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韩自贸区,大门打开常去看看

2015-07-13周密

进出口经理人 2015年7期
关键词:中韩自贸韩国服务

周密

韩国对中国产品减税多集中于工业制成品,而对农业产品的保护力度依然很大。

中国企业可利用中韩自贸区,以更低成本进入欧美市场

从2004年启动可行性研究,到2012年启动谈判,中韩自贸区准备进程可谓漫长。但仅仅经过3年的时间,在双方强力推动下,高水平、全面和利益大体平衡的自贸协定已然从谈判桌走到了我们身边。邻近的地理位置、巨大的经济结构互补性、韩国自身较强的消费能力,以及已经签署自贸区“经济疆域”广阔的延伸市场,有望为中国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中韩自贸区,邻家大门已打开

中韩自贸区作为两个邻近国家整合市场、规范秩序的重要努力结果,将通过制度性安排进一步发挥两国各自优势,为包括贸易在内的经贸合作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货物贸易减税明显

中韩自贸协定为双方货物向对方出口时提供了大幅的关税减免。在进口方面,中国最终有覆盖91%的产品类别对韩国取消关税,涵盖当前中国从韩国进口额的85%,韩国的机械设备、液晶显示器等商品获益较大。在出口方面,韩国最终有92%的产品类别对中国取消关税,覆盖中国对韩国出口额的91%,按产品类别计算的平均税率从12.2%降至4.9%,中国的纺织服装、有色金属和钢铁等商品获得减税较大。

具体而言,韩国对华产品减税多集中于工业制成品,而对农业产品的保护水平依然很高。在中韩自贸协定中,韩国将大米排除在其关税减让表之外,对部分海产品新增国别关税配额。2015年1月,对于超过其根据国内需求测算得出的40.97万吨义务进口配额外的大米,征收513%的保护关税。

服务贸易扩大开放

服务贸易的发展与一国经济要素的特性相关,有利于促进其对外贸易和经济结构调整,在增加贸易额的同时为货物贸易等其他国与国经贸合作提供支持。作为超出WTO承诺的贸易协定,中韩自贸协定在扩大服务业市场准入的同时,注重对各自优势和重点关注领域的满足,体现了中韩两国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的态度。中国解决了韩国在法律、建筑和环境等方面的核心关注问题,韩国则满足了中国在速递、建筑等方面的要价。双方在自然人移动领域通过专门章节规范服务贸易的发展,为包括合同服务提供者在内的人员入境韩国提供便利。

韩国仍然在邮政、电信、教育、金融和部分商品销售等领域对服务提供者有一定的限制。在服务业开放承诺表中,韩国对于中国企业以商业存在方式对韩开展服务贸易列出了能源、航空的例外,对企业收购新私有化企业设定限制。除法律服务外,允许多数专业服务提供商在韩投资并提供服务。速递服务领域需要投资者通过经济需求测试。对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取消投资限制。环境服务、旅游服务、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对外资完全开放,海运和航空运输相对比较开放。

投资环境显著改善

在中韩自贸区协定中,对包括安全例外、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等内容进行约定,为两国企业开展相互投资提供保障。协定中涉及的安全例外规则,也有助于减少东道国经济受外国投资的冲击,为东道国提供有效的政策工具。同时,双方承诺,将在协定签署生效两年内继续基于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投资谈判。

传统上,韩国市场相对封闭,消费者对本国产品更为青睐,外国投资的发展相对较慢。中韩自贸协定为企业减少投资制约、拥有稳定的发展预期提供了保障,同时更为韩国开放市场释放了更为明确的信号。除了服务于中国在韩留学生和其他消费者外,自贸协定还为企业以对韩投资方式延伸产业链、稳定出口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新兴议题实现突破

中韩自贸协定包含了电子商务、竞争政策和环境等“21世纪新议题”,并首次引入了地方经济合作内容,对亚太区域规则融合产生了广泛的示范效果。新兴议题扩大了中韩合作的空间,为双边贸易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支撑。

自贸协定明确了不对电子传输征收关税的承诺,在电子认证和电子签名、个人信息保护、无纸管理、电子商务合作等领域,明确了合作意向与双方权责。协定强调应禁止经营者的反竞争商业行为,强调透明度,加强执法合作,加强信息和技术合作,在相关法律的规定下保障市场竞争的正常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双方强调环境合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全球努力的组成部分,应保护国内和多边环境,推广环境产品和环境服务。

短期与长期,经贸合作空间广

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为中韩两国经济发挥协同效应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无论是要素配置尚未变动的短期,还是要素资源重新优化的长期,更为开放和融合都有利于企业的获利和发展。

