轮椅徐行,距离老人还有一米多,习近平弯下腰,向老人伸出双手。两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雷鸣般的掌声在会场上空涌动……

这位老人就是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他曾被隐姓埋名近30年,直到1988年身份才得以解禁,但由于当时的解密程度有限,许多史实还没有公开。就连于敏的妻子都曾感慨:“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于敏与邓稼先的暗号:“打了一只松鼠”

1961年1月的一天,于敏应邀冒雪来到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的办公室。一见到于敏,钱三强就直言不讳地对他说:“经(中科院近代物理所长)所里研究,请报上面批准,决定让你参加热核武器原理的预先研究,你看怎样?”片刻思考之后,于敏紧紧握着钱三强的手,点点头:“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从那一天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

当时,国内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穷人有穷办法,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一篇又一篇的论文交到了钱三强的手里,一个又一个未知的领域被攻克。几年里,于敏、黄祖洽等科技人员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两年之后的12月28日,又在罗布泊核试验基地进行了首次氢弹原理试验。

当年,于敏率领“轻核理论组”携带所有资料和科研成果,奉命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不久,他带领小分队赶往华东计算机研究所,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做密集的报告,寻找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

一天,于敏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他当即给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电话。为了保密,于敏使用的是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隐语:暗指氢弹理论研究有了突破。“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第二天,邓稼先就赶到了上海。一到嘉定,就钻进计算机房,听取了于敏等人的汇报,并与他们讨论分析,兴奋得像个大孩子头儿。

1967年6月17日8时,罗布泊沙漠腹地。一声惊天“雷鸣”,万里碧空升腾起炽烈耀眼的火光,一朵蘑菇云顶天立地……中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在中国的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曾有核武器专家指出,世界上仅有两种氢弹构型,一种是美国的T-U构型,另一种就是于敏构型。而于敏构型比美国T-U构型设计更加巧妙,首爆氢弹体积比美国要小。

“我这人不大流泪,也没有彻夜不眠,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于敏回忆试验当天如是说。

“土专家”的故里情怀

这位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得主———于敏,竟是一个完全没有出国留学经历的“土专家”。

1926年8月16日,于敏出生于宁河县芦台镇(当时属河北省,今属天津市)。于敏的青少年时代历经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他留下惨痛的记忆。在战乱中度过的于敏,看到的是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里“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的国殇。他把为国纾困的希望寄托在岳飞那样的民族英雄身上。

于敏在天津木斋中学念高二时,参加了高中三个年级的基本常识统考,张榜时他居然得了全校第一名。于敏的优秀引起了刘行宜老师的注意,她担心木斋中学现有的教学条件不能满足于敏这样难得的人才,于是帮助于敏转到当时天津最好的耀华中学读高三。耀华中学教师的启发式教学,让他形成了一套独有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每当他学习一种新的东西,总要尽可能地涉猎一些相关知识来拓展知识面。融会贯通、由博返约、得其精髓、提纲挈领、灵活应用,这套方法使他成为当年耀华中学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于敏高中毕业时,父亲因病失业,家里断了惟一的经济来源,他面临辍学窘境。就在他发愁的时候,同班同学陈克潜回到家里,将于敏的情况告诉了父亲。陈的父亲是启新洋灰公司的协理,在他的推荐下,公司资助于敏上了大学。

1945年,于敏就读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时发现,因为这里是工学院,所以老师只是把知识告诉学生会用就行了,根本不告诉学生根源,这使他很快就失去了兴趣并于1946年转入理学院去念物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在物理系,于敏的学号1234013常年排在成绩排行榜的第一名。于敏的性格虽然适合学理论物理,但是他知道,相关的知识也非常重要,于是他广泛地选修了数学方面的课程。

1949年,于敏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并考取了研究生。1951年于敏就调入在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由于于敏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1955年被授予“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称号,1956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57年,以朝永振一郎(后获诺贝尔物理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访华代表团来华访问,年轻的于敏参加了接待。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

对此,于敏有自己的见解:“‘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在大的学术气氛中,互相启发,才利于人才的成长。现在的环境已有很好的条件了。”

“土专家”非常思念自己的故乡,牵挂自己的家人。2004年5月2日是于确难忘的日子,堂兄于敏相隔44年重返故里。“于敏比我大26岁,但我们一家都是于敏寄钱供养的。虽然我父亲和我伯父各自成家,但两家9口人吃住在一起,从没分家。”“当时他在电话里告诉我,不要惊动地方领导。让我领他到小时候住的地方和上小学的地方看看,然后再到汉沽看一看。”

