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灸方法对模型大鼠衰老相关因素的影响研究
2015-07-13布仁图亚斯钦图
布仁图亚 斯钦图
(1.赤峰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2.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110 只纯种4 月龄SD 大鼠,体重为雄性304 ±30g、雄性376 ±40 g、雌雄各半。
1.2 器材:755B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机、固定热水盒、电子分析天平、高速冷冻离心机、4-20 0C 和-80 0C 冰箱、水迷宫、游泳盒。
1.3 试剂及施灸器:AUY120 型电子天平、MORRIS 水迷宫视屏跟踪分析机、D-半乳糖(上海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编号:T0047)、艾灸由北京中医医药大学提供。
2 方法
2.1 分组:将110 只SD 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11 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治疗组(用正交试验L9(34)设计组为:第1、2、3、4、5、6、7、8、9 组)。造模前将大鼠雌雄分开、在干净舒适环境中饲养。每天将更换颗粒资料饮水和窝垫。试验第六wk 开始分别对所进资料和饮水量进行记录。
2.2 造模:成正常对照组外均用D-半乳糖按每wk 体重每日150mg/kg 的比例颈皮下注射,正常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在造模期间每wk 称一次大鼠体重,并观察大鼠运动举止和皮毛的颜侧色等外部特征。造模时间为6wk。出现大鼠皮毛颜色变黄脱落,眼光变呆,动作缓慢,出现无精打采、驼背、怕冷,体重增加不明显等外部特征,与文献报道一致[2-5],即造模成功。
3 标本收集及检测方法
采用断头取血方法,将新取处的血放入低速离心机,按3500rpm 的速度离心15min 后提取血清。超氧化歧酶(SOD)活性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
4 数据统计
采用正交设计助手v3.1 软件处理。
5 结 果
5.1 造模状况: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体重有明显的差异(P<0.01),表明造模后模型对照组体重增长变化缓慢,见表1。
造模后各灸疗组与模型组大鼠体重比较,各灸疗组大鼠体重增加比模型组快(P<0.05),说明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受限,见表2。
除此之外,我们还观察到,模型大鼠动作比正常对照组拜年迟缓,毛色枯黄,精神萎靡不振等外部特征。
表1 造模3wk 后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大鼠体重比较(±s,n=10)
表1 造模3wk 后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大鼠体重比较(±s,n=10)
组别 体重(g)P 316.82 ±23.49 <0.05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283.76 ±27.32 <0.05
表2 造模后各灸疗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体重比较(±s,n=10)
表2 造模后各灸疗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体重比较(±s,n=10)
注:各灸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体重模型对照组311.12 ±22.03治疗1 组 340.64 ±45.98☆治疗2 组 338.90 ±37.53☆治疗3 组 340.87 ±41.09☆治疗4 组 342.07 ±39.78☆治疗5 组 354.98 ±35.56☆治疗6 组 365.87 ±35.78☆治疗7 组 342.09 ±35.98☆治疗8 组 357.50 ±32.98☆治疗9 组 337.25 ±38.36☆
5.2 正交设计优化SOD 的活性
5.2.1 SOD 的因素及水平:根据文献参考资料确定时间、灸垫、直径作为考查因素缺,以测定SOD 的活性为考察指标,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因素及水平见表3。
表3 因素水平设计表
5.2.2 试验方法:按照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并将测定结果填于表4 中,见表3、表4。
表4 SOD 的活性优化L9(34)表及实验结果
5.2.3 结果:从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可知:SOD 的活性优化。A、B、C 各因素水平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最佳SOD 的活性条件为A2B2C1 即为:用10min 时间0.2cm 灸垫0.8的直径。
表5 方差分析
5.2.4 试验方法:按照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并将测定结果填于表6 中,见表3、表6。
表6 MDA 的活性优化L9(34)表及实验结果
续表6 MDA 的活性优化L9(34)表及实验结果
5.2.5 结果:从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可知:MDA 的活性优化。A、B、C 各因素水平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最佳MDA的活性条件为A2B2C2 即为:用10min 时间、0.2cm 灸垫、1.0 的直径。
表7 方差分析
5.2.6 试验方法:按照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并将测定结果填于表8 中,见表3 表8。
表8 CAT 的活性优化L9(34)表及实验结果
5.2.7 结果:从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可知:CAT 的活性优化。A、B、C 各因素水平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最佳CAT 的活性条件为A2B2C2 即为:用10min 时间、0.2cm 灸垫、1.0的直径。
表9 方差分析
6 结论与讨论
根据上述试验,不同施救方法对SOD 的活性最佳时间为10min、灸垫为0.2cm、直径为0.8cm,MDA 的活性最佳时间为10min、灸垫为0.2cm、直径为1.0cm,CAT 最佳时间为10min、灸垫为0.2cm、直径为1.0cm。
本实验通过正交设计对SOD 活性、CAT 和MDA 的含量进行了优化,通过多个因素、多个水平研究表明,蒙医不同的灸疗法施灸后可提高免疫功能。
[1]斯钦图,乌云格日乐,“胃穴”“火降穴”施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的影响及其组穴原理[J],针灸临床杂志,2008,3,(24):163-165.
[2]徐智,吴国明,钱桂生,大鼠衰老模型的初步建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4(25):9-11.
[3]博·阿古拉,蒙医传统疗法大成[M]. 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172-174.
[4]朱亚诊,朱虹光,D-半乳糖致衰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检测方法[J]. 针灸临床杂志,2010,3,(14):160-161.
[5]斯钦图,博·阿古拉等,蒙医灸疗法抗衰老二三穴组穴配伍规律试验研究[J].期刊,2010,12(6):48-49.
[6]乌云格日乐,斯钦图. 蒙医灸疗的保健作用及其机理[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4(4):122-124.