短期释放压抑的需求

自贸协定通过改变各类商品跨境交易的成本,间接影响成员方市场主体的需求。在生产格局未发生变化的短期,有利于扩大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市场供给,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事实上,由于贸易活动受各类信息影响较大,部分参与者为了把握先机,提前启动贸易布局,在中韩自贸协定签署之前已经加大了利用平台优势的努力。

尽管韩国对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关税原本不高,但对于竞争较为充分的中国市场而言,无疑仍然具有吸引力。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韩国在华投资企业,都可以从双边降低的关税中获益,从而释放原本被压抑的需求。企业可以在进口原料、零部件、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上降低成本,为满足加工装配和最终消费者的需求提供更好的支持。

韩国已与欧盟、美国签订了自贸协定,也可以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中国生产的零部件在韩国组装后,在满足原产地规则的要求后,也得以更容易地进入欧美这些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可持续的发展市场。服务市场的开放,在短期内会促进相关服务提供企业加快申请对方市场相关资质、寻找东道国合作伙伴和投资对象的活动,也会吸引更多的服务提供者进入对方市场提供相关服务。

长期再造竞争新优势

长期来看,生产组织模式和要素资源配置方式都可以进行调整和优化,自贸协定会给中韩企业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合作发展支撑。企业根据产业和自身的特点,在中韩两国市场上优化产业链布局,有效利用技术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品牌优势和渠道优势,选择合适的地点,重新组织生产和服务提供。

中韩继续推动的基于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服务业和投资协定,将为企业的跨境产业链布局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激发企业积极性并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中韩两国地理相近、文化相通,加之韩国学校对汉语的普及教育和众多韩国人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企业双向投资和投资后整合相对更容易。随着韩国自贸区的次第建成,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在逐渐改变,对国外的产品的接受度增强,市场更为开放,也有利于企业将中国商品更多地出口到韩国。

随着加入OECD(经合组织),近年来韩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购买力不断增强。中国企业商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利用自贸协定进入韩国市场,获得更多信息,了解消费者需求特点,相应设计发展模式,协同组织生产,可为自身在韩国消费市场的更好发展提供支撑。而韩国具有竞争优势的电子类企业来华也会更为积极,对相关配套产业的带动和支持效果更大。

实力加巧力,中国企业常去看看

中国是全球第一出口大国,中国企业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但韩国已经是中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对华贸易优势明显。中国企业应用好自贸协定平台,在大力拓展韩国本地市场的同时,积极尝试使用韩国已经达成的自贸协定网络,实力与巧力相结合,为稳定贸易出口做出更大的贡献。

把握消费者习惯,加快跨境产业布局

重视贸易的升级,增加贸易与投资的融合与相互支撑。通过市场调查和企业协同,更为充分地认识、更好地把握韩国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与习惯,通过完善产品的相应设计、满足韩国的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探索更好的跨境产业布局方式,通过产业链跨境优化布局提升投资效率,以跨国公司内部化市场建设降低外部因素变化的冲击。

加大本地化运营,积极申请相关资质

注重投资对东道国本地经济的促进,在用好韩国本地人才、技术和研发等资源的同时,为本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出口和税收,争取获得当地社会的更多认可,支持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重服务出口的企业,对于需要在韩国申请相关资质方可从事的服务领域,应探索申请或与具备相关资质的本地企业加强合作,为进入韩国服务市场创造更好的条件。

用好自贸交汇区,扩展欧美发达市场

韩国签署的自贸区覆盖范围广泛,韩国生产制造的商品销售渠道较广,有可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市场。应充分发挥韩国作为美国、欧盟等自贸协定交汇区的优势,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供需双方需求的结合点,获得开拓全球最为重要的需求市场的更强能力。中国企业可以选择在韩国加强当地生产加工,满足原产地要求,利用低关税平台,以更低成本进入欧美市场。

做好多样化准备,避免触及敏感领域

中国商品大量进入韩国必然会引起相关利益群体的反对,有可能对企业贸易造成较大影响,甚至因此影响自贸协定的顺利推行和升级发展。应该对这一情况做好充分准备,避免一哄而上,同时逐步培育市场需求,获得更大认可。韩国的敏感领域主要集中于农业领域,可以在避免直接商品竞争的同时,探索包括农产品深加工、产品生产和销售全流程的合作空间。

加强全方位合作,面向未来引领潮流

中韩自贸协定涉及多个前沿领域,也为企业拓展相关市场、形成行业领先优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中国企业可充分把握这一机会,在环境产品和服务的研发生产等领域积极尝试,通过协同合作提高技术水平,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间的差距。这既可以扩大对韩国的出口规模,又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服务国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本文作者系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2015年6月,作者在韩国国际经济政策研究院做访问学者,从事自贸区有关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中韩自贸韩国服务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在韩国走马观花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塑下中国面临的挑战与应对——基于TPP 与中韩自贸协定视角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