看到于确一家生活不错,于敏非常欣慰:“看到你一家人生活得很好,我就放心了。”话语里充满了对兄弟深深的惦念之情。

戏院门前等退票的“核界诸葛”

谈到自己的一生有什么遗憾时,于敏说,一是这一生没有机会到国外学习深造交流,这对一个科学家来说是很大的遗憾———如果年轻时能够出国进修或留学,对国家对科学的贡献或许会更大;二是因为工作太忙对孩子们关心不够。他说,虽然想起来是遗憾,并不后悔。

于敏的一生中,应该说有无数次出国的机会,但是由于工作的关系,他都放弃了。1962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A?玻尔来北京访问,亲自邀请于敏到哥本哈根去工作。但是,由于当时于敏的工作已经转到了氢弹理论的研究,只好谢绝。

由于保密和历史的原因,于敏直接带的学生不多。蓝可是他培养的惟一博士。博士毕业时,于敏亲自写推荐信,让蓝可出国工作两年,开阔眼界,同时不忘嘱咐,“不要等老了才回来,落叶归根只能起点肥料作用,应该开花结果的时候回来。”

在于敏的儿子于辛的记忆中,父亲几乎没时间辅导他和姐姐的功课。“只有一次,我做物理作业遇到难题,父亲刚好有空,就过来给我讲解,还教会我一个解题的小窍门,让我在同学间很是得意了段时间。”

1960年到1964年,后来成为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的何祚庥曾经和于敏在轻核理论组共事,并结下了半个多世纪的友谊。何祚庥说,于敏的工作奠定了氢弹理论的一切基础,“包括后来核武器小型化的发展,都建立在于敏的理论基础研究上”。

1988年,于敏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的岗位上正式退了下来。晚年,只是挂着个高级科学顾问的头衔。老人每天晨起后,先打一打太极拳,做一做健身操,然后早餐。饭毕,看一些科技资料、电视新闻,然后上网看看评论和消息。午饭后,还要睡一会儿。下午,看看报纸或读些历史、专业等方面的书。他说,他做的健身操、太极拳,都是野路子,不规范,不入流,锻炼身体活动筋骨罢了。

这位大物理学家,专业之外最大的爱好,是喜爱中国历史、古典文学、京剧和桥牌。他喜欢看的书有《资治通鉴》、《史记》、《汉书》、《三国志》、《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于辛说,父亲业余时间很喜欢读书。《三国演义》、《红楼梦》更是一读再读。“父亲受传统文化熏陶很深,最崇拜诸葛亮和岳飞。诸葛亮的‘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是父亲的座右铭。记忆中,小时难得见到父亲。现在他没那么忙了,一句句教孙儿《满江红》。”有人曾称他为诸葛亮式的人物,于敏说:“我比诸葛亮差远了,他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我只是萤火之光,怎能与皓月争辉。”

杜祥琬院士也回忆说,于敏从年轻时代起就喜欢看书,“物理方面的专业书就不用说了。文学类的书他也特别爱看,尤其喜欢诸葛亮,以前一起开会时能把《出师表》从头到尾背下来”。何祚庥回忆说,当年于敏率领的工作组还很能苦中作乐,因为都喜欢看京剧,但京剧票买不到,邓稼先、于敏和他三人常常从郊区赶到人民剧场等退票,“现在京剧没人看了,那个时候红得不得了,我们的经验就是跑到门口去等退票,一定会有的”。

诸葛亮,是于敏心中的完人,那句“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常被老先生提起。而在报效祖国之外的于敏,有诸多憾事。于敏最常念叨的,就是几年前因心脏病去世的爱人孙玉芹。“她喜欢旅游,但她不放心我的身体,她时间都花在我身上了,觉得很对不起她。”老先生感叹:“常常睹物思人啊!”说完,是长长的沉默,接着又叹了一口气。“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于敏念叨着元稹的这两句诗,要送给离去的爱人。

虽然于敏爱诗,但甚少写诗。他曾以一首《抒怀》为题的七言诗总结了自己沉默而又轰烈的一生:“忆昔峥嵘岁月稠,朋辈同心方案求。亲历新旧两时代,愿将一生献宏谋。身为一叶无轻重,众志成城镇贼酋。喜看中华振兴日,百家争鸣竞风流。”这或许是“核界诸葛”于敏一生的写照。

(责编  邱淑群)

猜你喜欢

于敏氢弹
于敏与邓稼先的生死之交
飞行员杨国祥投掷氢弹失败,放弃逃生机会与氢弹共存亡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国产的土专家一号”
回答问题有“三不”
高尚的情操
金正恩视察“可搭载在洲际弹道导弹上的氢弹”
于敏的“暗语”
氢弹,不过如此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